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建筑资料下载 →
园林与建筑
ARTEDUCATIONRESEARCH
宛若天成的诗意景观
——江南园林的造园手法及意义
□郁
健
摘
要:江南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优秀代表,具有很高的艺术与
意象之中。正所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江南园林中大量堆山叠石、凿池引水都可以与古人的理想人格相联系、相比对,而园林中的梅兰竹菊也是君子比拟高洁的象征。
在具体的处理上,很多江南园林的建造者更懂得充分运用诗书画等手法将意境点题,使人产生联想。从这层意义上来说,江南园林更具有文人园林的情怀。比如,苏州拙政园中“与谁同坐轩”(图1),轩名取自苏轼词《点绛唇·杭州》“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使人联想到月夜中,这里清风徐来,上下明月、水天相映的情景,一种清冷幽寂之感油然而生。②131
工艺价值。它在造园手法上具有典型的特征:注重意境的营造,并运用含混的空间秩序建构内涵丰富的精神场所;平静淡雅的色彩、小尺度的理水、精巧玲珑的叠石都是区别于其他园林的重要方面。此外,其高超的造园水准也影响了同一时期的北方皇家园林,并对18世纪的西方自然式园林产生了重要影响。具有良好民族特色、地域文脉的江南园林在现代也诠释了新的意义。
关键词:园林类型造园手法历史意义意义分析
一、发展状况
1.社会背景
在中国历史上,自宋以来,随着传统经济中心的南移,江南地区成为富庶之地。尤其到了明清之际,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在该地区的出现,市民文化也相对发展起来。具有浓郁生活气息与深厚文人气质的明清江南园林是江南园林的典型代表。
江南园林的兴盛有着许多重要的因素,其中充足的财力支撑是基础。另外,该地区文化氛围浓厚,众多文人雅士汇集江南是其独特优势。文人名士辈出在客观上为江南园林的兴盛提供了有利的文化条件。大量的文人造园成为江南园林的主流,其园林讲究文学意境与品位。江南地区具有良好的手工艺传统,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较为发达的地方,手工艺水平突出。如苏州陆慕御窑烧制的金砖、胥口“香山帮”的木作、镇湖的绣品等手工艺的发达为江南园林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文人与工匠的共同努力使得江南园林具有很高的美学与工艺水准。同时,江南地区气候湿润、雨水充足、四季分明,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太湖的滋养更使得该地区具有一种南方特有的灵动之气。
2.园林类型
许多学者将中国传统园林按地域分为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和其他地区园林,其中北方皇家园林以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为代表,其特点是尺度大,布局常呈规整状;江南园林以苏州园林为代表,此类园林往往位于市井闹市,尺度小,布局不规则;岭南园林由于受到其他文化影响较多,带有一定的异域色彩。
在这三大园林体系中,江南园林相较而言发展得更为成熟与稳健,同时在历史上也曾经影响北方官方经营的皇家园林的营建,如颐和园中就有仿苏州街市而建的苏州街。
图1
2.空间
空间是一切建筑营造的核心本质。园林包括厅、堂、楼、阁、馆、轩、宅、室、舫、榭、廊等一切人工构筑物以及湖石、植被、水体等,一切基本理园要素都为理想的空间氛围的形成服务。
传统意义上说,人们倾向于认为江南园林的空间按照非线性的模式布局,而这种现象的背后则是传统观念以及对诸多空间手法的采用。比如,中国人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宇宙时空观让江南园林呈现出一种含混的空间秩序性。而目前讨论得比较深入的借景、对景、夹景等造园空间手法被大量运用于园林空间处理,营造了丰富而多变的江南园林形象。江南园林相较于北方皇家园林在面积上要小得多,可是人们置身于其丰富多变的序列空间中,却丝毫不觉压抑,这是因为造园者能够熟练而又精湛地运用各种技巧在有限的空间中营造出无限的意蕴。
以江南名园寄畅园为例,从秉礼堂进入之前,先经比较局促的小院落,视线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受到了强烈的挤压,而当由此入园,则视线豁然开朗,一片山林景色尽收眼底。由此之后则又是曲径通幽的狭小过渡性空间。当观者置身于小道、林阴、山涧之中,视线又被收了起来。观者随着位置的不断变换,在每一处定点观景都会有一番新的景象。观者在这种状态下就获得了
二、造园手法
1.意境
意境是中国传统艺术创作中的一个普遍范畴。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称为“境界”:“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①由此可见意境反映主客体之间的交融,是情与景的融合。江南传统园林营造也是将园林主人的情趣与意志反映到园林的具体
161
[1]童寯.造园史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2]高福民,主编.徐宁,倪晓英,著.贝聿铭与苏州博物馆.古吴轩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第六设计院五所)
编辑杨婷
162
宛若天成的诗意景观——江南园林的造园手法及意义.doc下载久久建筑网m.kkreddy.com提供大量:建筑图纸、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