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砌体施工方案.doc
内容介绍
砖砌体施工方案 ,砖砌体施工方案。欢迎下载!
工程除注明外地面以上围护墙,楼梯间墙,分户墙均采用190厚MU10粘土多孔砖墙,M5.0混合砂浆。
砖砌体施工方案 本工程为砖混结构,外墙与内墙交接处均设有抗震构造柱,地下室层高2.5米,一到六层层高2.8米,共七个单元。
地下室为M10水泥砂浆与Mu10砖砌筑,一到三层为M10混合砂浆与Mu10砖砌筑,四到五层为M7.5混合砂浆与Mu10砖砌筑,六层为M5混合砂浆与Mu10砖砌筑,其中地下室为清水墙。
一、施工准备:
1、原材料及主要机具: a、红砖:规格:240×115×53mm,175×115×53mm,其品种、强度等级等各项性能指标,按规定抽样检验合格,清水墙砖应色泽均匀,边角整齐。
b、水泥及砂经过复试试验及筛分试验,均符合要求。
其中水泥采用普通32.5级硅酸盐水泥,砂则采用中砂,标号在M5及其以上砂浆的砂含泥量不超过5%。
c、掺合料:粉煤灰 d、其他:墙体拉接筋、木砖(提前防腐)等。
e、主要机具:塔吊.龙门架、搅拌机、灰车、方锹、大铲、瓦刀、卷尺、2m托线板、线锤、棉线、皮数杆、水桶、灰盆、扫帚等。
2、作业条件: a、回填土已经验收合格。
b、基础工程隐检手续已办完。
c、墙身洞口位置线均已弹好,经复核无误。
d、按设计标高画出墙身大样,并根据墙身大样图画好皮数杆,皮数杆在转角处及间距10m左右设立一根。
e.样板墙已砌筑完毕,验收合格。
二、操作工艺: 作业准备→→砖浇水湿润→→立皮数杆→→找平→→排砖摞底→→调整→→选砖→→砌筑→→验评
1、砖浇水:砌筑前1~2d将砖充分浇水湿润(砖含水率应控制在10%~15%),一般以水浸入砖四边15mm为宜,常温施工,严禁干砖上墙,雨季不得使用含水率达饱和状态的砖砌筑。
2、找平:根据立好的皮数杆确定
第一皮红砖下口灰缝厚度,若灰逢厚度超过20mm则应采用细石砼进行找平。
3、排砖摞底:严格按丁砖8块/m、条砖4块/m的模式进行干砖摆底,在带有窗洞口的墙体上应排通,并根据洞口位置确定窗间墙是否符合排砖模数,若不符合砖模数时可将窗洞位置在60mm范围内进行调整,以保证大墙面不乱缝,另外干砖摆底应从门窗洞口向构造柱处排列,七分头应尽量避免出现在丁砖行,且不许出现内通缝现象。
4、调整:在遇到某一段死墙时(死墙即为不符合模数的墙,整砖排列多或少30mm的情况)应根据墙的长度确定灰缝大小,但必须丁砖8块/、条砖4块/99.2cm~100.8cm之间进行控制,遇到带构造柱情况下的墙体应整模数从一头向GZ位置排列,将不符合砖模数的尺寸匀在GZ边。
5、选砖:砌筑时,240墙应选择规格基本一致、边角整齐,棱角分明的砖进行砌筑,选剩的砖可用于370墙进行砌筑。
6.砌筑严格采用"三一"砌筑法,坚持"三皮一吊、五皮一靠、十皮一量"的操作方法控制砌体质量,盘角必须使用操作经验丰富的技工把关。
通常每5皮一盘角,新盘的大角及时调整合格后方可挂线砌筑。
三、控制要点:
1、240墙砌筑应双面挂线,选砖时切记240厚应砌成238 厚即:丁砖起头砖时应选用238宽度进行排头(两头均采用238宽),小于238宽以下的砖用至370墙,两头距挂线距离保持一致,而238~240之间的砖宜采用中间放置方法操作,即保
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页
文件大小
42.0KB
上传作者
逍遥行
文件类型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