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浇带施工.doc
内容介绍
后浇带施工 ,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欢迎下载!
现浇混凝土结构中的后浇带施工 2009年07月03日星期五15:25
一、施工工艺 1.由于施工原因需设置后浇带时,应视工程具体结构形状而定,留设位置应经设计院认可。
2.后浇带的保留时间。
应按设计要求确定,当设计无要求时,应不少于40天;在不影响施工进度的情况下,应保留60天。
3.后浇带的保护。
基础承台的后浇带留设后,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垃圾杂物掉入。
保护措施可采用木盖覆盏在承台的上皮钢筋上,盖板两边应比后浇带各宽出500毫米以上。
地下室外墙竖向后浇带可采用砌砖保护。
楼层面板后浇带两侧的梁底模及梁板支承架不得拆除。
4.后浇带的封闭。
浇筑结构混凝土时,后浇带的模板上应设一层钢丝网,后浇带施工时,钢丝网不必拆除。
后浇带无论采用何种形式设置,都必须在封闭前仔细地将整个混凝土表面的浮浆凿除,并凿成毛面,彻底清除后浇带中的垃圾及杂物,并隔夜浇水湿润,铺设水泥浆,以确保后浇带砼与先浇捣的砼连接良好。
后浇带的封闭材料应采用比先浇捣的结构砼设计强度等级提高一级的微膨胀混凝土(可在普通混凝土中掺入微膨胀剂LTEA,掺量为12%-15%)浇筑振捣密实,并保持不少于14天的保温、保湿养护。
二、施工要点 1.后浇带砼中使用的微膨胀剂和外加剂品种,应根据工程性质和现场施工条件选择,并事先通过试验确定掺入量。
2.所有微膨胀剂和外加剂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及产品技术资料,并符合相应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
3.微膨胀剂的掺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因此,其秤量应由专人负责,允许误差一般为掺入量的+2%。
4.混凝土应搅拌均匀,否则会产生局部过大或过小的膨胀,影响混凝土质量。
所以应对掺微膨胀剂的混凝土搅拌时间适当延长。
5.后浇带砼应密实,与先浇捣的砼连接应牢固,受力后不应出现裂缝。
6.在预应力结构中,后浇带内的非预应力筋必须为预应力筋的锚固、张拉等留出必要空间。
7.预应力结构中的后浇带内有非预应力筋、预应力筋、锚具、各种管线等,此处的后浇带砼浇捣时,应高度注意其密实度。
8.地下室底板中后浇带内的施工缝应设置在底板厚度的中间,形状为"U"字型。
9.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采取带模保温保湿条件下的养护,应按规范规定,浇水养护时间一般砼不得少于7天,掺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砼不得少于14天。
10.浇筑后浇带的混凝土如有抗渗要求,还应按规范规定制作抗渗试块。
三、后浇带的设置要求及模板支设 (一)后浇带的设置要求 1.后浇带宽度为700-1000mm,间距一般为20-30m,贯通整个结构的横截面,将结构划分为几个独立区段,但不一定直线通过一个开间,以避免钢筋100%有搭接接头。
后浇带的设置,应考虑有效降低温差和收缩应力的条件下,通过计算来决定其留置部位和距离。
后浇带板墙的钢筋搭接长度为45d,梁的主筋可不断开,使其保持一定联系。
2.若上述部分设计有明确要求的,严格按图纸施工。
3.后浇带共有四种形式:平直缝、阶梯缝、凸形缝和凹形缝。
若设计无明确要求,采用何种形式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其中地下室外墙一般采
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页
文件大小
28.5KB
上传作者
变脸
文件类型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