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久久建筑网(m.kkreddy.com)致力打造一个专业的建筑学习分享平台! | 用户登录 免费注册 | 投诉举报 帮助 | 会员中心 | 上传资料 |

我国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思路.doc
资料评价:
☆☆☆☆☆
生成时间:
2021-06-11
下载权限:
免费会员
文件大小:
27.0KB
文件类型:
.doc
浏览次数:
2
建筑论坛:
上传会员:
张宁
所属栏目:
结构专业资料
下载地址:
资料是由会员“张宁”上传到本平台,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违规侵权投诉
我国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思路 ,该论文关于理工,建筑,道路,桥梁,公路,机械。
经人工挑选。
适合毕业生论文写作。
。
欢迎下载!
摘要:本文综述了我国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的发展过程,通过与国外规范的比较指出我国规范对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结构设计抗震 0引言 随着建筑结构抗震相关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结构抗震设计思路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
最初,在未考虑结构弹性动力特征,也无详细的地震作用记录统计资料的条件下,经验性的取一个地震水平作用(0.1倍自重)用于结构设计。
结构抗震设计思路经历了从弹性到非线性,从基于经验到基于非线性理论,从单纯保证结构承载能力的"抗"到允许结构屈服,并赋予结构一定的非弹性变形性能力的"耗"的一系列转变。
1现代抗震设计思路及关系 在当前抗震理论下形成的现代抗震设计思路,其主要内容是: 1.1合理选择确定结构屈服水准的地震作用。
一般先以一具有统计意义的地面峰值加速度作为该地区地震强弱标志值(即中震的),再以不同的R(地震力降低系数)得到不同的设计用地面运动加速度(即小震的)来进行结构的强度设计,从而确定了结构的屈服水准。
1.2制定有效的抗震措施使结构确实具备设计时采用的R所对应的延性能力。
其中主要包括内力调整措施(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和抗震构造措施。
现代抗震设计理念是基于对结构非弹性性能的研究上建立起来的,其核心是关系,主要指在不同滞回规律和地面运动特征下,结构的屈服水准与自振周期以及最大非弹性动力反应间的关系。
其中R为弹塑性反应地震力降低系数,简称地震力降低系数;而μ为最大非弹性反应位移与屈服位移之比,称为位移延性系数。
随着对地震作用规律认识的深入,这一规律已被各国规范所接受。
在抗震设计时,对在同一烈度区的同一类结构,可以根据情况取用不同的R,也就是不同的用于强度设计的地震作用。
当R取值较大,即用于设计的地震作用较小时,对结构的延性要求就越严;反之,当R取值较小,即用于设计的地震作用较大时,对结构的延性要求就可放松。
2保证结构延性能力的抗震措施 合理选择了结构的屈服水准和延性要求后,就需要通过抗震措施来保证结构确实具有所需的延性能力,从而保证结构在中震、大震下实现抗震设防目标。
系统的抗震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2.1"强柱弱梁":人为增大柱相对于梁的抗弯能力,使钢筋混凝土框架在大震下,梁端塑性铰出现较早,在达到最大非线性位移时塑性转动较大;而柱端塑性铰出现较晚,在达到最大非线性位移时塑性转动较小,甚至根本不出现塑性铰。
从而保证框架具有一个较为稳定的塑性耗能机构和较大的塑性耗能能力。
2.2"强剪弱弯":剪切破坏基本上没有延性,一旦某部位发生剪切破坏,该部位就将彻底退出结构抗震能力,对于柱端的剪切破坏还可能导致结构的局部或整体倒塌。
因此可以人为增
经人工挑选。
适合毕业生论文写作。
。
欢迎下载!
摘要:本文综述了我国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的发展过程,通过与国外规范的比较指出我国规范对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结构设计抗震 0引言 随着建筑结构抗震相关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结构抗震设计思路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
最初,在未考虑结构弹性动力特征,也无详细的地震作用记录统计资料的条件下,经验性的取一个地震水平作用(0.1倍自重)用于结构设计。
结构抗震设计思路经历了从弹性到非线性,从基于经验到基于非线性理论,从单纯保证结构承载能力的"抗"到允许结构屈服,并赋予结构一定的非弹性变形性能力的"耗"的一系列转变。
1现代抗震设计思路及关系 在当前抗震理论下形成的现代抗震设计思路,其主要内容是: 1.1合理选择确定结构屈服水准的地震作用。
一般先以一具有统计意义的地面峰值加速度作为该地区地震强弱标志值(即中震的),再以不同的R(地震力降低系数)得到不同的设计用地面运动加速度(即小震的)来进行结构的强度设计,从而确定了结构的屈服水准。
1.2制定有效的抗震措施使结构确实具备设计时采用的R所对应的延性能力。
其中主要包括内力调整措施(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和抗震构造措施。
现代抗震设计理念是基于对结构非弹性性能的研究上建立起来的,其核心是关系,主要指在不同滞回规律和地面运动特征下,结构的屈服水准与自振周期以及最大非弹性动力反应间的关系。
其中R为弹塑性反应地震力降低系数,简称地震力降低系数;而μ为最大非弹性反应位移与屈服位移之比,称为位移延性系数。
随着对地震作用规律认识的深入,这一规律已被各国规范所接受。
在抗震设计时,对在同一烈度区的同一类结构,可以根据情况取用不同的R,也就是不同的用于强度设计的地震作用。
当R取值较大,即用于设计的地震作用较小时,对结构的延性要求就越严;反之,当R取值较小,即用于设计的地震作用较大时,对结构的延性要求就可放松。
2保证结构延性能力的抗震措施 合理选择了结构的屈服水准和延性要求后,就需要通过抗震措施来保证结构确实具有所需的延性能力,从而保证结构在中震、大震下实现抗震设防目标。
系统的抗震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2.1"强柱弱梁":人为增大柱相对于梁的抗弯能力,使钢筋混凝土框架在大震下,梁端塑性铰出现较早,在达到最大非线性位移时塑性转动较大;而柱端塑性铰出现较晚,在达到最大非线性位移时塑性转动较小,甚至根本不出现塑性铰。
从而保证框架具有一个较为稳定的塑性耗能机构和较大的塑性耗能能力。
2.2"强剪弱弯":剪切破坏基本上没有延性,一旦某部位发生剪切破坏,该部位就将彻底退出结构抗震能力,对于柱端的剪切破坏还可能导致结构的局部或整体倒塌。
因此可以人为增
热门推荐
点击排行
猜你还喜欢
-
闽2002G120 福建省村镇住宅抗震构造图集 清晰版
- 所属分类:建筑图集
- 更新时间:2024-06-13
- 浏览次数:7
- 闽2002G120 福建省村镇住宅抗震构造图集 清晰版闽2002G120 福建省村镇住宅抗震构造图集 清晰版
-
辽2002G801 砌体建筑抗震构造 清晰版
- 所属分类:建筑图集
- 更新时间:2024-06-13
- 浏览次数:7
- 辽2002G801 砌体建筑抗震构造 清晰版辽2002G801 砌体建筑抗震构造 清晰版
-
闽2019-G-130 福建省隔震建筑结构构造图集 清晰版
- 所属分类:建筑图集
- 更新时间:2024-06-13
- 浏览次数:4
- 闽2019-G-130 福建省隔震建筑结构构造图集 清晰版闽2019-G-130 福建省隔震建筑结构构造图集 清晰版
-
湘2017G901 既有民用建筑抗震加固混凝土结构
- 所属分类:建筑图集
- 更新时间:2024-06-13
- 浏览次数:4
- 湘2017G901 既有民用建筑抗震加固混凝土结构湘2017G901 既有民用建筑抗震加固混凝土结构
-
闽2011-G-123 福建省村镇石结构住宅抗震加固详图(一)
- 所属分类:建筑图集
- 更新时间:2024-06-13
- 浏览次数:7
- 闽2011-G-123 福建省村镇石结构住宅抗震加固详图(一)闽2011-G-123 福建省村镇石结构住宅抗震加固详图(一)
-
闽2011-G-122 福建省村镇石结构住宅抗震构造详图
- 所属分类:建筑图集
- 更新时间:2024-06-13
- 浏览次数:4
- 闽2011-G-122 福建省村镇石结构住宅抗震构造详图闽2011-G-122 福建省村镇石结构住宅抗震构造详图
-
湘2017G902 既有民用建筑抗震加固砌体结构
- 所属分类:建筑图集
- 更新时间:2024-06-13
- 浏览次数:3
- 湘2017G902 既有民用建筑抗震加固砌体结构湘2017G902 既有民用建筑抗震加固砌体结构
-
渝18J03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抗震墙(200mm) 清晰版
- 所属分类:建筑图集
- 更新时间:2024-06-13
- 浏览次数:6
- 渝18J03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抗震墙(200mm) 清晰版渝18J03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抗震墙(200mm) 清晰版
-
辽2002G803 村镇建筑抗震构造
- 所属分类:建筑图集
- 更新时间:2024-06-13
- 浏览次数:8
- 辽2002G803 村镇建筑抗震构造辽2002G803 村镇建筑抗震构造
-
陕2019TJ045 建筑结构保温复合板构造图集 清晰版
- 所属分类:建筑图集
- 更新时间:2024-06-13
- 浏览次数:6
- 陕2019TJ045 建筑结构保温复合板构造图集 清晰版陕2019TJ045 建筑结构保温复合板构造图集 清晰版
-
辽2013G802 钢筋混凝土建筑抗震构造 清晰版
- 所属分类:建筑图集
- 更新时间:2024-06-13
- 浏览次数:6
- 辽2013G802 钢筋混凝土建筑抗震构造 清晰版辽2013G802 钢筋混凝土建筑抗震构造 清晰版
-
吉G2012-360 镇(乡)村居住建筑抗震构造 清晰版
- 所属分类:建筑图集
- 更新时间:2024-06-12
- 浏览次数:1
- 吉G2012-360 镇(乡)村居住建筑抗震构造 清晰版吉G2012-360 镇(乡)村居住建筑抗震构造 清晰版
-
苏G02-2019 房屋建筑工程抗震构造设计 清晰版
- 所属分类:建筑图集
- 更新时间:2024-06-12
- 浏览次数:1
- 苏G02-2019 房屋建筑工程抗震构造设计 清晰版苏G02-2019 房屋建筑工程抗震构造设计 清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