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保护钢管敷设施工技术
电缆保护钢管敷设施工技术
摘要 本文主要阐述了大批量基础配管的工艺要求及质量要求,以及主要的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等。
关键词 配管;质量要求;通病预防
1 工程概况
工程内容及特点: 天钢3 500mm中厚板电气仪表设备安装工程主要包括:电气仪表设备安装、滑触线安装、电缆线路、电气配管施工等工程的安装及调试。其中电缆保护钢管的敷设,尤其是暗敷设钢管质量的好与坏决定下道工序能否顺利进行。作为电气施工的第一道工序应重视其重要性。应该严把质量,为下道工序创造条件。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 严格执行班组、项目负责人、专职质检员三级检查体系,以保证保护钢管敷设的质量。
2 施工工艺及施工要点
电气管路敷设工艺:
1)结构预留洞口 套管:根据设计院图纸绘制出相应结构预留孔洞,委托土建单位在施工过程中预留。在土建施工过程中由电气专业预留相应的电气套管。并应制作出预留孔及套管明细,已供施工和检查使用,洞口、套管检查采用逐项管理。
2)钢管暗配敷设:(1)钢管暗配敷设工艺流程:预制加工——用电点定位——管路敷设——管路连接——接地连接;(2)预制加工:管径在25mm以下时,使用专用手动煨管器煨弯,管径为32mm以上时,使用电动液压煨弯器煨弯,弯曲处不应有褶皱,凹陷和开裂,弯扁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0%,同时其埋深不得小于15mm,管道埋于二层筋之间,且应避免叠放; (3)切断钢管时用钢锯、无齿锯进行切管,将需要切断的管子量好尺寸,放置牢固后进行切割。切割断口处应平齐不歪斜,管口处应光滑、无毛刺,管内铁锈除净;(4)现浇混凝土配管:先确定用电点位置,然后将钢管按照施工图路径敷设,固定牢稳。在施工完后将管口封堵好;(5)暗配电线管路时应沿最近的路线敷设,并尽量减少弯曲;管路超过下列长度时应加装分线盒,其位置应便于穿线:无弯时不大于30m、有一个弯时不大于20m、有二个弯时不大于15m、有三个弯时不大于8m必须加装接线盒;无法加装接线盒时,可加大一号管径;(6)进入配电箱、接线盒的电气管路,应排列整齐,一管一孔。箱盒严禁开长孔,铁制盒、箱严禁用电气焊开孔,两根以上管进入盒、箱要长短一致,间距均匀、排列整齐;镀锌钢管套丝不得有乱扣现象,管箍必须采用通丝管箍,外露2~3扣;(7)随墙(砌体)配管:配合土建工程砌墙立管时,管外保护层不小于15mm,管口向上者应封好,以防水泥砂浆或其它杂物堵塞管子。往上引管有吊顶时,管上端应煨成90°弯进入吊顶时,由顶板向下引管不宜过长,以达到配电箱上口为准;(8) 埋地电线管路严禁穿过
设备基础,在穿过建筑基础时,必须加保护套管。穿混凝土钢管必须焊止水板,埋入土层的钢管做沥青防腐处理;(9) 配合施工中,电气专业人员随工程进度密切配合土建作好预埋工作,加强检查,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看护,随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3 明管敷设
1)支架、管弯、吊架预制加工:明配管或埋砖墙内配管弯曲半径不小于钢管外径6倍,当设计图中对支吊架的规格无明确规定时,可根据实际选用但不得小于以下规格:扁铁支架25mm×4mm;角钢支架40mm×40mm×4mm;2)支、吊架的固定方法:根据实际情况,支吊架的固定主要采用胀管法(即在混凝土顶板打孔,用膨胀螺栓固定)和抱箍法(即在遇到钢结构梁柱时,用抱箍将支吊架固定),钢结构上的管支架采用焊接固定方式;3)接地连接:钢管管路应作整体接地连接,穿过建筑物变形缝时,接地线应有补偿装置,接头两端应用配套的接地卡,采用2.5mm2~4mm2的双色铜芯绝缘线作跨接线;4)变形缝处理:暗配时穿越变形缝的配管应有补偿装置,以保证钢管不会被破坏。
3 钢管敷设的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3.1 电气穿线管预制不符合要求
1)存在问题:管口不齐,套丝乱扣,钢管管口出现毛刺,弯曲半径不够,有扁凹、开裂和严重锈蚀现象;2)原因分析:锯管时管口不齐,是因为在施工时,手锯不垂直和不正所导致。套丝乱扣,原因是套丝用的板牙掉出或润滑不足。管口有毛刺是由于锯管后未打磨管口,弯曲半径太小是因为煨管时出弯太急,应该出慢弯,表面凹裂现象,出现裂缝是因为钢管的管壁太薄引起,在突然受力的情况下出现裂缝;3)应对措施:锯钢管时,施工人员必须站稳,手要稳,出现错口时,用锉锉平,然后再用圆锉将管口锉成喇叭口。套丝前应先检查板牙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是否加润滑油。在施工前应检查钢管的壁厚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如管壁过薄应更换施工用的钢管。管子煨弯时合格的煨管器,随着煨弯随着向后串动煨弯器,使煨出的弯曲度平滑。
3.2 电气穿线管敷设不符合要求
1)存在问题:(1)电缆管多层重叠,部分高出钢筋第一层筋。电线管2根或2根以上并排紧贴敷设; (2)预埋电线管时不是用塞头堵塞管口,而是用钳夹扁拗弯管口。钢管防锈防腐漆不均匀,密封性不够特别是管内的防锈、防腐未做; (3)电线管埋墙深度太浅,甚至埋在墙体外的粉层中。电线管进入配电箱,管口在箱内不顺,露出太长;管口不平整、长短不一;管口不用保护套。
2)原因分析:(1)施工人员对专业规范不熟悉,工作态度不端正,图方便,不按规范要求执行。三级自检质量体系不健全,执行不彻底;(2)施工人员对施工完的工序的后续收尾工作不重视。工作责任心不强,忽视工作的细节;(3)施工图在设计时考虑不周全和电气专业配合时施工人员工作经验不足,造成施工时
众多线管线集中在狭窄的平面内。
3)应对措施:(1)健全三级自检制度,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施工人员进行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工作;使施工人员熟悉相关的规范要求,增加质量检查的频次;(2)加强施工人员对钢管敷设前的准备工作及施工完的收尾工作的检查力度,在施工前的钢管内外均应涂刷防腐防锈漆或沥青,漆面要均匀;施工完收尾时特别是焊接口处,更需作防锈处理。以及钢管管口的封堵;(3)电线层不能并排紧贴敷设,在施工中很难明显分开,可用物品将其隔开。以保证其间距符合要求;(4)电线管埋入墙面或混凝土内时,钢管距其表面的距离应保证15mm,管道敷设完要达到”横平竖直”的标准,电线管进入配电箱要整齐,露出长度要统一,管口要用塑料护套防护并锁紧。钢管进入落地式电控箱的电线管,管口应高出配电箱基础面50mm,管口高度统一并且在施工完后将管口封堵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