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工程概论(电子教案15).pdf
内容介绍
抗震设计是通过对结构本身的调整,即对结构的布局、构件等设计使结构具备抵抗大震的能力。一个有良好抗震性能的结构需要具有良好的延性,为此目标,可适当控制结构物的刚度,但使结构部件(如梁、墙或柱等)在强地震时进入非弹性状态,并具有较大的延性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以消耗地震能量,减轻地震反应,使结构裂而不倒。
这是目前我国和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传统抗震设计方法,这种方法在很多情况下是有效的,但这一抗震设计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1) 大震下安全性难以保证 当建筑结构遭遇到突发性超烈度地震时,房屋可能会严重破坏,并且由于地震的随机性,结构的破坏程度及倒塌可能性难以控制。
(2) 适应性受到限制 抗震设计方法允许在地震中建筑结构出现一定程度的损(破)坏,这时某些不允许在地震中出现破坏的结构或内部有贵重装饰的结构是不适应的。
并且这种抗震方法只考虑建筑结构本身的抗震。
未考虑屋内部设备,仪器的抗震,当建筑内部有较重要的设备、仪器、计算机网络、急救指挥系统、通信系统、医院医疗设备等情况时,是不适用的。
例如,1971 年美国旧金山地震时,加州西马克电话总机房结构只有轻微破坏,但内部通信设备毁坏而导致全地区通信中断,抗灾指挥及抢救无法进行,造成损失难以估计。
由此可见,传统的抗震设计方法固然有效,但对某些特殊情况还是有缺陷的。
目前,人们在抗震问题研究中,除按规
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页
文件大小
510.36KB
上传作者
lily2008723
文件类型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