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01综采工作面回采防突措施
天府矿业公司三汇一矿
21201工作面综采
(+590m南一采区)
防 突 安 全 技 术 措 施
工程名称: 21201综采工作面 编制单位: 通 风 科 编 制 人: 罗 杨 审 核: 刘 涛 总工程师: 卓泽强 编制日期: 二00八年十月
1
会 审 栏
2
目 录
1. 21201
2. 21201
3. 21201
4. 21201
5. 21201
6. 21201
7. 21201 http:///
一、概况--------------------------------4 二、开采方法----------------------------5 三、防突措施----------------------------5 百度搜索:99建筑网,查看数百万资料
四、防突措施效果效检--------------------7 五、消突措施----------------------------8 六、通风瓦斯管理措施--------------------9 七、安全防护措施------------------------11 八、回采防突组织保障措施----------------13 综采工作面综采通风、监测、避灾系统图 综采工作面综采效检孔布臵图 综采工作面综采开切眼两帮排放、效检孔布臵图综采工作面排放孔布臵图 综采工作面瓦斯地质平面图 综采工作面穿层、顺层抽放孔竣工图 综采工作面上向孔设计示意图
3 附:
http:///
一、概况
1.区域采掘情况:
21201工作面位于+590m水平南一采区,在8~9号勘探线之间。对应上部为S2111采空区,南部为F63大倾斜逆断层影响带,北部和下部均为未开采区。对应地表为漆树湾、杉树屋基一带山地,地表出露岩层为长兴组二至三段(P2c2+3)地层。工作面标高:+590m~+674m,对应地表标高:+997m~+1091m,覆盖层厚397~515m。
2.地质构造:
根据21201机、风巷、开切眼掘进,不会遇到大中型断层影响,由于受F63大断层及伴生断层的影响,煤厚及煤层走向、倾角都有较小变化,但对回采不会有大的影响。
3.煤岩特性:
该面煤层赋存较稳定,工作面平均斜长132m。煤层倾角31°~35°,平均33°。煤层厚度2.9~3.2m,平均3.1m。煤层为简单~复合煤层,含0~2层夹矸,厚0.1~0.4m。
4.瓦斯地质:
K1煤层属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煤层。煤尘爆炸指数为17~27%,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
5.突出危险性分析:
该工作面为开采的K1煤层,属于单一煤与瓦斯突出煤层,根 4
据工作面机巷掘进情况,在机巷掘进过程中出现5次K1超标(其最大K1=0.97ml/g.min1/2)及喷孔、夹钻等动力现象,并且在工作面开切眼以南有F63倾斜逆断层的影响,该工作面的埋藏深度为576m,煤层赋存较稳定。为了加强该工作面回采防突管理,采取本层抽放和穿层卸压抽放防突措施,若效检有喷孔、夹钻等动力现象及防突指标超标后采取超前排放措施。
二.采煤方法
该工作面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后退式,由南向北推进。综合机械化开采,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该面循环进度0.6米。
三.防突措施
为了加强该综采工作面的防突管理,特施工以下防突安全措施。
(一)+590mS1~N1穿层抽放措施
根据+590mS1石门以南6~34号钻场和+590mS1石门以北1~50号钻场采取ZYG-150型液压钻机配合Ф75mm钻头,每隔6.4m布臵了一个扇形钻场,钻孔走向×倾向=6.4×6.4m;条带钻孔为走向×倾向=6.4×3.2m,钻孔采用水泥石膏浆机械封孔,封孔深度10m。钻孔907个、2007年1月开始施工穿层抽放孔,2007年12月施工完穿层抽放钻孔,共计抽放534天,抽放瓦斯量为93.8万m3;控制范围25735.3m2,煤厚3.1米,钻孔控制工作面位臵为机巷向上 5
85m,控制范围内的煤层倾斜长为99m,走向长为373m,其围岩瓦斯涌出系数按1.15进行计算,按瓦斯地质资料该区域瓦斯含量为11.85m3/t,控制范围内剩余瓦斯覆盖存量为137.1万m3,以致瓦斯抽出率为68.4%。(详见21201综采工作面抽放竣工图)
(二)下向孔抽放措施
在21201工作面风巷采取ZYG-150型液压钻机配合Φ75mm钻头。布孔方式:从21201工作面风巷CB点开始至21201开切眼每间隔3.2米施工一个下向孔,钻孔62个,孔深为25~41m,采用水泥石膏浆封孔,封孔深度均达到10m以上。于2008年5月15日开始施工下向抽放孔,至2007年7月1日施工完,至2008年10月9日,共计抽放114天,累计抽放瓦斯量为63835.2m3, 控制范围3860.8m2,煤层为2.9~3.2m,平均煤厚为3.1m,由于该面采用本层抽放,其围岩瓦斯涌出系数按1进行计算,瓦斯含量为11.85m3/t,控制范围内剩余瓦斯覆盖存量为20.6万m3,以致抽出瓦斯率为31%。该面采取边采边抽放措施。(详见21201综采工作面抽放竣工图)。
为了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抽放管超前工作面上、下窗口拆除距离不得大于6m,必须利用抽放钻孔实施边采边抽。
(三)上向孔抽放措施
该21201综采工作面S、N机巷及N风巷均未施工顺层抽放钻 6
孔(21201综采工作面N风巷巷道正在布臵中),其21201综采工作面S、N机巷钻孔布臵为:
采取ZYG-150型液压钻机配合Φ75mm钻头。布孔方式:①CY点以南:从590S1石门内的CY点向南至开切眼下窗口#1点的217米范围内的钻孔孔间距为3.2m;②CY点以北:从590S1石门内的CY点向北至C6点内的67m范围内的钻孔孔间距为3.2m,C6点向北至C3点内的225m范围内的钻孔孔间距为6.4m,C3点向北至CT1点内的98m范围内的钻孔孔间距为3.2m。
机巷内的每个钻孔倾角与煤层的倾角为准,偏角为0°,孔深不得小于80m。若孔深达不到要求,必须提供有关资料说明。
在施工时,施钻人员必须将煤层倾角、孔倾角及孔深作好原始记录,施钻人员还必须作好现场素描图。(详见21201综采工作面上向孔设计示意图)
百度搜索:99建筑网,查看数百万资料
四、防突效果检验
1.该综采工作面采取连续防突效果效检,效检方法为钻屑指标法,临界指标取:K1=0.5ml/g.min1/2;S=6kg/m。
2.首先对21201综采工作面开切眼初采期间对工作面开切眼两帮施工一次效检孔和排放孔,其布孔方式为:工作面开切眼南帮施工效检孔,钻孔孔径Φ42mm,孔间距为6m,孔深为10m;工作面开 7
切眼北帮施工超前排放钻孔,钻孔孔径Φ86mm,孔间距为6m,孔深为20m。
3.工作面回采时效检孔在距风巷3~5m处向下每隔12m各布臵一个效检孔,其孔深8m、孔径Φ42mm。效检孔应布于煤层中部且平行于工作面推进方向,有软分层时应布于软分层中。每循环至少保留5m超前距。
3.当工作面有断层时,断煤交界处必须布臵效检孔,断层区效检孔间距为6m,且不少于3个,为防止各循环效检孔过于靠近或重合,造成效检指标失真,必须严格按布臵示意图所示的距离和位臵进行布孔,钻孔间距误差值不得超过0.5m。
4.效检孔由施工队人员在防突工 的指导下施工,防突工负责参数测试,作好原始记录,出班后及时报送效检报告单。经通风科审查原始记录无误并在效检报告单上签字后,报矿总工程师审批,若效检指标低于临界值,即可按批示进度回采;若效检指标超标(大于或等于临界值),则必须增补排放消突措施且效检证实措施有效后方能进行回采工作。
5.施工效检孔时有喷孔、卡钻等现象时,视为有突出危险,必须采取消突措施并经效检证实措施有效后再可进行回采。
6.施工队及调度室加强防突跟踪管理,每循环推进到位时, 8
施工队及时向调度室汇报,由调度室安排进行突出危险性效检。
五、消突措施
(一)超前排放孔的布臵
1.工作面效检指标超标,采取超前排放措施,排放措施为效检超标孔上下各12米范围内。
2. 超前排放孔内沿工作面斜长布臵,Φ86mm的钻孔,孔间距为2m;排放孔必须保证孔深为8米以上,超前距为5米。排放孔布臵在煤层中部(有软分层时布臵在软分层中),平行于工作面推进方向施工。(详见21201工作面排放孔布臵图)
3.工作面排放孔施工完后,必须排放4个小时后,再进行排放后的效果检验。
(二)超前排放措施效果检验
1.效检方法为钻屑指标法,效检孔应布臵于排放孔之间,孔间距为6m,孔深为8米,孔径Φ42mm。效检孔布于煤层中部且平行于工作面推进方向,有软分层时应布于软分层中。工作面有断层时,断煤交线处必须布臵效检孔,断层区效检孔不少于3个,孔间距缩小至5m。
2.效检临界指标取K1=0.5ml/g.min1/2;S0 =6kg/m,每循环应
同时保证至少5m的超前距。
3. 若超前排放钻孔后的效果检验超标,可延长排放时间或再 9
补打1次超前排放钻孔,排放孔补打在原2个排放孔之间中部,其布孔参数同前轮排放孔。经过再次检验不超标后,方可按审批进度回采。
(三)割煤安全管理措施
1.在未保护范围的割煤期间,割煤机上方只能有移架工、推溜工,无关人员严禁进入工作面,其瓦检工在进入回风区域检检查时,必须做到安全可靠,严禁逗留,其他必须进入等,必须提前通知,停止割煤。
2.割煤司机要在进风侧执行远方操作,距离不少于10m。
3.在割煤期间,在回风石门风门外设臵警标“正在割煤、严禁入内”。(详见21201综采面作业规程)
六.通风瓦斯管理措施
1.采煤队必须随时维护好机巷、工作面、回风巷、工作面上、下出口,确保足够的通风断面,并满足人员顺利安全通行要求。
2.该工作面必须配备专职瓦检员,严格按要求检查瓦斯,严禁瓦斯超限作业;当工作面任一处瓦斯浓度超过规定程度时,必须立即撤出人员、切断电源、查明原因并向矿调汇报。
3.监测系统
主机安设在+590S1石门岔口外新鲜风流中。
10
(1) CH4探头安设位臵:
(2)CO探头安设位臵:
11
(3)风速探头安设位臵:
七.安全防护措施
1.通风系统:
(1)在开采S21201期间:
进风:地面→+290m主平硐→+290m~+590m吊挂人车→+590m大巷→+590m南一石门→21201机巷→21201综采工作面
回风:21201综采工作面→21201风巷→+674m南一石门→+674m南一回风上山→+770m放水回风大巷→+770m北回风大巷→+770m北翼回风斜井→地面
12
(2)在开采N21201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