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
城市篇
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 仇保兴
http:///
一、海绵城市的四项基本内涵
(一)海绵城市的本质——解决城镇化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谐
海绵城市的本质是改变传统城市建设理念,实现与资源环境
的协调发展。在“成功的”工业文明达到顶峰时,人们习惯于战
胜自然、超越自然、改造自然的城市建设模式,结果造成严重的
城市病和生态危机;而海绵城市遵循的是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
共处的低影响发展模式。传统城市利用土地进行高强度开发,海
绵城市实现人与自然、土地利用、水环境、水循环的和谐共处;
传统城市开发方式改变了原有的水生态,海绵城市则保护原有的
水生态;传统城市的建设模式是粗放式的,海绵城市对周边水生
态环境则是低影响的;传统城市建成后,地表径流量大幅增加,
海绵城市建成后地表径流量能保持不变。因此,海绵城市建设又
在城镇化的大背景下,我国每年有1000多万人进城,新建成
的建筑相当于世界建筑总量的一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引进
海绵城市的建设模式,我国的城市地表径流量就会大幅度增加,
从而引发洪涝积水、河流水系生态恶化、水污染加剧等问题。海
绵城市就像一块海绵那样,能把雨水留住,让水循环利用起来,
把初期雨水径流的污染削减掉。本文介绍海绵城市的基本内涵、
实现海绵城市途径、并对深化海绵城市建设的新技术作了展望。被称为低影响设计和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sign or develop-ment)。(图1) (二)海绵城市的目标——让城市“弹性适应”环境变化与自然灾害一是保护原有水生态系统。通过科学合理划定城市的“蓝
线”、“绿线”等开发边界和保护区域,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河
DOI:10.16116/j.cnki.jskj.2015.01.003
特别关注The Special Focus
建
设海绵城市
图1
传统城市与海绵城市建设模式比较
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树林、公园草地等生态体系,维持城市开发前的自然水文特征。
二是恢复被破坏水生态。对传统粗放城市建设模式下已经受到破坏的城市绿地、水体、湿地等,综合运用物理、生物和生态等的技术手段,使其水文循环特征和生态功能逐步得以恢复和修复,并维持一定比例的城市生态空间,促进城市生态多样性提升。我国很多地方结合点源污水治理的同时推行“河长制”,治理水污染,改善水生态,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是推行低影响开发。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留足生态用地,适当开挖河湖沟渠,增加水域面积。此外,从建筑设计始,全面采用屋顶绿化、可渗透的路面、人工湿地等促进雨水积存净化。据美国波特兰大学“无限绿色屋顶小组”(Green roofs unlimited)对占地723英亩的波特兰商业区进行分析,将219英亩的屋顶空间——即三分之一商业区修建成绿色屋顶,就可截留60%的降雨,每年将保持约6700万加仑的雨水,可以减少溢流量的11%-15%。
四是通过种种低影响措施及其系统组合有效减少地表水径流量,减轻暴雨对城市运行的影响。
(三)转变排水防涝思路
传统的市政模式模式认为,雨水排得越多、越快、越通畅越好,这种“快排式”的传统模式没有考虑水的循环利用。海绵城市遵循“渗、滞、蓄、净、用、排”的六字方针,把雨水的渗透、滞留、集蓄、净化、循环使用和排水密切结合,统筹考虑内涝防治、径流污染控制、雨水资源化利用和水生态修复等多个目标。具体技术方面,有很多成熟的工艺手段,可通过城市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及其空间布局来实现。总之,只要能够把上述六字方针落到实处,城市地表水的年径流量就会大幅下降。经验表明:在正常的气侯条件下,典型海绵城市可以截流80%以上的雨水。(图2)
图2 海绵城市转变排水防涝思路
(四)开发前后的水文特征基本不变
通过海绵城市的建设,可以实现开发前后径流量总量和峰值流量保持不变,在渗透、调节、储存等诸方面的作用下,径流峰值的出现时间也可以基本保持不变。水文特征的稳定可以通过对源头削减、过程控制和末端处理来实现。习总书记在2013年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必须顺应自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由此可见,海绵城市建设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了。(图3)
图3 低影响开发水文原理示意图
总之,通过建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低影响开发模式,是系统地解决城市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通过“自然积存”,来实现削峰调蓄,控制径流量;通过“自然渗透”,来恢复水生态,修复水的自然循环;通过“自然净化”,来减少污染,实现水质的改善,为水的循环利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建设海绵城市的三条途径
(一)区域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
首先,识别生态斑块。一般来说,城市周边的生态斑块按地
貌特征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森林草甸;第二类是河流湖泊和湿地或者水源的涵养区;第三类是农田和原野。各斑块内的结构特征并非一定具有单一类型,大多呈混合交融的状态。按功能来划分可将其分为重要生物栖息地、珍稀动植物保护区、自然遗产及景观资源分布区、地质灾害风险识别区和水资源保护区等等。凡是对地表径流量产生重大影响的自然斑块和自然水系,均可纳入水资源生态斑块,对水文影响最大的斑块需要严加识别和保护。(图4)
图4 重要生态斑块识别
第二,构建生态廊道。生态廊道起到对各生态斑块进行联系或区别的功能。通过分别对各斑块与廊道进行综合评价与优化,使分散的、破碎的斑块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成为更具规模和多样性的生物栖息地和水生态水资源涵养区,为生物迁移、水资源调节提供必要的通道与网络。这涉及到水文条件的保持和水的循环利用,尤其是调峰技术和污染控制技术。
第三,划定全规划区的蓝线与绿线。以深圳光明新区为例,作为国家级的生态城示范区,光明新区规划区范围之内严格实施蓝线和绿线控制,保护重要的坑塘、湿地、园林等水生态敏感地区,维持其水的涵养性能。同时,在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实现宽广的农村原野和紧凑的城市和谐并存,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手段。(图更多内容请访问久久建筑网
5、6)
图5 划定蓝线与绿线
城市篇
图6 农村原野与紧凑城镇和谐并存
第四,水生态环境的修复。这种修复立足于净化原有的水体,通过截污、底泥疏浚构建人工湿地、生态砌岸和培育水生物种等技术手段,将劣五类水提升到具有一定自净能力的四类水水平,或将四类水提升到三类水水平。(图7)
图7 系统的生态修复
第五,建设人工湿地。湿地是城市之肾,保护自然湿地,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对于维护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杭州的西溪湿地为例,原来当地农民养了3万多头猪,并把猪粪作为肥料直接排到湿地里去,以增加湿地水藻培养的营养度来增加鱼的产量,造成了水体严重污染。后来重新规划设计为湿地景区,养猪场变成了充满自然野趣的休闲胜地,更重要的是,出水口水体的COD浓度只有进水的浓度的一半,起到了非常好的调节削污作用。整个湿地像一个大地之肾,把水里的营养素留下来,滋养当地的水生植物和鱼类,虽然鱼的产量可能会下降,但品质得到了提升,生态鱼比市场上的普通鱼价格提高了一倍。(图8)
图8
杭州西溪湿地
特别关注The Special Focus
建
设海绵城市
(二)城市规划区海绵城市设计与改造
海绵城市建设必须要借助良好的城市规划作为分层设计来明确要求。
第一层次是城市总体规划。要强调自然水文条件的保护、自然斑块的利用、紧凑式的开发等方略。还必须因地制宜确定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控制目标,明确城市低影响开发的实施策略、原则和重点实施区域,并将有关要求和内容纳入城市水系、排水防涝、绿地系统、道路交通等相关专项或专业规划。
第二层次是专项规划。包括城市水系统、绿地系统、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其中,城市水系统规划涉及到供水、节水、污水(再生利用)、排水(防涝)、蓝线等要素;绿色建筑方面,由于节水占了较大比重,绿色建筑也被称之为海绵建筑,并把绿色建筑的实施纳入到海绵城市发展战略之中。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在满足绿地生态、景观、游憩等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合理地预留空间,并为丰富生物种类创造条件,对绿地自身及周边硬化区域的雨水径流进行渗透、调蓄、净化,并与城市雨水管渠系统、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相衔接。道路交通专项规划,要协调道路红线内外用地空间布局与竖向,利用不同等级道路的绿化带、车行道、人行道和停车场建设雨水滞留渗设施,实现道路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
第三层次是控制性详细规划。分解和细化城市总体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提出的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及要求,提出各地块的低影响开发控制指标,并纳入地块规划设计要点,并作为土地开发建设的规划设计条件,统筹协调、系统设计和建设各类低影响开发设施。通过详细规划可以实现指标控制、布局控制、实施要求、时间控制这几个环节的紧密协同,同时还可以把顶层设计和具体项目的建设运行管理结合在一起。(图9)
图9 海绵城市建设城市规划顶层设计
低影响开发的雨水系统构建涉及到整个城市系统,通过当地政府把规划、排水、道路、园林、交通、项目业主和其他一些单位协调起来,明确目标,落实政策和具体措施。(图10)
图10 层层落实控制目标
具体来讲,要结合城市水系、道路、广场、居住区和商业区、园林绿地等空间载体,建设低影响开发的雨水控制与利用系统。
一是在扩建和新建城市水系的过程中,采取一些技术措施,如加深蓄水池深度、降低水温来增加蓄水量并合理控制蒸发量,充分发挥自然水体的调节作用。在我国新疆一些地区年降雨量仅为5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4500毫米,当地民众自古以来就使用坎儿井来输送水,由于水温低、又能避免阳光照射,从而达到降低水蒸发损失的目的。(图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