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筒仓漏斗施工方案.rar
内容介绍
仅供大家学习1编制依据 1.1根据《煤储运系统》施工图 S216-2621 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11 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统一验收标准》GB50300-2001 1.4《建筑施工手册》(
4) 1.5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 1.6 《脚手架安全规范》JGJ130-2011 J84-2011 1.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10 1.8相应的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及国家有关文件法规 2工程概况 2.1 基本概况 本方案仅编制煤筒仓6.2m~19.205m漏斗及卸煤器、犁煤器部分的施工方案。
煤筒仓分为燃料仓和原料仓两个独立、结构尺寸一样的筒仓结构,筒仓直径(内径36m),筒仓外壁厚600mm,每个筒仓在9.2m~19.205m处设置内外两个环形漏斗,外环形漏斗外壁悬挂在筒仓外壁上,壁厚为600mm,悬空高度为10.5m;外环形漏斗内壁和内环形漏斗外壁座在中环墙,在中环墙顶形成一个环形锥体结构,形状为伞形,壁厚600mm;内环形漏斗内壁座在内环墙上,内环形漏斗内壁形状为倒喇叭,壁厚950mm。
外环漏斗壁内设预应力筋,在漏斗口内设置内埋式预应力筋锚固端作为张拉支座,施工时需先行埋设预应力固定端锚具。
2.2 施工顺序 根据筒仓结构形式,漏斗部分分为内环、中环、外环漏斗三个部分进行施工,即三个施工段,因漏斗壁有重叠部分,按先内环,再中环,后外环漏斗壁施工。
2.3 施工难点 漏斗壁为环弧形结构,结构复杂,预埋件较多,钢筋安装、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施工难度大,工期要求紧,作业高度大。
3施工准备 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有关资料和图纸的学习熟悉,详细了解工程的结构特点,并将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设计变更等内容做好传达工作,对施工班组的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分项工程各工序施工的技术交底工作。
编制和落实施工材料采购计划、机具进场计划。
确保工程材料和施工机械不影响施工,并对进场工程材料做好试验检验,及时做好报验工作。
对于漏斗壁和预应力筋安装等重要工序的施工方法,应根据本工程的技术特点和难易程度进行工序分解,对参与重要工序施工的工人进行培训,使每位操作人员熟知本工序施工难点要点和解决方法。
4施工方法 4.1 测量放线 根据煤筒仓原有的控制点,引测该工程的定位到煤筒仓6.2m平台上,对环墙、环梁及辐射梁用墨线弹出中心线,并作好标识,利用外环墙原有标高,将标高点引至6.2m平台上,标注于脚手架和立筋上,以便于支模和绑扎钢筋。
4.2施工顺序 漏斗口下部分平台同时施工,因外环墙漏斗壁较高,且内有预应力筋,施工难度较大,需以外环墙及9.2m悬挑平台为主进行施工;漏斗部分因有叠加情况,需按先内环、后中环、再外环漏斗壁施工;除叠加部分外的其他部分仍进行平行施工,以加快施工进度。
由于漏斗处剪力锥钢筋混凝土量过大,因此采用两步浇筑方式进行浇筑,
第一步浇筑从11.75浇筑至13.55处,
第二步从13.55 4.3施工方法 4.3.1 钢筋工程 4.3.1.1 钢筋加工 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
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页
文件大小
179.00KB
上传作者
沙漠过客
文件类型
.r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