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桩基检测
在桩身砼强度达到检测条件,即可申请桩基检测。
桩基检测前应做好如下工作:
1)砼强度达到要求;
2)检查声测管是否畅通,如不通,应进行疏通,保证畅通;
3)桩顶凿除工作已完成;
4)填写基桩检测报验单,申请桩检,并请监理现场见证。
6.6 基底处理
桩头凿完后,报与监理验收,并及时进行桩基检测,合格后即进行垫层(即封底混凝土)施工,根据测放的标高控制垫层的顶标高。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滁河大桥主墩承台垫层厚度为50cm。
6.7 钢筋制作绑扎
所用钢筋在进场时必须有质量保证书,同时按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应按照上盖下垫原则分别堆放,并挂好标识牌并注明待检,严禁混堆。对进场原材,根据现行规
- 9 -
中交三航局宁滁快速通道及江星桥线改线工程项目部 滁河大桥主墩钢板桩围堰施工方案
范、标准,对其质量指标进行现场见证取样检查,检验合格后方可施工,并挂好已检牌。
从事钢筋加工和焊接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根据规范进行现场条件下的焊接性能检验,合格后方能正式进行钢筋焊接生产。
钢筋采用在钢筋加工场集中加工,然运输至施工点进行现场绑扎。
6.7.1 钢筋加工
钢筋加工前,技术员、班组长首先熟悉图纸,并按设计形式放大样,计算好下料长度,将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度长短搭配,统筹排料,一般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合理搭配。
加工时应严格按设计及现行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受拉热轧光圆钢筋的末端应做180°弯钩,其弯曲直径dm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钩端应留有不小于钢筋直径3倍的直线段,受拉热轧光圆和带肋钢筋的末端,如采用直角形弯钩时,直钩的弯曲直径dm不得小于《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的要求(HRB335:d=6~25mm,dm≥3d;d=28~40mm,dm≥4d;d≥50mm,dm≥5d),钩端应留有不小于钢筋直径10倍的直线段,弯起钢筋应弯成平滑的曲线,其弯曲半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20倍。
表6-1: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6.7.2 钢筋连接
钢筋接头应设置在承受应力较小处,并应分散布置,配置在“同一截面”内受力钢筋接头的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满足表6-2的规定。
表6-2:接头长度区段内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的最大百分率 每批钢筋焊接前,先选定焊接工艺和焊接参数,按实际施焊条件试焊,并检验接头外观质量及规定的力学性能,试焊质量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焊接时,施焊场地需有适当的防风、雨、雪、严寒的设施。
- 10 -
中交三航局宁滁快速通道及江星桥线改线工程项目部 滁河大桥主墩钢板桩围堰施工方案
电弧焊尽量采用双面焊接,仅在双面焊接无法施焊时,方可采用单面焊接。采用搭接电弧焊时,两钢筋搭接端部预先折向一侧,两结合钢筋的轴线须保持一致。电弧焊接头的焊缝长度,对双面焊缝不小于5d,单面焊缝不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电弧焊接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小于10d,且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6.7.3 钢筋绑扎
承台钢筋绑扎顺序:底层钢筋绑扎 → 侧面钢筋支架 →顶面钢筋绑扎→墩身插筋绑扎定位 → 隐蔽验收
首先,根据施工图纸进行现场放样,在垫层上弹出墨线,并根据底板钢筋间距画出刻度线,预留好钢筋保护层,绑扎底板钢筋,然后绑扎侧面钢筋,安装顶板绑扎托架(钢管顶设置顶托),托架按照1个/4m2布置,绑扎顶板钢筋。钢筋绑扎,应逐点改变方向进行8型或十字扎结。
钢筋绑扎前,钢筋工熟悉构件施工图,按设计要求的钢筋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安排好钢筋排放顺序及位置,钢筋绑扎必须整齐、顺直,绑扎扎丝采用20#~22#铁丝,绑扎后的铁丝必须扭入骨架内。保护层垫块必须绑扎固定在钢筋网片上(保护层垫块采用同标号混凝土制作),布置数量不应少于3个/m2,并按梅花状均匀布。钢筋绑扎时底层钢筋越过桩顶时都不得切断,桩顶钢筋可以合理避让。
6.7.4 预埋钢筋
墩身及临时固结墩钢筋的预留注意位置的准确,要测量进行放样确定,并按照墩身钢筋的尺寸制作定型骨架,定型骨架定位固定在承台顶板钢筋顶面,以便墩身预埋钢筋绑扎定位。墩身钢筋矛盾时可以适当调整承台顶层钢筋位置,不准切断。
表6-3:钢筋安装质量标准
- 11 -
中交三航局宁滁快速通道及江星桥线改线工程项目部 滁河大桥主墩钢板桩围堰施工方案
6.7.5 钢筋施工需注意事项 钢筋焊接时,安排在棚内进行,如必须在室外焊接时,应有防雨及挡风措施。严禁焊接后的接头部分碰水,以防止接头产生脆硬影响焊接质量;进行绑条焊或搭接焊时,第一层焊缝应从中间引弧,再向两端运弧。
承台上层钢筋网片,需设置支撑,以保证上层钢筋网片位置的准确。侧面保护层使用内植扎丝的砼保护层固定在钢筋上,确保保护层的检测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
6.8 模板工程
模板采用底包墙形式,材质采用竹胶板,人工立模,吊车配合进行。测量复测模板边线及角点位置,符合要求后进行模板的支设。外横箍采用 2根Φ48钢管,钢管间距80cm,内竖楞采用10cm×10cm木方,竖楞间距30cm,对拉螺杆采用Φ16,螺杆横向间距100cm,下层采用双螺母固定。详细模板图见下图。模板验算书见附件4。
图6-2:承台模板平面示意图
- 12 -
中交三航局宁滁快速通道及江星桥线改线工程项目部 滁河大桥主墩钢板桩围堰施工方案
图6-3:承台模板立面示意图
为确保模板的稳定牢固,模板外侧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10315cm木方斜撑,间距为2m。为防止模板拼接口、底口漏浆,安装前模板拼接口贴5mm厚止浆带,底口贴10mm厚止浆带,同时模板内边地脚线用砂浆进行止浆。模板安装完毕后,测量工放设墩身位置线,准确无误后进行墩身钢筋的绑扎,同时搭设简易钢管脚手架,用于支撑和调整墩身钢筋的垂直度。
表6-4:模板安装质量标准
- 13 -
中交三航局宁滁快速通道及江星桥线改线工程项目部 滁河大桥主墩钢板桩围堰施工方案
6.9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合,自动计量(前期自建搅拌站未完成情况下,可能采用商品混凝土),罐车运输,泵送混凝土施工,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浇注前应搭设脚架,以便作业人员上下基坑。砼由砼搅拌中心集中供料,橄榄车运输,采用汽车泵或地泵浇筑。下灰时切忌猛烈冲击预埋钢筋和模板支撑。浇注时砼尽量从承台中心向四周分层浇注,分层厚度为30cm,采用50或70型插入式振捣棒进行振捣。
承台浇注砼时,采用2~4台振捣棒分别振捣。做到快插慢拔,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以便上下振动均匀,振捣上一层,应插入下层5~10cm左右,每一插点振捣时间为20~30s,直到砼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度;插点要均匀排列采用交错式,移动间距不得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且与侧模板保持50mm~100mm的距离。承台顶层应加强振捣,可采用二次振捣法。多余的水份可用水管抽吸或用海绵吸除。掌握好收面时间,人工进行多次磨面。确保顶面平整、光滑。为保证砼的内在质量,须严格按施工配合比进行,严格控制坍落度。当达到砼凿毛强度时,进行墩、台身范围内砼的凿毛。
6.10 拆模及养护
1)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并且初凝后,予以洒水养护以保证混凝土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同时在混凝土表面盖上土工布,延续保持湿润的材料,养护用水及材料不能使混凝土产生不良外观质量影响。
2)拆模:当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2.5MPa,且能保证承台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到损坏时方可拆模。
采用吊车配合人工进行拆模,拆除过程中应注意成品保护,严禁乱撬乱砸,损坏成形混凝土。拆除模板时,不允许采用猛力敲打和强扭等方法。而应先将加固扣件及杆件拆除,割断对拉杆(要求深入承台砼2cm以上,再采用砂浆灰包进行修补)后逐步拆除模板。
6.11 大体积混凝土控制措施
(1) 选材料选择:采用低水化热的硅酸盐水泥;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较好的碎石配制混凝土,减少水泥用量,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升温;选用平均粒径较大的中粗砂拌制的混凝土比采用细砂拌制的混凝土可减少用水量,同时相应减少水泥用量,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升温,并可以减少混凝土收缩;掺加适量的粉煤灰以降
- 14 -
中交三航局宁滁快速通道及江星桥线改线工程项目部 滁河大桥主墩钢板桩围堰施工方案 低混凝土水化热;采用高性能减水剂,降低水化热值,对混凝土收缩有补偿功能,可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
(2) 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合理调节混凝土浇筑时的坍落度、含气量、和易性以及浇筑后产生的水化热等。
(3) 混凝土浇筑采用“斜面分层,薄层浇筑,连续推进”的浇筑方案,施工时混凝土浇筑连续进行,分层振捣,每层浇筑厚度30cm左右,沿横桥向方向1:2的坡度全断面摊铺,待每层混凝土开始浇筑时,下层混凝土尚未初凝为宜。混凝土振捣采用70mm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深度插入下层混凝土5cm,保证下层在初凝前再进行一次振捣,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密实度,振捣时应防止过振、欠振及漏振,具体以混凝土不再沉陷、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浆为度,确保混凝土的振捣质量。
因承台施工期间白天温度较高,混凝土浇筑一般安排在夜间施工,以保证施工环境温度及入模温度满足要求。
(4) 采用覆盖养护,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差,延缓收缩和散热时间,使混凝土在缓慢的散热过程中获得必要的强度来抵抗温度应力,同时降低面型变化的速度,充分发挥材料的徐变松弛性,有效的消弱约束应力,使小于该龄期抗拉强度,防止内外温差过大,导致出现温度裂缝。
7、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
(1) 在拼接钢板桩时,两端钢板桩要对正顶紧夹持于牢固的夹具内施焊,要求两钢板桩端头间缝隙不大于3mm,断面上的错位不大于2mm,使用新钢板桩时,要有其机械性能和化学成份的出厂证明文件,并详细丈量尺寸,检验是否符合要求。
(2) 全部的锁口均要涂防水混合材料,使锁口嵌缝严密。
(3) 为保证插桩顺利合拢,要求桩身垂直,并且围堰周边的钢板数要均分,为保证桩身垂直,于第一组钢板桩设固定于围堰支撑上的导向桩,顺导向钢板桩下插,使第一组钢板桩桩身垂直,在施工中加强测量工作,发现倾斜,及时调整,使每组钢板桩在顺围堰周边方向及其垂直方向的倾斜度均不大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