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学资料
第一章 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1.1 地球上的水①
地球是一个富水的行星。地球上的水不仅存在于大气圈、地球表面、岩石圈和生物圈中,也存在于地球深部的地幔乃至地核中。
关于地球上水的起源,曾有多种假说。目前普遍接受的看法是:组成地球水圈的水(包括地表水与地下水)是在原始地壳形成以后,在整个地质时期内从地球内部不断逸出而起源的。
地球各个层圈水的分布状况及其存在状态都有很大差别,可以区分为浅部层圈水与深 部层圈水两大部分。
从大气圈到地壳上半部属浅部层圈水。其中分布有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以及生物体中的水,这些水均以自由态H2O分子形式存在,以液态为主,也呈气态与固态存在。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料,不包括生物体中的水与矿物中的水,浅部层圈中水的总体积约为13.86×108km3。若将这些水均匀平铺在地球体表面,水深约为2718m。但其中咸水约占97.47%,淡水只占53%。各类水体的体积及比例参见表1—1〔中国大百科全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水文科学,1987〕。
表1-1 地球浅部层圈水的分布
水 体 大 气 体
海 洋 冰川和永久积雪
地表水
湖 泊 沼 泽 河 流 包气带水
地下水
合 计
物圈及岩石圈矿物结合水。
体积(km3)
12 900
1 338 000 000 24 064 100 176 400 11 470 2 120 16 500 23 400 000
300 000 1 385 983 490
% 0.001 96.5 1.74 0.013 0.0008 0.0002 0.001 1.7 0.022 100
饱和带水 永久冻土带固态水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料,转引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水文科学》卷。未包括生
表l—1中未包括生物圈的水及矿物结合水。人体构成中水平均占70%。植物体的水分含量可高达90%以上。矿物结合水是指矿物结晶内部及其间的水,如沸石水、结晶水、结构水等。三基矾石(Al4〔(OH)10SO4〕·36H2O)含矿物结合水按重量比为65%,其它如正长石为17%,黑云母为48%。整个地壳矿物组成中矿物结合水含量可达4.2×108km3 〔捷尔普戈里兹,1983〕。矿物结合水在一定温度下从矿物中释出成为自由态的水(H2O),与其它水体相互转换。
地球深层圈水分布于地壳下部直到下地幔这一范围内。在地壳下部深约15—35km处,
①
撰写1.1及1.2.2节时主要参考了文献〔区永和等,1988〕。
6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组
地温达400℃以上,压力也很大,这里的水不可能以普通液态水或气态水形式存在,而成为被压密的气水溶液。
关于地幔的含水量,有关学者通过不同方式得到的结论基本一致。认为未经去气作用的地幔物质约含5%—7%的水。假定地幔总重量为4×1027g,其中熔融物质占25%,则地幔软流层中所含的水分总量约相当于现代海洋水总量的35—50倍。据推测,在极高的温压下,这里的水电离为H+及OH-,甚至近一步电离为H+及O2-。当软流层的岩浆沿通道上升,温压降低时,氢、氧离子将结合为自由态的水(H2O)而析出〔区永和等,1988〕。
地球深层圈中特殊高压高温下的离解状态的水,以及地壳矿物内部的结合水,均是以非自由态存在的水。传统的观点未将这些水纳入地球水圈之内,这是值得商榷的。首先,存在于地球各层圈的水具有共同的来源。其次,目前已有许多证据说明,地球深层圈的水和矿物结合水均与地球浅层圈中自由态的水相互转化,地球各层圈中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水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整体。而且,在成岩、成矿、岩浆、变质等过程乃至地球形变过程中,深层圈的水及矿物结合水都发挥着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认为,广义的水圈应当包括地球各层圈中以各种不同状态存在且相互转化的所有的水。
1.2 自然界的水循环
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水构成一个系统。这一系统内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即是自然界的水循环。
自然界的水循环按其循环途径长短、循环速度的快慢以及涉及层圈的范围,可分为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两类(图1—1)。
1.2.1 水文循环
水文循环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水文循环的速度较快,途径较短,转换交替比较迅速。
水文循环是在太阳辐射和重力共同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平均每年有577 000km3的水通过蒸发进入大气,通过降水又返回海洋和陆地。
地表水、包气带水及饱水带中浅层水通过蒸发和植物蒸腾而变为水蒸汽进入大气圈。水汽随风飘移,在适宜条件下形成降水。落到陆地的降水,部分汇集于江河湖沼形成地表水,部分渗入地下。渗入地下的水,部分滞留于包气带中(其中的土壤水为植物提供了生长所需的水分),其余部分渗入饱水带岩石空隙之中,成为地下水。地表水与地下水有的重新蒸发返回大气圈,有的通过地表径流或地下径流返回海洋。水文循环的过程参见图1—1中的7—10及图1—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组 7
图1-1 自然界的水循环
〔据阿勃拉莫夫〕
Ⅰ—海洋水;Ⅱ—沉积盖层;Ⅲ—地壳的晶质岩;Ⅳ—岩浆源;Ⅴ—地幔岩;Ⅵ—大陆冰盖;1—来自地幔源的初生水;2—返回地幔的水;3—岩石重结晶脱出水(再生水);4—沉积成岩时排出的水;5—和沉积物一起形成的埋藏水;6—与热重力和化学对流有关的地内循环;7—蒸发和降水(小循环);8—蒸发和降水
(大循环);9—地下径流;10—地表径流
图1—2 水文循环示意图
1—隔水层;2—透水层;3—植被;4—云;5—大循环各环节;6—小循环各环节;a—海洋蒸发;b—大气中水汽转移;c—降水;d—地表径流;e—入渗;f—地下径流;g—水面蒸发;h—土面蒸发;i—叶面蒸发
(蒸腾)
水文循环分为小循环与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为大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称为小循环。通过调节小循环条件,加强小循环的频率和强度,可以改善局部性的干旱气候。目前人力仍无法改变大循环条件。
地壳浅表部水分如此往复不已地循环转化,乃是维持生命繁衍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一方面,水通过不断转化而水质得以净化;另方面,水通过不断循环水量得以更新再生。水作为资源不断更新再生,可以保证在其再生速度水平上的永续利用。大气水总量虽然小,但是循环更新一次只要8天,每年平均更换约45次。河水的更新期是16天。海洋水全部更新一次需要2 500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水文科学,1987〕。地下水根据其不同埋藏条件,更新的周期由几个月到若干万年不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组
8
1.2.2地质循环
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称为水的地质循环。
上地幔的高温熔融的塑性物质(软流圈)的大规模对流,驱动着地壳板块的不断运移。在软流圈上升流区,上地幔熔融物质进入地壳或喷出地表时,地幔岩中的水分也随之上升与分异,转化为地球浅层圈的水。这种由地幔熔岩物质直接分异出来的水称为初生水(图1—l中1),据E·K·马尔欣宁(1967)利用千岛群岛火山研究成果,推算出全球所有岛弧由火山喷发作用、水热作用和喷气作用,每年溢出地表的初生水约为2×108t。在下降流区,含有大量水的地壳岩块俯冲沉入地幔,使地幔得到浅层圈水的补充。
此外,自然界的地质循环还发生在成岩作用、变质作用、风化作用等过程中。在这些地质作用过程中,不仅有分子态的水(H2O)进入矿物(成为矿物结合水)或从矿物中脱出,同时还常常伴有水分子的分解与合成。例如,区域变质作用时,粘土矿物与碳酸盐岩重结晶时,即分解出H+和OH-及其它组分。在形成新的铝硅酸盐岩石的同时,H+和OH-合成为H2O,形成再生水(图1—l中3)。风化作用中也有水的参与。如长石的风化过程: 4KAlSi3O8+6H2O=Al(Si4O10)(OH)8+8SiO2+4K++40H-
(钾长石) 粘土矿物(高岭土) (胶体) (溶液)
据推算,原生铝硅酸盐岩石完全风化为粘土时,将有15%—30%的水分被分解,并进入矿物的组成。矿物结合水的形成与脱出,也是水的地质循环的一部分〔沈照理等,1985〕。 由上述可知,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是很不相同的自然界水循环。水文循环通常发生于地球浅层圈中,是H2O分子态水的转换,通常更替较快。水文循环对地球的气候、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影响显著,与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直接的密切联系。水文循环是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的研究重点。水的地质循环发生于地球浅层圈与深层圈之间,常伴有水分子的分解与合成,转换速度缓慢,过去常被人们所忽视。随着对各种成岩、成矿地质作用认识的深化,水参与各种地质作用过程的意义不断被人们所认识。研究水的地质循环,对于深入了解水的起源,水在各种地质作用过程乃至地球演化过程中的作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1.3 与水文循环有关的气象、水文因素
1.3.1 气象因素
自然界中水循环的重要环节——蒸发、降水,都与大气的物理状态密切相关;气象和气候因素对水资源的形成与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1.3.1.1 大气圈的结构
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氮(78%)和氧(21%),此外还有二氧化碳、臭氧、水汽及固态尘埃等。
水汽在大气圈中分布不均匀。以体积百分比表示,大气中水蒸汽的含量平均为:赤道带
2.6%,北纬70°处0.2%,90°纬度带0.9%。在大气层中水汽的垂向分布也不均匀。大气圈最下部3.5km范围内集中了其全部水量的70%,下部5km范围内含全部水量的90%,再往高处水汽含量已十分稀少了。
据卫星探测资料,大气圈厚达2000—3000km。但是,大气的密度随高度增加呈指数函数衰减。根据大气的热力性质,自地表而上可将大气圈分为5层,对流层、平流层、中层、热层和外层。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组 9
对流层最接近地表,水汽也主要分布在对流层的下部。因此,对流层的物理状态及运动规律是影响水文循环和水资源分布的最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