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规范强条及常用要点集锦
赵志刚
第十八讲: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赵志刚
对模板及支架应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工况进行设计。 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并应保持其整体稳定性。
对跨度不小 于 4m 的梁、 板,其模板起 拱高度宜为梁、 板跨度 的 1/1000~ 3/1000。
采用扣件式钢管作高大模板支架的立杆时可调托座距 顶 部水平杆的高度不应大于 500mm,可调托座螺杆外径 不应小于 36mm,螺杆插入钢管深 度不应小于 150mm; 螺杆伸出钢管长度不大于300mm
立杆的纵、横 向间距不应大 于1.2 m,立杆 的步距不应大 于 1.8m;
采用碗扣式、插接式和盘销式钢管架搭设模板支架时插 入立杆顶端可调托座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不应超 过 650mm,螺杆 插入钢管的长度不应小于 150mm, 其直径应满足与钢管内径间隙不小于 6mm 的 要求。架 体最顶层的水平杆步距应比标准步距缩小一个节点间 距;
立杆上的上、下层水平杆 间距不应大于 1.8m;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 当设 计无具体要求时,对按http:///
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 斜撑构件(含梯 段) 中 的 纵 向 受 力 钢 筋 应 采 用 HRB335E 、 HRB400E 、 HRB500E 、 HRBF335E 、 HRBF400E 或 HRBF500E 钢筋
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 于 1.25; 2 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 比值不应大于 1.30; 3 钢筋的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不应小 于 9 %。
对一般结构构件,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 90, 弯折后平直部分 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 5 倍
对有抗震设防及设计 有专门要求的结构 构 件,箍筋弯钩的弯折 角度不应小于 135°, 弯折后平直部分长度 不应 小于箍筋直径 的 10 倍和 75mm 的 较大值;
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 度应为 35d(d 为纵向 受力钢筋的较小直径)且不应 小于 500mm
纵向受力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应 为 1.3ll(ll为搭接长度),凡搭 接接头中点位于该 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应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墙、柱、梁钢筋骨架中各垂直面钢筋网交叉点应全部扎牢; 板上部钢筋 网的交叉点应全部扎牢,底部钢筋网除边缘部 分外可间隔交错扎牢;
梁及柱中箍筋、墙中 水平分布钢筋及暗柱 箍筋、板中钢筋距构 件边缘的 距离宜 为 50mm。
当预应力筋需要 代换时,应进行专门计算, 并应经原设计单位确认。
施加预应力时,同条 件养护的混凝土立方 体抗压强度应符合设 计要求,或 不应低于 设计强度等级值的 75 %
混凝土细骨料中氯离子含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钢 筋混凝
土,按干砂的质量百分率计算不得大 于 0.06%; 2) 对预应力混凝土,按干砂的质量百分率 计算不得大于 0.02%;
未经处理的海 水严禁用于钢 筋混凝土和预 应力混凝土拌 制和养护。
在运输途中及等候卸料时,应保持搅拌运输车罐 体正常转速,不得停转;
卸料前,搅 拌运输车罐 体宜快速旋 转搅 拌 20s 以上 后再卸料
应对水泥的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及其他必要指标进 行检验。同一生产 厂家、同一品种、同一等级同一批 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 200t 为一检验批, 散 装不超过 500t 为一检验批;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 质量受不利环境影 响或水泥出厂超过 三个月(快硬硅酸 盐水泥超 过一个 月)时,应进行复 验,并应按复验结 果使用。
混凝土拌合物入模温度不应低于 5℃,且不应高 于 35℃。
混凝土运输、输送、 浇筑过程中严禁加 水;混凝土运输、 输送、浇筑过程 中 散落的混凝土严禁 用于结构浇筑。
柱、墙混凝土设计强度比梁、板混凝土设计强度高一个等级时, 柱、墙位 置梁、板高度范围内的混凝土经设计单位同意,可采 用与梁、板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相同的混凝土进行浇筑
柱、墙混凝土设计强度比梁、 板混凝土设计强度高两个等 级及以上时,应 在交界区域 采取分隔措施。分隔位置应 在低强度等级的构件中,且 距高强度等级 构件边缘不应 小于 500mm;
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 混凝土,不 应少于 7d;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养护时间应 根据水泥性能确定; 采用缓凝型外加剂、大掺量 矿物掺合料配制的混凝土, 不应少于 14d; 抗渗混凝 土、强度等级 C60 及以上的 混凝土,不应少 于 14d; 后浇带混凝土的 养护时间不应少于 14d;
轻松建筑,快乐生活
enjoy my job , enjoy my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