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与施工图审查中常见问题的探讨.doc
内容介绍
结构设计与施工图审查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帮你更容易通过结构施工图审查。。
欢迎下载!
结构设计与施工图审查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一)砌体结构 1. 平面形状不规则,板式建筑为适应使用功能的明厅、明卫、明厨要求,在前后纵墙上开凹 槽,使得楼面不连续。
2. 纵墙开很大的门窗洞,特别是底层,有的是底层北面房间作小车库,有的是底层南面房 间作小店铺,将底层的前纵墙或后纵墙上开很大的洞口,不能满足抗震规范7.1.6条对砌 体结构房屋局部尺寸限值的要求,迫于建筑使用功能要求,有的设计将开洞后的小墙垛 设计成钢筋砼柱或短墙肢,与托墙梁在一起形成单片框架,形成混用结构形式,这对抗 震不利。
按抗震设计的砌体房屋在纵墙贯通情况下,纵墙开洞率不应大于55%。
3. 砖混教学楼属横墙很少房屋,层数和高度应按抗震规范7.1.2条予以控制,砖混教室一般 进深9m多,由3开间组成。
纵向墙上因采光要求开较大的窗洞,窗间墙支承大梁,大梁还 要外挑走廊。
常见的问题的是,梁下设构造柱,由于钢筋砼构造柱与砖砌体材料的弹性 模量相差8 10倍,就产生由于刚度差引起的受力集中,构造柱成了受力柱,宿迁一栋四层砖混教学 楼经验算,各层窗间墙、构造柱均超限,对于地震基本加速度为0.3g的8度抗震设防区, 无论是从计算结果还是从总高度限制看,都不应采用砖混结构。
4.砖混住宅、不允许设转角窗。
5. 砖混住宅、跃层户型,客厅开大洞,作成公用空间,使得局部墙段计算高度达2层,超过3. 6米,形成抗震薄弱构件。
6.砖混房屋,总层数控制,半地下室不作为一层的条件: a)半地下室在室外地面以下的埋深超过该层高度的一半。
b)半地下室的层侧向刚度不小于地面一层,上部墙体全部落至半地下室底板。
c)半地下室顶板现浇,且适当加强。
(二)底部抗震墙框架结构 1.底部抗震墙应双向布置,应注意纵向抗震墙不要偏少。
2. 上部抗震墙与底部框架、抗震墙应对齐或基本对齐。
“基本对齐”要求:(对于7度设防区) 每结构单元不宜多于一道或每三道抗震墙不多于一道与下部框架、抗震墙不对齐,尽量 减少次梁托换的
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页
文件大小
25.0KB
上传作者
下一秒
文件类型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