浆砌石作业指导书.rar
内容介绍
浆砌石工程作业指导书 1.浆砌石施工流程 5、施工工艺及要求 5.1技术交底 施工过程交底,由技术、质量及安全部门根据技术总交底、设计图纸、进度计划及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施工方法、施工要求、质量标准、安全注意事项方面的交底。 5.2测量放样 现场施工人员根据施工进度、施工部位填写测量放样申请单,测量人员根据测量放样单的要求按施工图纸进行校核,并测量放样出砌石工程的基础开挖轮廓线,并留下测量放样数据和交底单,测量放样完毕后,应向施工管理人员进行放样交底,并填写放样交底记录单。 5.3基础开挖及验收 砌筑前完成清基整平工作,对表面的腐殖土、杂物等清除干净,按要求进行压实和夯实,并按照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进行验收。 5.4石料地开采与加工 (1)砌石体的石料开采其材质应坚实新鲜,无风化剥落层式波纹,石材表面无污垢、水绣,用于表面地石材,应色泽均匀,其物理力学指标应符合设计的要求。 (2)砌石体分毛石砌体和料石砌体,各种石料的外观规格如下: 毛石砌体:毛石应呈块状,中部厚度不应小于15cm。规格小于要求的毛石(又称片石),可以用以塞缝,但其用量不得超过该处砌体重量的10%。 料石砌体:按其加工面的平整程度分为细料石、半细料石、粗料石和毛料石四种。若设计无特殊要求,其加工要求应满足下表1规定: 表1 料石允许偏差表 料 石 种 类 允许偏差(mm) 宽度、厚度 长度 细料石、半细料石 ±3 ±5 粗料石 ±5 ±7 毛料石 ±10 ±15 (3)用于浆砌石大体结构的粗料石((包括条石和异形石),应棱角分明,各面平整,其长度应不大于50cm,块高大于25cm,长厚比不大于3,石料外露面应修琢加工,砌面高差应小于5mm,砌石应经过试验,石料容重大于2.5N/m3,抗压强度大于100Mpa。 5.5胶结材料 (1)砌石工程所用胶结材料多为水泥砂浆,也有采用细石砼,其配合比必须通过试验确定,满足设计规定的强度和施工和易性要求,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改变胶凝材料的配合比,应重新试验,并提交监理人批准。 (2)拌制胶凝材料,应严格按试验确定的配合单进行配料,严禁擅自更改,配料的称量允许误差应符合下列规定:水泥为±2%;砂、砾石为±3%;水、外加剂为±1%。 (3)胶结材料拌和时间,机械拌和不少于3min,一般不应采用人工拌和,局部少量的人工拌和料至少干拌三遍,再湿拌至色泽均匀,方可使用。 (4)胶凝材料随拌随用,胶凝材料的允许间隔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或参照下表选定,再运输或贮存中发生离析、析水的砂浆,砌筑前应重新拌和,已初凝的胶结材料不得使用。 表2 胶凝材料的允许间歇时间 砌筑时气温 (℃) 允许间歇时间(min) 普通硅酸盐水泥 矿渣硅酸盐水泥及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20-30 90 120 10-20 135 180 5-10 195 / 5.6石体砌筑 5.6.1一般要求 (1)砌石体应采用铺浆法砌筑,砂浆稠度应为30-50mm,当气温变化时,应适当调整。 (2)采用浆砌法砌筑的砌石体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的面,必须留置临时间断处,并应砌成斜搓。 (3)砌石体尺寸和位置的允许误差,应满足规范要求。 (4)石料再砌筑前,应洒水湿润其表面充分吸水,但不得残留积水,较大的空隙应用碎石填塞,但不得在底座上或石块底下面用高于砂夹层底小石块支垫。 5.6.2毛石砌体 (1)砌筑毛石基础的第一皮石块应座浆,且将大面向下。毛石基础扩大部位,若做成阶梯形,上级阶梯的石阶应至少砌下级阶梯的1/2,相邻阶梯的毛石应相应错缝搭接。 (2)毛石砌体应分皮卧砌,并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不得采用外面侧空石块,中间填心的砌筑方法。 (3)毛石砌体的灰缝厚度应为20-30mm,砂浆应饱满,石块间较大的空隙应先填塞砂浆,后用碎块和片石嵌实,不得先摆碎石、块,后填筑砂浆或干填碎石块的施工方法,石块间不应互相接触。 (4)毛石砌体第一皮及转角、交接处和洞口处应选用较大的平毛石砌筑。 (5)毛石墙必须设置拉结石,拉结石应均匀分布,互相错开,一般每0.7m2 墙面至少应测量一块,且同皮内的中距不应大于2m。 拉结石的长度,若其墙厚等于或小于4mm时,应等于墙厚,墙厚大于400mm时,可用两块拉结石内外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50mm,且其中一块长度不应小于墙长的2/3。 (6)毛石砌体每日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2m。 (7)在毛石与实心砖的组合墙中,毛石砌体与砖砌体应同时砌筑,并每隔4—6皮砖用2—3皮丁砖与毛石砌体拉结砌合,两种砌体间的空隙应用砂浆填满。 (8)毛石墙与砖墙相接的转角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 5.6.3料石砌体 (1)料石基础砌体的第一皮应采用丁砌层座浆砌筑,阶梯形料石基础的上级阶梯石应至少压砌下级阶梯1/3。 (2)料石砌体的灰缝厚度,应按料石种类确定,细料石砌体不大于5mm,半细料石砌体不大于10mm,粗料石和毛料石砌体不大于20mm。 (3)砌筑料石砌体时,料石应放置平稳,砂浆铺设厚度应略高于规定的灰缝厚度,其高出厚度:细石和半料石为3—5 mm,粗料石和毛料石为6—8 mm。 (4)料石砌体应上下错缝搭砌,砌体厚度等于或大于两块料石宽度时,若同皮内全部采用顺砌体,应砌一皮丁砌层;若同皮内采用丁顺组砌,则丁砌石应交错设置,其中距离应不大于2m。 (5)在料石与主石或砖砌组合墙中,料石砌体和毛石砌体或砖砌体应同时砌筑,并每隔2—3皮料石层用丁砌层与毛石砌体或砖砌体拉结石砌合,丁砌料石的长度与组合墙厚相同。 5.6.4浆砌石挡墙 (1)采用毛石料砌筑挡墙,应符合下列规定: 毛石料中部厚度不应小于200mm; 每砌3—4皮为一个分层高度,每个分层高度应找平一次; 外露面的灰缝厚度不得大于40mm,两个分层高度间的错缝不得小于80mm; (2)料石挡墙应采用同皮内丁顺相同的砌筑形成,当中间部分毛石填砌时,丁砌料石嵌入毛石部分的长度不应小于200mm; (3)砌筑挡墙应按设计要求收坡或收台,并设置伸缩缝和排水孔。 2.6.5养护 砌石体外露面,在砌筑后12—8h之间应及时养护,经常保持外露面的湿润,养护时间一般为14—21天。 5.6.6水泥砂浆勾缝防渗 (1)采用水泥砂浆勾缝作为防渗体时,防渗用的勾缝砂浆应采用细砂和较小的水灰比,灰砂比控制在1:1至1:2之间; (2)防渗用砂浆应采用425#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3)清缝应在料石砌筑24h后进行,缝宽不小于砌缝宽度,缝深不小于缝宽的2倍,勾缝前必须将槽缝冲洗干净,不得残留灰渣和积水,并保持缝面湿润; (4)勾缝砂浆必须单独拌制,严禁与砌体砂浆混用; (5)当勾缝完成和砂浆初凝后,砌体表面应刷洗干净,至少用侵湿物覆盖保持21天,在养护期内应经常洒水,使砌体保持湿润,避免碰撞坏和振动。 5.6.7干砌石砌筑 (1)石料使用前表面应洗除泥土和水锈杂质,不允许使用薄片状石料,其抗水性、抗冻性、抗压强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2)用于砌体表面的石料必须有一个用作砌体表面的平整面,尺寸较大时,应稍作修整,其性能指标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和规定; (3)宜采用立砌法,不得叠砌和满塞,石料最小边厚度不小于150mm; (4)砌体缝口应砌紧,底部应垫稳填实,严禁架空,不得使用一边厚一边薄的石块及边口很薄而未修整的石料; (5)为了使石料的全长有坚实支承,所有前后的明缝均应用小片石料填塞紧密。 (6)砌筑护坡的干砌石砌体,以层与层错缝锁结方式铺砌,如有垫层应碎铺随砌; (7)护坡表面的砌缝宽度不应大于25mm,砌石边缘应顺直、整齐牢固,砌体外漏面的坡顶和侧边,应选用较整齐的石块砌筑平整。 5.7质量检查和验收 在砌石工程施工中,采取三检制,其中要强化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其检查过程要形成记录。 5.7.1原材料的质量检查 (1)砌石工程所用的毛石和料石应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物理力学性能和外观尺寸检查; (2)用于砌石的水泥、水、外加剂以及砂和砾石等原材料,应按设计及规范规定进行质量检查; 5.7.2胶结材料的质量检查 (1)应按监理工程师要求定期检查砂浆材料和小骨料砼的配合比; (2)水泥砂浆的均匀性检查:定期在拌和机口出料时间的始末各取一个试件,测其湿容重,其前后差值每立方米不得大于35kg; (3)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检查:同一标号砂浆试件的数量,28天龄期的每200m3砌体取成型试件一组3个; (4)小骨料砼的抗压强度检查:同一标号的小骨料砼试件的数量,28天龄期的每200m3砌体取成型试件一组3个。; 5.7.3浆砌砌体的质量检查 (1)外观检查:砌体砌筑面的平整度和勾缝质量,石块嵌挤的紧密度、排水孔的坡度和阻塞情况检查; (2)料石和毛石砌筑的尺寸和位置的允许偏差检查。 5.7.4施工过程质量检查人员的职责 (1)施工管理人员负责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及过程质量检查,检查情况在施工日志上反映; (2)质量人员采用巡检和重点部位跟班检查,检查情况在质量记录和有关验收表格上反映; 6、砌石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6.1干砌石施工安全措施 (1)干砌石施工应进行封边处理,应防止砌体发生局部变形或砌体坍塌而危及施工人员安全; (2)干砌石护坡工程应从坡脚自下而上施工,应采用竖砌法(石块的长边与水平面或斜面呈垂直方向)砌筑,缝口要砌紧使空隙达到最小;空隙应用小石填塞紧密,防止砌体受到水流冲刷或外力撞击时滑脱沉陷,以保持砌体的坚固性; (3)干砌石墙体外露面应设丁石(拉结石),并均匀分布,以增强整体稳定性;干砌石墙体施工时,不得站在砌体上操作和在墙上设置拉力设施、缆绳等;对于稳定性较差的干砌石设施,施工过程中应加设稳定支撑。 6.2浆砌石施工安全措施 (1)砂浆搅拌机操作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搅拌机在施工期应定期进行检查、维修,保证机械使用安全; (2)高边坡砌筑基础时,应检查基坑的土质变化情况,查明有无崩裂、渗水等不安全现象,发现异常及时撤退;对于坑边可能坠落的危险物要进行清理,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作业; (3)施工中不得向刚砌好的砌体上抛掷和溜运石料,应防止砂浆散落和砌体破坏而致使坠落物伤人; (4)砌筑浆砌石护坡、护面墙、挡土墙时,若石料存在尖角,应使用铁锤敲掉,以防止外露墙面尖角伤人; (5)砌体施工时视砌筑高度打设脚手架,不高于4m的砌筑体可打设简易的脚手架满足施工要求,但脚手架上不得堆放石料和其他材料;砌体高度在4m~12m之间时,需专门搭设规范脚手架(必须有安全网、防护栏、踢脚板等);当砌体设计高度高于12m时应脚手架需根据施工荷载、用途进行设计和安装;凡承重脚手架均应进行设计或验算,未经设计或验算的脚手架不允许施工人员在上面进行操作施工和承担施工荷载; (6)防护栏杆上不得坐人,不得站在墙顶上勾缝、清扫墙面和检查大角垂直,脚手板高度应低于砌体高度;挂线用的线坠、垂体应用线绳绑扎牢固以免脱落伤人。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页
文件大小
26.04KB
上传作者
失るωのň塲ιυ
文件类型
.r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