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回填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
内容介绍
本工程土方回填采用机械回填为主,人工回填为辅。回填土料按设计图纸要求做。
基础回填应尽量利用原土,回填以对称方式进行,并分层夯实,每层虚铺厚度在0.25~0.3m之间,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少数回填面较窄及砖墙两侧,采用人工夯实,每层不少于三遍,并按规定取样测定土壤干容重。
1.工艺流程
验收桩基、基础结构→检验土料→工作面清理→分层填素土→分层夯打(压)密实→找平验收
2.土方回填前的准备工作
(1)回填土前,须清除坑底钢管、扣件、木方及层板等建筑材料,并将坑底充分夯实。
(2)回填土前,应先同业主、监理和质监站对基础分部进行各项检查,作好隐蔽记录和办理验收手续。
(3)回填土前,已拆模的材料必须码放整齐,并且距临边的距离不得小于1.5M。
(4)回填土质量:所用粘土质材料,不得含有草根、垃圾等有机杂物。
土方回填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本工程土方回填采用机械回填为主,人工回填为辅。
回填土料按设计图纸要求做。
基础回填应尽量利用原土,回填以对称方式进行,并分层夯实,每层虚铺厚度在0.25~0.3m之间,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少数回填面较窄及砖墙两侧,采用人工夯实,每层不少于三遍,并按规定取样测定土壤干容重。
1.工艺流程 验收桩基、基础结构→检验土料→工作面清理→分层填素土→分层夯打(压)密实→找平验收 2.土方回填前的准备工作
(1)回填土前,须清除坑底钢管、扣件、木方及层板等建筑材料,并将坑底充分夯实。
(2)回填土前,应先同业主、监理和质监站对基础分部进行各项检查,作好隐蔽记录和办理验收手续。
(3)回填土前,已拆模的材料必须码放整齐,并且距临边的距离不得小于1.5M。
(4)回填土质量:所用粘土质材料,不得含有草根、垃圾等有机杂物。
3.土方回填的施工方法
(1)施工前,先将浮土清除,基坑的边坡必须稳定,两侧如有孔洞等应加以填实。
填土区如有地下水或表面滞水时,应继续保持降水措施,以保证基坑无积水。
已填好的土如遭受水泡应把上层稀泥铲除后,再进行下道工序。
填方区应碾压成中间稍高现边稍低,以利排水。
(2)用手推车送土,人工用铁锹、耙等工具进行填土,由一端向另端自下而上分层铺垫,分层夯实,用打夯机械夯实时,基坑上部较宽处可采用碾压机压实,每层铺土厚度不大于30cm,可用样桩控制分层厚度。
回填时最佳含水率为8-12%,分段施工时,每铺好一层土,应经密实度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回填。
(3)必须分段填筑时,每层接缝处应作成斜坡形(倾斜度应大于1:1.5)。
夯迹重迭0.5-1.0m,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应小于1m。
接缝部位不得在基础下、墙角等重要部位。
最后填土高于自然地面5cm。
(4)人工大面积夯实填土时,夯前应初步平整,夯实时要按照一定方向进行,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边,每遍纵横交叉,分层夯打。
夯实基坑时,行夯路张应由四边处开始,然后再夯中间。
对于基础边缘及墙角等打夯机械夯实不到的地方,采用人工木夯夯实。
(5)蛙式夯面夯实:填土初步整平,厚度不宜大于250,打夯机依次打夯,均匀分布不留间隙,当采用蛙机夯实时,其夯打遍数不少于3遍,两台夯机同一线路夯实距离不得小于10m。
(6)辗压机夯实:采用"薄填、慢驶、多次"的方法,填土厚度不应超过250-300mm,碾压方向应从两边逐渐压向中间,碾压每次重叠宽度不小于250mm,车轮子下沉量不超过20mm时,其密实度则达到要求。
4.质量控制与检验
(1)填土应严格控制含水量,施工前应检验,当土的含量大于优含水量范围时,应采用翻松、晾晒、风干等方法降低。
若铺土后发现含水量小于最优含水量时,可洒水湿润。
最优含水量控制:简单检验一般以手成团落地开花为宜。
(2)土料运至施工现场应有专职人员检验土质和含水量是否符合要求,用插钎检验铺土厚度。
(3)通过试验求出土在一定含水量范围内,达到设计密实度要求时的合理夯实遍数,以此指导施工。
(4)每层填土压实之后,要对夯实质量进行检
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页
文件大小
27.5KB
上传作者
爱,中央
文件类型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