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地区变电站雨水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干旱地区变电站雨水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摘 要 干旱地区变电站雨水综合利用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干旱地区变电站雨水排水问题,节省了投资费用,并且节约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同时涵养地下水,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干旱地区;变电站;雨水;综合利用
0引言
我国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水资源的匮乏和水环境的严重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直接的威胁。目前全国有300多个城市缺水,50多个城市严重供水不足,不得不超采地下水和跨流域、跨地区引水,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千亿元。与此同时,雨水作为一种长期被忽视的经济而宝贵的水资源,一直未得到很好地利用。
雨水综合利用,也被称为雨水资源化,是指人们通过各种技术措施或手段将雨水资源转化为能够直接利用的水资源的过程,也是雨水资源转化为其它形式水资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雨水对人类产生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国外发达国家对雨水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起步,至今积累了丰富的运行经验。具体表现在:制定完善了一系列有关雨水综合利用的法律法规;建立了完善的屋顶蓄水和由入渗池、入渗井、入渗草地、透水地面组成的地表回灌系统;收集的雨水主要用于冲厕所、洗车、浇庭院、洗衣服和回灌地下水,从不同程度上实现了雨水的利用。我国在近些年来已经意识到了研究开发雨水综合利用技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且提出一些较为可行的雨水综合利用技术。
1 干旱地区变电站雨水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以榆林地区某750kV变电站为例:
榆林地区暴雨强度公式如下:
变电站设计场地铺设有厚度约100mm~150mm的碎石层,有很好的蓄水作用。一般情况场地设计时地坪要求低于道路50mm~100mm,每块场地尽量平整。因场地竖向设计平均坡度为0.005,故在场地沿等高线方向每隔10m设挡水墙,档水墙为外粉12砖墙。为了站区美观,要求档墙顶标高和碎石地坪一致。碎石空隙率按30%设计,100mm厚碎石层可储水22.5mm,150mm厚碎石层可储水37.5mm。
根据某750kV变电站成果初步设计阶段岩土成果勘察报告书,设计地坪下2m~3m以内土质属细砂,且0.25mm~0.5mm粒径占23%~34%,其属性接近中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