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悬挑脚手架施工组织设计.doc

投稿: 大山 更新: 2021-08-14 浏览: 3次
侵权违规举报

内容介绍

某悬挑脚手架施工组织设计 ,脚手架的组织设计。
欢迎下载!
工程概况
      ******高层住宅商品楼组成,1#房21层,建筑物高度65.10米;2#房30层,建筑物高度96米;3#房25层,建筑物高度75.70米。
均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平方米。

      本工程1层-6层采用落地式脚手架,6层以上采用悬挑式脚手架设计。

落地式脚手架设计(1-6层)
      1.本工程六层以上采用悬挑脚手架搭设,脚手架采用钢管(Ф48×3.5mm)扣件组合连接。
脚手架步距1.8m,立杆间距1.2~1.7m,立杆排距1.05m,立杆离墙0.3m。

      悬挑梁架采用16#槽钢,外伸出1.35m,内锚固1.8m
      (槽钢L=3.15m),锚固筋采用Ф14钢筋,(Ф14钢筋前后二道,Ф14钢筋锚固钢筋与楼板钢筋绑扎连结焊接牢固,混凝土浇筑),锚固钢筋、槽钢之间
铁板榫紧电焊固定。
悬挑梁架挑出前端下部采用Ф100 mm钢管斜撑满焊,斜撑另一端与主体结构墙面预埋件焊接(满焊)牢固。

      脚手架立杆与16#槽钢采用Ф60钢管套筒满焊在槽钢面上,固定立杆离槽钢满200mm处设置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牢,横向扫地杆也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固定。
悬挑梁架采用竹笆脚手板满铺,脚手板下部采用密目网满包,防止物料高处坠落伤人。

      脚手架附墙杆采用首步拉结,首步附墙杆距水平扫地杆300mm处,附墙杆一端与结构预埋件焊接,另一端与立杆采用直角扣件扣牢,附墙杆必须垂直与墙面,附墙杆与预埋件连接时,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不宜低于15N/mm2,附墙杆间距:竖向间距为3m,水平间距为5m。

工程概况
      ******高层住宅商品楼组成,1#房21层,建筑物高度65.10米;2#房30层,建筑物高度96米;3#房25层,建筑物高度75.70米。
均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平方米。

      本工程1层-6层采用落地式脚手架,6层以上采用悬挑式脚手架设计。

      
3、落地式脚手架设计(1-6层)
      1.本工程六层以上采用悬挑脚手架搭设,脚手架采用钢管(Ф48×3.5mm)扣件组合连接。
脚手架步距1.8m,立杆间距1.2~1.7m,立杆排距1.05m,立杆离墙0.3m。

      悬挑梁架采用16#槽钢,外伸出1.35m,内锚固1.8m
      (槽钢L=3.15m),锚固筋采用Ф14钢筋,(Ф14钢筋前后二道,Ф14钢筋锚固钢筋与楼板钢筋绑扎连结焊接牢固,混凝土浇筑),锚固钢筋、槽钢之间
      铁板榫紧电焊固定。
悬挑梁架挑出前端下部采用Ф100 mm钢管斜撑满焊,斜撑另一端与主体结构墙面预埋件焊接(满焊)牢固。

某悬挑脚手架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依据 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J84-2001) 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87) 1.3《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 1.4《冷弯薄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J18-87) 1.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2、工程概况 ******高层住宅商品楼组成,1#房21层,建筑物高度65.10米;2#房30层,建筑物高度96米;3#房25层,建筑物高度75.70米。
均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平方米。
本工程1层-6层采用落地式脚手架,6层以上采用悬挑式脚手架设计。

3、落地式脚手架设计(1-6层) 1.本工程六层以上采用悬挑脚手架搭设,脚手架采用钢管(Ф48×3.5mm)扣件组合连接。
脚手架步距1.8m,立杆间距1.2~1.7m,立杆排距1.05m,立杆离墙0.3m。
悬挑梁架采用16#槽钢,外伸出1.35m,内锚固1.8m (槽钢L=3.15m),锚固筋采用Ф14钢筋,(Ф14钢筋前后二道,Ф14钢筋锚固钢筋与楼板钢筋绑扎连结焊接牢固,混凝土浇筑),锚固钢筋、槽钢之间 铁板榫紧电焊固定。
悬挑梁架挑出前端下部采用Ф100mm钢管斜撑满焊,斜撑另一端与主体结构墙面预埋件焊接(满焊)牢固。
脚手架立杆与16#槽钢采用Ф60钢管套筒满焊在槽钢面上,固定立杆离槽钢满200mm处设置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牢,横向扫地杆也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固定。
悬挑梁架采用竹笆脚手板满铺,脚手板下部采用密目网满包,防止物料高处坠落伤人。
脚手架附墙杆采用首步拉结,首步附墙杆距水平扫地杆300mm处,附墙杆一端与结构预埋件焊接,另一端与立杆采用直角扣件扣牢,附墙杆必须垂直与墙面,附墙杆与预埋件连接时,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不宜低于15N/mm2,附墙杆间距:竖向间距为3m,水平间距为5m。
4.搭设立杆的技术措施: 1)外径Ф48mm或Ф51mm的钢管严禁混合使用。
2)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相邻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距离不宜大于1/3。
3)开始搭接立杆时,应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杆安装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
4)当搭至有连墙杆的构造时,搭设完该处的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后,应立即设置连墙杆,连墙杆宜靠近主节点位置,偏离主节点不应大于300mm,附墙杆间距:脚手架高度≤50m时,竖向间距3米,水平间距3米;手架高度>50米时,竖向间距2米,水平间距2米。
5)立杆顶端宜高出女儿墙上皮1米,高出檐口上皮1.5米,钢管长度不应小

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页
文件大小
79.5KB
上传作者
大山
文件类型
.doc

健康绿色上网,共建和谐网络环境,禁止发布任何违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