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电气专项施工方案.doc
内容介绍
本案是关于电气工程施工的专项施工方案,电气工程首先确定图纸进行总图纸审核,对于电路布线进行总体设计安排,施工要做好安全控制。目 录 1编制依据 2工程概述 3施工部署 4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5质量保证措施 6安全措施 7施工资料的积累 1编制依据 1.1《青岛工程建筑安装施工质量保证大纲》A版 1.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 1.3《建筑安装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GBJ303-88) 1.4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5有关的国家通用标准图集规范 2工程概述 根据本工程性质,电气施工内容应包括:动力、照明及接地等的安装调试工作。
3施工部署 3.1电气工程由项目部安装段电气组负责施工,由专业工程师、施工员负责组织,配备相应的施工班组配合安装。
3.2人员组织 电气工程师或技术员:4人;施工员:2人;电工:10-30名; 电焊工:5名;气焊工:2名。
3.3施工进度 遵循土建保安装,安装保使用,交叉作业、配套交付使用的原则,依据土建的施工进度进行施工。
4施工方法 4.1为安装工程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并达到安全、可靠、美观的要求,必须按设计图纸,规范要求和有关国家标准图集正确施工。
在施工中发现图纸不详或错误时,应及时向现场技术负责人反映,以便尽快与业主或设计院、监理取得联系进行更正。
不得随意更改图纸和无图施工。
4.2配管、穿线工程 配管施工前应对所施工管道,按照施工图分清规格、型号、走向、终始端位置。
对钢管应进行除锈、套丝、煨弯、防腐、刷漆(埋入混凝土内的管外壁除外),特别是大管径钢管要预制弯头。
4.2.1设备基础配管:依据设计尺寸,定位、放线、复测后的施工配管,埋深要求达到施工规范要求的-0.8米以下。
出地坪±0.000部分,配管端头应套丝并保护好,以便与设备接线箱部份采用金属软管连接。
4.2.2管径在φ50以上的配管,要求施工前按图纸要求明确走向,终始端应预制弯头和制作喇叭口,并加工制作接线盒。
4.2.3配管施工:钢管内、外均应刷防腐漆(埋入混凝土内的管外壁除外),埋入土层内的钢管应刷两遍沥青漆,穿线前将管内的积水及杂物清理干净。
钢管穿线时,管口应套护线帽,穿线要依图纸分清导线的规格、走向、用途及终始端位置。
6mm2以下导线可以采用压线帽压接,6mm2以上的导线采用缠绕烫锡连接。
4.2.4钢管除锈:可用钢丝刷打磨,钢管不应有折扁和裂缝,管内无铁屑及毛刺,切断口应锉平,管口应刮光。
4.2.5明配管采用丝接,管端套丝长度不应小于管接头长度的1/2,在管接头两端应焊接接地跨接线,跨接线为不小于φ6的圆钢,暗配管采用套管连接,套管长度为连接管外径的1.5-3倍。
钢管与接线盒连接,明配管采用锁紧螺母连接,暗配管可以焊接。
4.2.6钢管弯制:φ50mm以下的钢管可以采用弯管器现场弯制,成批量施工可以预制或用电动煨弯机施工。
钢管弯曲处不应出现凹凸和裂缝,弯扁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0%,明配管弯曲半径不小于管外经的6倍,埋设于地下与混凝土内的管
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页
文件大小
259.00KB
上传作者
小月的里
文件类型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