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尾挑坎溢洪道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夏鹏飞
三孔出流,此时刚过驼峰堰初入收缩段的水流受闸墩(常规半圆形式)和边墩等因素影响,泄流在墩尾斜冲相遇,激浪高致使流态不佳,直观的可看到水相体积分数分布欠均匀,水面凹凸()为收缩段中部x=8不够平顺;图3b0m处水相体积分数分布,水面中部有两处突起,由此推断收缩段水体此时已形成以()为约收缩泄槽中心线为对称轴具有一定扰动的冲击波;图3c段末掺气槽前x=1水流在收缩段末03.74m处水的体积分数,水面壅高、水的体积分数分布略欠均匀,冲击波的影响虽未尽去但是整体已趋于平顺。综合分析可知,三处图形展示的流态特点鲜明,虽然模拟的自由水面与实际水面情况略有差异,但水流运动的总体形态和实际情况是相符的
。
3.2 收缩段水力特性
()图3为x=2因上游为a5.31m处收缩段水的体积分数,
图3 收缩段面水流形态
Fi.3Waterformoftheneckeddownsection ? g
3.3 掺气空腔水力特性
()图4为纵断面Y=-2即左边壁)处,计算稳定后a2.5m(的掺气空腔的流态,图4中,两条实线之间的为水体部分,下实线与溢洪道底之间的部分为掺气空腔,从图4中可看出水流再
次落入泄槽内空腔前端亦无明显回水。上实线与溢洪道之间为空气,从图4中亦可知,空气的流速分布自水面向上方逐渐()、()递减。由图4图4对比可见,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的结ab果吻合较好,均形成了空腔并且掺气空腔稳定完整,令人满意
。
图4 计算值与实验掺气空腔对比
FhecomutinandexerimentalresultscomarisononNaeroerti.4T pgppppppyg
燕尾挑坎溢洪道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夏鹏飞
()模型试验中实测掺模拟掺气空腔处的长度为19m,a 图4
气空腔长度为2二者非常接近,吻合良好。模型试验的实际2m,掺气量比模拟的掺气量大和掺气空腔边缘不容易确定等因素可()还中展示了在掺气空腔内的能是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图4a气流速度矢量。图4中显示的掺气空处的气流漩涡清晰可辨,漩涡的方向均为逆时针方向,随着远离掺气槽位置的主漩涡后伴生的小漩涡有所减小,空气漩涡的形成有助于增加气流速度,这样利于掺气空腔的形成和向水流中混掺更多的空气。
271
效果,解决了水舌集中与冲刷右岸的问题。数值模拟结果采用水的体积分数为0.中轴线3确定自由水面。水流流经挑坎时,上的水流最先从挑坎缺口处射出,该股水流在重力作用下作抛体运动,高度逐渐降低,而两侧的水流由于圆弧底板的顶托,其)水面高度渐渐高于中轴线水面,这一点从图5(中可以看出。b当中轴线附近的水流脱离底板,底部压力突然降低为大气压,而在靠近边墙一侧底板上的压力仍保持原来的动水压力,因此在边墙与缺口之间会出现压差,在该因素产生的压差作用下,两侧圆弧底板上的水流会向中轴线运动,形成汇聚趋势。通过观察图5可以看起挑之后呈一系列沿纵向不同程度拉伸的最最终两翼水舌相汇,如图5小正周期为2π的余弦函数图像,
()所示。数值模拟水舌形态与模型试验水舌形态吻合良好
。a
3.4 燕尾挑坎水舌特性
本工程下游河道较窄,属于狭长形河道,且右岸坡有一凸出平台,因此主要考虑对挑坎进行优化使其形成窄长型水舌。通过模型试验可以看出,燕尾型挑坎满足了使水舌纵向扩散的
图5 水舌特性aeroertFi.5N ppppyg
数值模拟之于模型观察的优势之一便是可以通过截取不同断面提取下泄水流沿程水力特性的分布规律。本文中沿程截取了6个特征水舌断面,对其水体形态进行了分析。由文献[]的研究成果可知水舌沿程变化可分为4个阶段:初始段、过2
()渡段、分裂段和破碎段。图5中数值提取的水舌形态同样反b()映了这一现象。初始段为图5中的X=1水体初b95m断面,入挑坎,水舌仅表层受空气扰动;过渡段为X=205m断面至水舌外观上是连续的紧密的,但表面有水颗粒19m断面,X=2
溢出且可发现空隙;分裂段为X=234m断面至X=255m断面,此阶段水舌有明显空隙存在;破碎段为X=2水65m断面,舌破碎成大水片,断面轮廓模糊后续发展则水舌将完全破碎为小水片或水滴。
本文亦对燕尾型挑坎水舌挑距的数值计算和模型试验结果做了对比。采用该工程1∶50比尺的整体水工模型试验数据作为依据。VOF法是在假定水体不破碎和水汽间无混杂的
条件下进行模拟的,因此对于实际情况下水舌表面有水颗粒溢出,空气掺入的模拟有其局限性,图6中水舌表面的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略有偏差但与整体的运动形态和模型试验结果是一致的。联系燕尾水舌的特殊形态,前后拉伸成较薄水帘扑入
图6 水舌侧视图
ateralviewofthenaeformFi.6L ppg
281
水中,故水舌挑距考虑其最近及最远挑距更为合理。通过图6可得数值模拟水舌挑距。表1比较了水舌挑距,数值计算水舌挑距与模型试验实测挑距基本吻合。近、远距的计算值由于VOF法本身的局限性及网格不够密等原因很难精确确定水舌入水点位置,误差不可避免。
表1 计算值与试验值水舌挑距对比Tab.1Thecomutinandexerimentalresults pgp comarisonhorizontallenthofwatertonue pgg位置挑射水舌近距/m 挑射水舌远距/m
数值计算挑距
19.7 77.0
模型实测挑距
19.0 74.0
相对误差/%
3.74.0
燕尾挑坎溢洪道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夏鹏飞
参考文献:
[]成都:四川大学,112.D].20 钱小燕.燕尾型挑坎水舌特性研究[[]张文周.空中水舌运动特性研究[水力发电学报,2]J. 刘宣烈,
():188,24.46-59
[]]刘 钧.空中掺气水舌运动轨迹及射距[天津大学学3J. 刘宣烈,
():报,89,20.23-319
[]许唯临,雷 军.高水头岸边泄洪洞水力特性的数值模拟4 邓 军,
():[]水利学报,05,36101209-1212.J.20
[]]杨永泉,王玉蓉.挑流消能水气二相流数值模拟[水利5J. 刁明军,
():学报,203,92.77-80
[]刁明军,岳书波,等.溢洪道出口斜切挑坎挑射水舌三维6 薛宏程,
():]数值模拟[水利学报,13,446703-709.J.20
[]陈永灿,李永红.三维VO7F模型及其在溢洪道水流计算 李 玲,
():]中的应用[水力发电学报,07,26283-87.J.20
[]]吴时强,陈慧玲,等.多孔溢洪道泄流三维数值模拟[8J. 沙海飞,
():水利水电技术,205,361042-46.0
[]许唯临,邓 军.窄缝消能工水力特性的数值模拟与试验9 陈华勇,
():]研究[水利学报,12,434445-451.J.20
[]]刘少斌,杨晓池.10luent软件在泄水工程中的应用[J.F 巨 江,
():水力发电学报,09,282110-114.20
[]]汪 德.不同墩型溢流坝水动力特性研究[河海大学11J. 王志东,
():学报,204,324391-394.0
[]12irtC W,NicholsBD.Volumeoffluid(VOF)methodforthe H
[],dnamicsoffreeboundarJ.JournalofComutePhsics1981 yypy():39201-225.
[]13harlesSezialeG,ThomasGatskiB,NeassanFitzmaurice.An C p
analsisofRNGbaseturbulentmodelsforhomoeneousshear yg],():flow[J.Phs.Fluids.1991,39228-2281.7 y
4 结 语
对含有多孔多闸墩、应用标准的k~F法,VOε紊流模型、收缩段、掺气槽及燕尾型挑坎的复杂陡坡溢洪道的水力特性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数值模拟所得结果得到了物理模型试验的验证,计算值与试验测量值吻合较好。研究表明:F①VO模型对复杂体型的溢洪道自由水面能够进行比较理想的追踪,本文中对流速紊动强烈的收缩段水面特性亦能进行定性分析,模拟的掺气空腔内的气流漩涡清晰可辨,故该种方法可有效指导复杂体型溢洪道水面线研究和掺气槽内设置掺气设施。②计算结果表明,本文的数值模拟方法能够较好的模拟泄洪洞出口燕尾型挑坎挑射水舌形状并获得水舌挑距等重要水力参数,可为泄水建筑体型优化设计提供依据,精度亦能满足设计要求。
□
(上接第119页)
[]王二平,董志慧,等.矩形断面明渠流速分布的研究及应3 孙东坡,
():],用[04,24-151.14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金 辉,张艳艳,等.矩形明渠流速分布特征及其在流量4 王二平,
():]量测中的应用[08,48.25-2J.灌溉排水学报,20
[]韩金旭,彭世彰,等.U形渠道流速分布特性分析与试验5 杨士红,
[]():J.农业机械学报,212,431192-96.0
[]韩金旭,彭世彰,等.U形渠道水流流速垂向分布规律及6 杨士红,
():]模拟[12,303309-314.J.排灌机械工程学报,20
[]]吕德生,史菊兰.U形渠道断面测流方法[7J.中国农村 吕宏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