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道路结构设计问题及优化措施
剖析道路结构设计问题及优化措施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快、协调发展,我国道路交通量日益增大,车辆迅速大型化且严重超载,公路路面在车辆荷载的作用下和气候、水文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下,常常在通车2-3年便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早期破损现象,降低了公路服务能力,并对交通安全和环境保护等造成有害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道路结构设计方面更加严格。笔者首先分析了因道路结构设计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又提出了几点优化结构设计的可行性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道路结构;设计;问题;优化措施
Abstract: The author first analyzes some of the problems lead by road structural design, but also point out feasible measures to optimize the structure design, for reference only.Key words: road structure; design; problem; optimization measures
引言:质量永远是工程建设的主题,对于公路也不例外。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较好的耐久性以及行车舒适性,适合于各种车辆的通行,并具有坚实、耐久、平整、良好的抗滑、防渗、耐疲劳的性能和抗高温开裂的温度稳定性,在高速公路建设中被广泛采用,但由于种种原因,仍存在设计年限内发生的早期破损现象。我们应该分析结构设计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从而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http:///
一、道路结构设计现存的一些问题
1、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弹性层状体系进行路面结构计算的国家,这一点始终处于世界的最先进水平。可是,“先进的方法、落后的参数”并没有对设计起多少作用。设计参数都是“想当然”地自由取值,脑子里想什么结构,想多少厚度,都能计算成什么结构,多少厚度,实际上还是拍脑袋。其结果是“天下设计一大抄”,路面设计成为“数学游戏”。全国都千篇一律地使用几乎相同的较薄沥青面层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
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技术原因各种早期损坏发生的原因是复杂的,短期的损坏大都受施工影响更大一些,较长时间的损坏则具有某种共性,这种影响相对来说要更大些。我们决不能对我国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差、使用寿命短的问题熟视无睹。
2、路面厚度偏薄
路面太薄也是造成路面产生裂缝的直接原因。结构层厚度应与公路等级、气候、水文、交通量及材料组成相适应,还要根据材料供应、施工工艺和造价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而确定。面层厚度宜自上而下由薄到厚进行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