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环境管理
市政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环境管理
【摘要】从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实践出发,对市政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就如何开展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环境管理作了阐述
【关键词】市政工程;污染;环境管理
【 abstract 】 from municipal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practice of municipal engineering project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nalysis, how to carry out the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paper
【 keywords 】 municipal engineering; Pollutio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引言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市政工程主要以道路、桥梁、管线工程为主,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市政工程设施、公用事业基础设施、园林绿化设施、市容和环境卫生等几方面,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市政工程打着交道,它来源于社会,服务于社会,造福于社会。
http:///
一、市政工程项目建设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1、施工扬尘
施工扬尘是市政工程施工中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它是指施工现场因各种作业、车辆运行、裸露地面风蚀等原因扩散到空气中的各种粉尘。这些施工扬尘的产生往往对施工现场及附近区域造成一定程度的大气污染,在市区居民集中的区域施工时甚至还会出现污染纠纷。
2、施工噪声
施工噪声是指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其特点是:噪声源相对稳定,噪声的产生时间有较大的波动性。施工噪声污染主要发生在施工现场及构件加工场,主要噪声源来自各类施工机械。
3、施工水污染
市政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水污染主要是由于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排放和由于施工场地的地面冲洗水、降雨所造成的地表径流和流失的浆料进入
水体等所造成的。这些影响会使施工场所附近的水质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固体废气物的管理和处置
1、施工废料的管理和处置
(1)加强法制建设、营造良好的建筑废料管理的法制环境
我国政府完全应该借鉴国内外有益的经验,加快法制的建设,明确建筑市场不同主体对废料管理的法律责任,推出建筑废料减量化管理的措施指引,鼓励废料的回收利用。同时,制定相应的建筑垃圾允许产生数量和排放数量标准,并将其作为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
(2)不断改善施工工艺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利用技术进步来减少或避免建筑废料的产生。调查中发现,深圳市的部分承包商已成功突破了不抹灰、不找平,直接刷涂料的技术难关,通过严格控制施工精度、加快模板周转,保证了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减少了抹灰,有效减少了建筑废料的产生,增加了使用空间,提高了工程质量。
(3)实施建筑废料的分类与分拣
对施工现场产生的建筑废料进行分类清理、分类放置,是提高废料回收利用率的有效手段。调查显示,凡是在施工现场实施了废料分类放置的,均大大增加了回收利用的比例,减少了浪费,现场整洁文明。
2、建筑垃圾的管理和处置
(1)建筑垃圾就是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建物、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他废弃物。城市规划区内建筑垃圾的处置活动主要有:建筑垃圾的倾倒、运输、中转、回填、消纳、利用等。
(2)施工单位不得将建筑垃圾交给个人或者未经核准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单位运输。处置建筑垃圾的单位在运输建筑垃圾时,应当随车携带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按照规定的运输线路、时间运行,不得丢弃、遗撒建筑垃圾,不得超出核准范围承运建筑垃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倾倒抛撒或者堆放建筑垃圾。
(3)建筑物内施工废料、垃圾、粉尘的清运,必须采用相应容器或管道密封式输送,严禁凌空抛掷。
三、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认证的要求
ISO14001中文名称是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于1996年9月正式颁布。ISO14001是组织规划、实施、检查、评审环境管理运作系统的规范性,该系统包含五大部分和17要素。五大部分指:(1)环境方针,(2)规划,(3)实施与运行,(4)检查与纠正措施,(5)管理评审 。这五个基本部分包含了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过程和建立后有计划地评审及持续改进的循环,以保证组织内部环境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提高。17个要素是指:环境方针,环境因素,法律与其他要求,目标和指标,环境管理方案,机构和职责,培训、意识与能力,信息交流,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编制,文件管理,运行控制,应急准备和响应,监测,违章、纠正与预防措施,记录,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管理评审等。
百度搜索:99建筑网,查看数百万资料
四、建设过程中的环境管理
1、做好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熟悉其施工工艺过程
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定,对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实行分类管理。作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者应熟悉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工程性质、工程规模、能源及资源的使用及类型、源项等),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特征(自然环境特点、环境敏感程度、环境质量现状)。区分所建项目为环境污染型还是生态破坏型项目,分析所建项目的环境风险性。作为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者要参与建设项目施工组织方案的编制,在施工组织方案的编制中要始终贯彻环境保护预防为主、“三同时”及清洁生产的原则与理念,应优先采用对环境保护最有利的施工工艺与施工方法。
对编有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建设项目,项目建设环境管理人员应熟悉了解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的各项内容,遵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所提出的各项环境管理措施及建议开展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的环境管理工作。
2、编制好项目的环境管理计划书
《环境管理计划书》是用以指导建设项目施工环境管理的具体指导性文件。《环境管理计划书》的内容应包含。(1)项目概况。主要为项目建设工程概况及项目环境特点。(2)编制依据。(3)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及重要环境因素。对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要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全方位进行识别与评价,对识别出的环境因素要制订出相应的管理措施进行控制。(4)环境目标与指标。要根据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及国家及项目所在地环境保护要求,制订出具体可行的环境目标与指标。环境目标与指标的制订尽可能定量化,及体现清洁生产的要求。(5)环境管理组织机构及其人员岗位职责。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的环境管理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及岗位工作人员,人员岗位职责应清晰明确,并能确保岗位人员具有相应的环境管理工作资质。(6)环境管理控制措施。在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的环境管理措施应包含有:水污染控制措施、施工噪声控制措施、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建筑垃圾控制措施、生活垃圾控制措施、危险废弃物控制措施,水土保持的控制措施,对需要编制专项水土保持方案的建设项目还需编制专项的水土保持方案,易燃易爆品、油品、化学品的管理措施,施工机械、机器具、交通运输车辆的管理措施。(7)环境管理资金。环境管理资金是确保项目建设环
境管理有效进行的基础。在项目工程建设中对环境保护资金的投入须明确确定。环境保护资金的投入须与项目建设环境保护要求相匹配,并确保环境保护资金的到位及专项专用。(8)环境应急准备与响应。在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要针对项目建设施工活动的特点、强度与过程及所处环境的特点与敏感性,制订环境风险的防范与减缓措施,编制环境风险的事故应急预案。在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须关注的主要环境风险为贮存、使用中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的泄漏、着火、爆炸。
(9)环境监测与检查。环境监测与检查是《环境管理计划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要根据项目建设施工特点确定环境监测因子、监测时间、监测频率以及对监测值超过所应达到的标准时所应采取的改进措施。编制环境检查计划,加强对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的日常环境保护的检查与及时整改。
(10)环境培训。编制环境培训计划,加强对员工的环境培训,提高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及增强员工环境保护的自觉性,使员工能在工作、生活中自觉维护与遵守各项环保规范。
3、环境监理监测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引进环境监理机构,对项目建设进行第三方的环境监理,不仅可以加强对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的环境管理,还可以项目建设的环境管理工作进行客观真实的评价,有效地促进环境管理工作。
4、做好环境管理文件档案
做好项目建设环境管理文件的整理与归档,可以有效地对项目建设环境管理工作进行总结,为项目建设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提供确实有效的凭证,也可为同类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良好的参照。在环境管理文件的归档与建档工作中,特别应关注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资源能源的利用数据、污染物排放的监测数据的整理与归档。
结束语
为防治市政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期的环境污染,应加快对施工期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研究,建立和健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环境管理制度,使市政建设项目全过程受到环境部门的监控。
参考文献
【1】骆国良,李维权.市政工程施工与保护环境协调发展【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1)
【2】余永强.市政工程建设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中华民居.2010,(11).
【3】刘翠霞,李会霞,于春玲.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问题浅析【J】.科技信息.2008,(27)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