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抗震.doc

投稿: 鱼 更新: 2024-01-07 浏览: 3次
侵权违规举报

内容介绍

建筑抗震 ,建筑抗震。
欢迎下载!
1.简述简述地震区砌体结构房屋墙体抗震承载力计算的步骤? 未找到答案(参照P191至P194) 2.什么情况下多层砌体房屋可采用基底剪力法求地震剪力?荷载效 应如何计算? 多层砌体采用基底(底部)剪力法求地震剪力的条件:刚度沿高度的分布一般比较均匀,并且以剪切变形为主(参考本文本另外部分) 荷载效应采用标准值和相应剪力、刚度分配来计算(P185~P191) 3.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的意义何在?如何取值? (注意与第31题类同) 意义:调高构件的承载力设计值(使得现行与过去抗震规范截面验算的结果大体上保持一致) 取值:取值范围0.75~1.0。
一般都小于1.0,注意当设计竖向地震作用时,各类构件的承载力抗震系数均采用1.0 4.什么是抗震缝?其设置原则、构造要求有什么不同? 抗震缝:即是为避免建筑物破坏,按抗震要求设置的垂直的构造缝。
原则:该缝一般设置在结构变形的敏感部位,沿着房屋基础顶面全面设置,使得建筑分成若干、规则刚度均匀的单元独立变形。
构造要求(斟酌回答,仅供参考):防水问题,尺寸构造,外观影响 应注意防水,封缝处理,防止水渗入 多层砌体结构缝宽可采用70~100mm,框架结构缝宽最小为100mm缝隙两侧结构完全分开,中间间隙距离保证在地震作用下两侧结构不发生碰撞。
装修后可完全隐藏抗震缝,对建筑功能影响较小。
注:钢结构房屋建筑一般不设抗震缝 5.如何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平面和立面? 应注意"形体"的规则性。
平面布置宜规则、对称,质量和刚度变化均匀,尽量避免错层,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平面 立面(或竖向剖面)宜规则,结构的侧向刚度宜均匀变化,竖向抗侧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宜自下而上逐渐减小,避免抗侧力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突变 6.如何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场地、地基与基础? 有利场地--稳定基岩,坚硬土,开阔、平坦、密实、均匀的中硬土等 地基--持力层宜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和抗倾覆能力,压缩量、沉降量小,对不均匀沉降有利的地基 基础--根据不同的持力层、不同的土质地基,设计有利的基础形式,如桩基、箱型基础等 7.《抗震规范》将建筑物按重要性程度分为哪几类?你设计的房屋 属于哪一类?主要采取的抗震构造措施有哪些? 甲乙丙丁四类 甲类建筑:应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作用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按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进行设计,其值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 乙类:应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
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进行设计 丙类:应属于除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建筑。
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进行设计 丁类:应属于抗震次要建筑 构造措施:设置圈梁、构造柱、防震缝,某些构件某部位箍筋加密、设弯起钢筋,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等 8.地震区多层砌体房屋的结构体系确定、纵横墙布置、楼梯间设置有 哪些规定? P182 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 9.地震区多层砌体房屋总高度、总层数、最大高宽比的限值及房屋局 部尺寸的

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页
文件大小
17.8KB
上传作者
文件类型
.doc

健康绿色上网,共建和谐网络环境,禁止发布任何违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