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田水利史.doc

投稿: 大山 更新: 2023-12-30 浏览: 3次
侵权违规举报

内容介绍

中国农田水利史 ,中国农田水利史。
欢迎下载!
[科目]地理 [关键词]中国/农业 [文件]historyoffarmlandwaterconservancyinChina.doc [标题]中国农田水利史 [内容] 中国农田水利史 historyoffarmlandwaterconservancyinChina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几千年来,丰富的水利资源滋养了中国农业。
同时,历史上 旱涝灾害频仍,也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中国的农业发展史,也就是 发展农田水利、克服旱涝灾害的斗争史。
中国古代农田水利大体经历了下列发展 过程。
战国以前 与当时的井田制农业相适应,布置在井田上的小型灌排渠道──沟洫,是这一时 期农田水利的代表型式。
传说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夏禹治水时已经发明沟洫, 但限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没有得到很大发展。
至周代,农田沟洫逐渐形成系统并 趋完善。
据《周礼》的描述,当时的沟洫大致可按功用不同和所控制的灌溉面积大 小,分为浍、洫、沟、遂、畎、列各级,分别起着向农田引水、输水、配水、灌水以 及从农田排水的作用,形成有灌有排的农田水利体制。
除了直接从河流中引水的形式外,当时还出现了人工蓄水陂池。
即在天然湖沼洼 地周围,用人工修筑的堤防构成的小型蓄水库,可以调蓄河水和天然降水,提高 灌溉能力。
西周时京都(今西安市西南)附近有灌溉作用的池,就属这种灌溉型式 。
东周以后随着铁制农具的开始使用和推广,水利工程的规模也逐渐扩大。
如楚国 在公元前613~前591年间在今安徽省寿县建成了芍陂;并于公元前548年将发展 农田水利定为国家的法典。
公元前563年郑国也兴建了新的灌排系统。
战国至西汉时期 这一时期,农田水利建设蓬勃兴起。
大型渠系工程取代了农田沟洫,水利工程技 术也得到迅速发展。
大型渠系建设 海河流域方面:战国初年,魏国邺令西门豹在今河北临漳一带主持兴建了中国最 早的大型渠系漳水十二渠。
由于漳水含有较多的泥沙,带有丰富的有机和无机养 分,该渠的兴建不仅发展了灌溉,而且肥沃了农田,改良了土壤。
西汉以下数百

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页
文件大小
37.5KB
上传作者
大山
文件类型
.doc

健康绿色上网,共建和谐网络环境,禁止发布任何违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