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久久建筑网(m.kkreddy.com)致力打造一个专业的建筑学习分享平台! | 用户登录 免费注册 | 投诉举报 | 会员中心 | 上传资料 |

佛说十善业道经大意_净空法师讲.doc
资料评价:
暂无
生成时间:
2021-06-21
下载权限:
免费会员
文件大小:
74KB
文件类型:
.doc
浏览次数:
2
建筑论坛:
上传会员:
sovsi
所属栏目:
地理资料
下载地址:
资料是由会员“sovsi”上传到本平台,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违规侵权投诉
佛说十善业道经大意_净空法师讲。
佛说十善业道经大意表格
佛说十善业道经大意
净空法师讲述
甲、认识佛教
乙、十善业道经大意
净空老法师于公元两千年七月一、二日,在马来西亚古晋室内体育馆讲述。后于两千零二年十二月鉴定此讲录。
甲、认识佛教
诸位大德、诸位法师、诸位同学:
今天,我们有缘在这里谈谈佛法,希望对佛法有所认识,以便于学习,真正达到学佛的效果。
佛教是两千五百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在印度创办的。在后汉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佛灭度六百年后,佛法由印度的高僧传到中国,即为朝野所热爱。
早期的佛教是‘佛陀教育’。唐朝以后,佛教分为‘宗门’和‘教下’。宗门专指禅宗,教下通指其他宗派。中国的大、小乘佛法总共有十个宗派。小乘有成实、俱舍两宗,在唐末已衰微而不复见。大乘有天台、华严、法相、三论、净土、禅、密、律八宗。这是佛法本身的‘宗’与‘教’,与现前‘宗教’的定义完全不同。
宗门与教下是完全不同的教学方式,最大的差别,在于教下依据佛的经典。教下就像读书,有小学、中学、、研究所,由浅而深,循序渐进,慢慢地把自己的德行、智慧、境界提升。宗门则像天才班,不须依据经典,七、八岁就念研究所,不是人所能学习,要‘上上根人’才有能力。宗门的特色是‘悟后起修’,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后,才起修行。这是佛门中,宗、教概略的情形。
释迦牟尼佛是人修成的,不是神,也不是仙。菩萨也是人,也不是神仙。‘佛’是什么意思?我们要清楚这些名词术语的定义。佛是古印度梵语音译过来的,意思是‘智者、觉者’。换句话说,‘对宇宙人生的真相彻底觉悟了,一丝毫的疑惑都没有’,这个人就称之为佛。‘菩萨’也是梵语的音译,意思是‘对宇宙人生的真相正在求觉悟者’。菩萨也有相当程度的智慧和觉悟,但还没圆满,若圆满即称为佛。把这些名词搞清楚,我们才晓得:原来佛、菩萨、辟支佛、阿罗汉,都是佛教学位的名称,就像学校的博士、硕士、学士等名称。佛教的最高学位是佛,其次是菩萨,再其次是辟支佛,最低是阿罗汉,总共四个学位。
《无量寿经》里有一句话非常值得赞叹:一切皆成佛。这是什么样的心量?诸佛希望一切众生都成佛,都和他一样,不能不如他。这‘一切众生’当然包括我们在内,这是佛教终极的目标。佛希望每个学生都拿到博士学位。佛与一切众生平等,所谓:‘生佛平等。’注意‘生、佛’,不是‘佛、生’,佛把众生的地位抬上来了,众生第一,佛在下面,众生与佛平等。我们应当发奋努力,不辜负佛真诚的教诲与期望。
世尊的教学超越国土、族群、宗教,有教无类。只要肯跟他学,世尊都热情教导,从没拒绝
佛说十善业道经大意表格
佛说十善业道经大意
净空法师讲述
甲、认识佛教
乙、十善业道经大意
净空老法师于公元两千年七月一、二日,在马来西亚古晋室内体育馆讲述。后于两千零二年十二月鉴定此讲录。
甲、认识佛教
诸位大德、诸位法师、诸位同学:
今天,我们有缘在这里谈谈佛法,希望对佛法有所认识,以便于学习,真正达到学佛的效果。
佛教是两千五百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在印度创办的。在后汉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佛灭度六百年后,佛法由印度的高僧传到中国,即为朝野所热爱。
早期的佛教是‘佛陀教育’。唐朝以后,佛教分为‘宗门’和‘教下’。宗门专指禅宗,教下通指其他宗派。中国的大、小乘佛法总共有十个宗派。小乘有成实、俱舍两宗,在唐末已衰微而不复见。大乘有天台、华严、法相、三论、净土、禅、密、律八宗。这是佛法本身的‘宗’与‘教’,与现前‘宗教’的定义完全不同。
宗门与教下是完全不同的教学方式,最大的差别,在于教下依据佛的经典。教下就像读书,有小学、中学、、研究所,由浅而深,循序渐进,慢慢地把自己的德行、智慧、境界提升。宗门则像天才班,不须依据经典,七、八岁就念研究所,不是人所能学习,要‘上上根人’才有能力。宗门的特色是‘悟后起修’,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后,才起修行。这是佛门中,宗、教概略的情形。
释迦牟尼佛是人修成的,不是神,也不是仙。菩萨也是人,也不是神仙。‘佛’是什么意思?我们要清楚这些名词术语的定义。佛是古印度梵语音译过来的,意思是‘智者、觉者’。换句话说,‘对宇宙人生的真相彻底觉悟了,一丝毫的疑惑都没有’,这个人就称之为佛。‘菩萨’也是梵语的音译,意思是‘对宇宙人生的真相正在求觉悟者’。菩萨也有相当程度的智慧和觉悟,但还没圆满,若圆满即称为佛。把这些名词搞清楚,我们才晓得:原来佛、菩萨、辟支佛、阿罗汉,都是佛教学位的名称,就像学校的博士、硕士、学士等名称。佛教的最高学位是佛,其次是菩萨,再其次是辟支佛,最低是阿罗汉,总共四个学位。
《无量寿经》里有一句话非常值得赞叹:一切皆成佛。这是什么样的心量?诸佛希望一切众生都成佛,都和他一样,不能不如他。这‘一切众生’当然包括我们在内,这是佛教终极的目标。佛希望每个学生都拿到博士学位。佛与一切众生平等,所谓:‘生佛平等。’注意‘生、佛’,不是‘佛、生’,佛把众生的地位抬上来了,众生第一,佛在下面,众生与佛平等。我们应当发奋努力,不辜负佛真诚的教诲与期望。
世尊的教学超越国土、族群、宗教,有教无类。只要肯跟他学,世尊都热情教导,从没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