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久久建筑网(m.kkreddy.com)致力打造一个专业的建筑学习分享平台! | 用户登录 免费注册 | 投诉举报 帮助 | 会员中心 | 上传资料 |

科技大厦基坑施工组织设计.doc
资料评价:
☆☆☆☆☆
生成时间:
2021-08-07
下载权限:
免费会员
文件大小:
62.5KB
文件类型:
.doc
浏览次数:
2
建筑论坛:
上传会员:
句句经典
所属栏目:
施工组织设计
下载地址:
资料是由会员“句句经典”上传到本平台,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违规侵权投诉
科技大厦基坑施工组织设计 ,科技大厦基坑施工组织设计。
欢迎下载!
工程概况:
拟建科技大厦位于汉口发展大道与常青路交汇处的东南角,设计地下室一层,基坑深度6.00-6.60m,采用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46100m2,该大厦建筑由华中理工建筑设计院设计,勘察资料由武汉市勘测设计研究院和机械工业部
第三勘察研究院提供。
该楼的±0.000绝对标高为22.00m,目前自然地面标高为21.2m左右,楼基础为静压桩形式,桩顶设计标高15.65~16.25m,承台底标高在14.7~15.3m处。
该拟建楼北侧为发展大道,距基坑承台外缘5m左右,有地下通信电缆,高压水管等设施,其埋深约2m及0.5m,东、南侧附近各有12层建筑物,距离基坑边缘约12m,东南角较为空旷场地被总包方作为料场,建筑物的西侧为常青路。
1.2本基坑工程特点
本场地为长江、汉江冲洪积地貌单元,为中软场地,自上而下分为杂填土层、粉质粘土层、粘土层、粉质粘土夹粉土层等;场地地下水可分为上层滞水和承压水,上层滞水赋存于杂填土及浅部的粘性土层中,由大气降水及生活排汇水补给,承压水赋存于3-1层及其下的砂层中,与长江水存在水力联系,场地综合稳定水位埋深0.5-1.0m,根据勘察资料,地下水对砼不具有侵蚀性。
武汉市科技大厦基坑支护工程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中南勘察基础工程总公司 二OO一年十月十日 武汉市科技大厦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
1、工程概况及特点 1.1工程概况: 拟建科技大厦位于汉口发展大道与常青路交汇处的东南角,设计地下室一层,基坑深度6.00-6.60m,采用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46100m2,该大厦建筑由华中理工建筑设计院设计,勘察资料由武汉市勘测设计研究院和机械工业部
第三勘察研究院提供。
该楼的±0.000绝对标高为22.00m,目前自然地面标高为21.2m左右,楼基础为静压桩形式,桩顶设计标高15.65~16.25m,承台底标高在14.7~15.3m处。
该拟建楼北侧为发展大道,距基坑承台外缘5m左右,有地下通信电缆,高压水管等设施,其埋深约2m及0.5m,东、南侧附近各有12层建筑物,距离基坑边缘约12m,东南角较为空旷场地被总包方作为料场,建筑物的西侧为常青路。
1.2本基坑工程特点 本场地为长江、汉江冲洪积地貌单元,为中软场地,自上而下分为杂填土层、粉质粘土层、粘土层、粉质粘土夹粉土层等;场地地下水可分为上层滞水和承压水,上层滞水赋存于杂填土及浅部的粘性土层中,由大气降水及生活排汇水补给,承压水赋存于3-1层及其下的砂层中,与长江水存在水力联系,场地综合稳定水位埋深0.5-1.0m,根据勘察资料,地下水对砼不具有侵蚀性。
由于武汉地区属于我国东南季风气候区,具有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充沛等主要特点,年平均降水量1261.2mm,且降水多集中在6-8月,最大降水量2107.1mm,最大日降水量332.6mm,长江水与其两岸承压水有密切的水力联系,互补关系明显,故此次深基坑必须做到设计可靠,施工组织完善,施工运作贯通一体,为基础在年前至±0.000全力拼抢时间,施工中对上层滞水层,在雨天应给予足够重视。
该工程土质为软塑~可塑状,中~高压缩性土,杂填土层透水性较强,为赋水层,浅部粘性土层亦受大气降水及生活排汇水补给,3-1层及其下的砂层为承压水,与长江水存在水力联系。
结合工程环境,本基坑北侧因有较为重要地下水管、光缆等,对侧壁的支持要求较高,该侧为一级安全等级,其余三侧安全等级为二级。
为此,针对不同安全等级,设计采用锚杆喷锚结合注浆花管的方法作为该基坑支护形式。
基坑北侧距开挖线1m范围内,有两层水管,其上层为埋深约500mm的Φ300铸铁供水管道,因铸铁管要求变形容许值低,加压供水管较为重要,此段应加强边坑支护,加设竖向注浆花管,施工中应给予充分重视。
2、基坑支护实物工作量 2.1喷锚面积共计1440m2,理论喷射砼方量165m3。
2.2锚杆数量 各层锚杆数量表表一 区段 层数 AB BC CD DE EF FG GA 总计 (ABCDEFGA)
第一层锚杆 32×3.5 33×3.5 35×4.0 32×4.0 21×4.0 24×4.5 22×4.5 199/786.5
第二层锚杆 40×6.0 40×6.0 27×7.5 36×5.0 23×7.0 28×7.
欢迎下载!
工程概况:
拟建科技大厦位于汉口发展大道与常青路交汇处的东南角,设计地下室一层,基坑深度6.00-6.60m,采用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46100m2,该大厦建筑由华中理工建筑设计院设计,勘察资料由武汉市勘测设计研究院和机械工业部
第三勘察研究院提供。
该楼的±0.000绝对标高为22.00m,目前自然地面标高为21.2m左右,楼基础为静压桩形式,桩顶设计标高15.65~16.25m,承台底标高在14.7~15.3m处。
该拟建楼北侧为发展大道,距基坑承台外缘5m左右,有地下通信电缆,高压水管等设施,其埋深约2m及0.5m,东、南侧附近各有12层建筑物,距离基坑边缘约12m,东南角较为空旷场地被总包方作为料场,建筑物的西侧为常青路。
1.2本基坑工程特点
本场地为长江、汉江冲洪积地貌单元,为中软场地,自上而下分为杂填土层、粉质粘土层、粘土层、粉质粘土夹粉土层等;场地地下水可分为上层滞水和承压水,上层滞水赋存于杂填土及浅部的粘性土层中,由大气降水及生活排汇水补给,承压水赋存于3-1层及其下的砂层中,与长江水存在水力联系,场地综合稳定水位埋深0.5-1.0m,根据勘察资料,地下水对砼不具有侵蚀性。
武汉市科技大厦基坑支护工程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中南勘察基础工程总公司 二OO一年十月十日 武汉市科技大厦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
1、工程概况及特点 1.1工程概况: 拟建科技大厦位于汉口发展大道与常青路交汇处的东南角,设计地下室一层,基坑深度6.00-6.60m,采用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46100m2,该大厦建筑由华中理工建筑设计院设计,勘察资料由武汉市勘测设计研究院和机械工业部
第三勘察研究院提供。
该楼的±0.000绝对标高为22.00m,目前自然地面标高为21.2m左右,楼基础为静压桩形式,桩顶设计标高15.65~16.25m,承台底标高在14.7~15.3m处。
该拟建楼北侧为发展大道,距基坑承台外缘5m左右,有地下通信电缆,高压水管等设施,其埋深约2m及0.5m,东、南侧附近各有12层建筑物,距离基坑边缘约12m,东南角较为空旷场地被总包方作为料场,建筑物的西侧为常青路。
1.2本基坑工程特点 本场地为长江、汉江冲洪积地貌单元,为中软场地,自上而下分为杂填土层、粉质粘土层、粘土层、粉质粘土夹粉土层等;场地地下水可分为上层滞水和承压水,上层滞水赋存于杂填土及浅部的粘性土层中,由大气降水及生活排汇水补给,承压水赋存于3-1层及其下的砂层中,与长江水存在水力联系,场地综合稳定水位埋深0.5-1.0m,根据勘察资料,地下水对砼不具有侵蚀性。
由于武汉地区属于我国东南季风气候区,具有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充沛等主要特点,年平均降水量1261.2mm,且降水多集中在6-8月,最大降水量2107.1mm,最大日降水量332.6mm,长江水与其两岸承压水有密切的水力联系,互补关系明显,故此次深基坑必须做到设计可靠,施工组织完善,施工运作贯通一体,为基础在年前至±0.000全力拼抢时间,施工中对上层滞水层,在雨天应给予足够重视。
该工程土质为软塑~可塑状,中~高压缩性土,杂填土层透水性较强,为赋水层,浅部粘性土层亦受大气降水及生活排汇水补给,3-1层及其下的砂层为承压水,与长江水存在水力联系。
结合工程环境,本基坑北侧因有较为重要地下水管、光缆等,对侧壁的支持要求较高,该侧为一级安全等级,其余三侧安全等级为二级。
为此,针对不同安全等级,设计采用锚杆喷锚结合注浆花管的方法作为该基坑支护形式。
基坑北侧距开挖线1m范围内,有两层水管,其上层为埋深约500mm的Φ300铸铁供水管道,因铸铁管要求变形容许值低,加压供水管较为重要,此段应加强边坑支护,加设竖向注浆花管,施工中应给予充分重视。
2、基坑支护实物工作量 2.1喷锚面积共计1440m2,理论喷射砼方量165m3。
2.2锚杆数量 各层锚杆数量表表一 区段 层数 AB BC CD DE EF FG GA 总计 (ABCDEFGA)
第一层锚杆 32×3.5 33×3.5 35×4.0 32×4.0 21×4.0 24×4.5 22×4.5 199/786.5
第二层锚杆 40×6.0 40×6.0 27×7.5 36×5.0 23×7.0 28×7.
本类栏目导航
热门推荐
点击排行
猜你还喜欢
-
皖2021GT502 基坑工程装配式钢栈桥标准设计 高清晰版
- 所属分类:建筑图集
- 更新时间:2024-06-13
- 浏览次数:6
- 皖2021GT502 基坑工程装配式钢栈桥标准设计 高清晰版皖2021GT502 基坑工程装配式钢栈桥标准设计 高清晰版
-
皖2020GT501 装配式H型钢基坑水平内支撑标准设计
- 所属分类:建筑图集
- 更新时间:2024-06-13
- 浏览次数:8
- 皖2020GT501 装配式H型钢基坑水平内支撑标准设计皖2020GT501 装配式H型钢基坑水平内支撑标准设计
-
川2019G138-TY 四川省建筑基坑支护结构构造图集 清晰
- 所属分类:建筑图集
- 更新时间:2024-06-13
- 浏览次数:9
- 川2019G138-TY 四川省建筑基坑支护结构构造图集 清晰川2019G138-TY 四川省建筑基坑支护结构构造图集 清晰版
-
津18MS-JK 天津市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 深基坑
- 所属分类:建筑图集
- 更新时间:2024-06-13
- 浏览次数:8
- 津18MS-JK 天津市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 深基坑津18MS-JK 天津市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 深基坑篇 清晰版
-
DB11/T 489-2024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 所属分类:专业资料
- 更新时间:2024-06-10
- 浏览次数:4
- DB11/T 489-2024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11/T 489-2024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
广东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隐患识别图集(基坑工程部分
- 所属分类:建筑图集
- 更新时间:2024-06-10
- 浏览次数:1
- 广东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隐患识别图集(基坑工程部分广东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隐患识别图集(基坑工程部分)
-
DBJ/T 13-447-2024 基坑工程智能化监测技术标准
- 所属分类:建筑文件
- 更新时间:2024-06-09
- 浏览次数:2
- DBJ/T 13-447-2024 基坑工程智能化监测技术标准DBJ/T 13-447-2024 基坑工程智能化监测技术标准
-
DB21/T 3910-2024 装配式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 所属分类:建筑文件
- 更新时间:2024-06-09
- 浏览次数:7
- DB21/T 3910-2024 装配式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21/T 3910-2024 装配式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
DBJ/T 15-162-2019 建筑基坑施工监测技术标准
- 所属分类:建筑文件
- 更新时间:2024-06-09
- 浏览次数:2
- DBJ/T 15-162-2019 建筑基坑施工监测技术标准DBJ/T 15-162-2019 建筑基坑施工监测技术标准
-
DBJ/T 15-259-2023 深厚软土地层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
- 所属分类:建筑文件
- 更新时间:2024-06-08
- 浏览次数:7
- DBJ/T 15-259-2023 深厚软土地层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DBJ/T 15-259-2023 深厚软土地层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
-
上海市基坑工程信息化监测实施方案 沪建质安〔2023〕
- 所属分类:专业资料
- 更新时间:2024-06-08
- 浏览次数:5
- 上海市基坑工程信息化监测实施方案 沪建质安〔2023〕上海市基坑工程信息化监测实施方案 沪建质安〔2023〕119号
-
DB11/T 940-2024 基坑工程内支撑技术规程
- 所属分类:建筑文件
- 更新时间:2024-06-08
- 浏览次数:9
- DB11/T 940-2024 基坑工程内支撑技术规程DB11/T 940-2024 基坑工程内支撑技术规程
-
DB22/T 5088-2014 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检测标准
- 所属分类:建筑文件
- 更新时间:2024-06-08
- 浏览次数:1
- DB22/T 5088-2014 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检测标准DB22/T 5088-2014 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检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