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资讯 > 业内新闻 > 正文

专家建议启动传统建筑抢救记录行动

//m.kkreddy.com    2011-03-19 00:00 来源:网络

  我国著名文物保护专家谢辰生曾有一个动人的比喻:对一个民族而言,文物是一棵“家门前的老松树”。 久久建筑网--中国建筑行业门户网站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文物保护,已经不断向文化遗产保护转型。2002年文物保护法的修订,标志着我国开始建立涵盖单体文物、历史地段、历史性城市的多层次保护体系。 久久建筑网--中国建筑行业门户网站

  2009年10月1日,文化部出台的《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开始实施,其中认定对象中增加了传统乡土建筑等特殊类型。这意味着它们中的一批“幸运儿”会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有了法律保护地位。 久久建筑网--中国建筑行业门户网站

  然而,如果那些保护性破坏不杜绝,这些“幸运儿”中的一部分可以预见的最终命运会怎样?更多无缘被认定的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又将以怎样的速度默默走向消亡?2007年4月启动、为时5年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还在进行中,值此之际,本报开辟专栏,对我国传统建筑保护相关问题予以关注。久久建筑网--中国建筑行业门户网站

  □关注传统建筑遗产保护① 久久建筑网--中国建筑行业门户网站

  本报记者韩乐悟 久久建筑网--中国建筑行业门户网站

  知道了“有什么”,还要知道我们所有的“是什么”。建议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为契机,调配资金,组织力量,尽快启动传统建筑遗产抢救记录行动。近日,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研究员张一兵对《法制日报》记者如是说。 久久建筑网--中国建筑行业门户网站

  此时,为期约5年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前三年、第一阶段的野外普查工作已基本完成。有关方面的信息显示,随着此次普查工作的稳步推进,截至2010年上半年,全国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80余万处。其中新发现60余万处,复查20余万处。 久久建筑网--中国建筑行业门户网站

  但多年来跑遍全国汉族地区城镇乡村,许多时候靠自费对传统建筑进行“抢救性记录”的张一兵深知,除了极少数由国家出资保护起来的“保护单位”之外,我国广袤土地上的传统建筑遗产,绝大部分都将在十年或二十年之内消失殆尽。 久久建筑网--中国建筑行业门户网站

  在他看来,假使能如他所提议,在国家文物局直接组织领导下进行这场“抢救记录”,将是在中国传统建筑迅速消失过程中采取的一次重大补救行动。

  • 建筑用地50年使用权建筑耐久性的紧箍咒?

    建筑用地50年使用权建筑

  • 至少7700栋建筑完全毁于地震海啸

    至少7700栋建筑完全毁于

  • 今日起全市普查建筑物安全

    今日起全市普查建筑物安

  • 建筑物外立面装修禁用易燃材料

    建筑物外立面装修禁用易

  • 重庆拟以建筑和套内面积两种计价方式并存

    重庆拟以建筑和套内面积

  • 违法建筑已经停工

    违法建筑已经停工

  • 缅甸地震波及广西 南宁高层建筑有明显震感

    缅甸地震波及广西 南宁高

  • 湘潭六成以上建筑采用新型墙材

    湘潭六成以上建筑采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