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规范编制组在编制工作期间
进行了M
型砖的砌体偏心影响系数
这两项指标均与普通砖砌体相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
试验和长柱轴向稳定系数当
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
故本规范的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公式与现行国家标准
50003)
完全一致
4.2.5 多孔砖砌体偏心受压试验表明当相对偏心距e/y为0.4时砌体受力较小的
一边首先出现水平裂缝
坏
砖墙
即出现拉应力
继之受压较大的一边出现竖向裂缝进而破
设计砖房时应充分
且不应
砖柱的受力特点是抗压承载力较高而抗拉能力很低
利用其优点回避缺点大于
0.6
本规范将e/y的限值从以往的0.7降为不宜大于
0.4
4.2.6
多孔砖砌体局部受压的承载力
砌体的有关规定
不提高
国内尚无系统的试验资料现暂套用普通砖
局压强度
考虑到多孔砖劈裂破坏特点
当砌体孔洞不能填实时
第 8 页 共 8页
4.3
墙
多孔砖墙柱的允许高厚比
[M
型砖墙较薄
墙为例
]
值
柱的允许高厚比
较普通砖墙柱的
[从严控制
]
值略为降低
主要是考虑
且工程应用实例尚少
]值为
24
作此规定以M型砖190mm厚
2
允许高厚比
[考虑门窗洞口因素
取降低系数
为
0.7则墙
的计算高度H0可达
3.19m
能够满足一般多层房屋层高的要求
4.4 一般构造要求
4.4.1
4.4.2 这两条的规定均严于普通砖砌体针对多孔砖砌体承受局部集中荷载
即更容易出现局部受压裂缝
需要采取必要的加强措施
的能力略低于普通砖砌体
4.4.3
4.4.4 对于设板底圈梁的190mm
砖墙
则应采取其他加强构造措施
预制板的支承长度尚能满足要求
当无板底圈梁时
参照现行行业标准
13)
需采用锚固件与墙
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多层砖房抗震技术规程柱上垫块锚固的梁
其跨度由普通砖墙
(JGJ/T
柱要求的9m改
为
6.6m4.4.5
4.4.6 以往俗称的
骨架房屋提法欠严谨现改为专业用词
框架房屋
4.4.7 此条为加强M
型砖房屋整体性的构造措施4.4.8
做水泥砂浆抹面以防止碰坏砖墙
4.4.9
随着居住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办公条件的改善
线越趋增多
能和受力性能
一般宿舍楼办公楼的暗埋管
随意打凿墙体或预留沟槽的现象比比皆是本规定力图对这一不良现象予以限制
严重削弱了墙体的整体性
4.4.10 此条为加强房屋整体性的措施也限制了住户随意打掉洞口两侧墙体有损主
体结构的错误做法4.4.11
在房屋的耐久性
较潮湿或易受地下水浸泡0
以下
使多孔砖的强度下降并降低砖
以下
故不宜用于
4.5 圈
梁过梁
做出本节关
参照普通砖房屋的设计规定并考虑多孔砖的厚度为90mm
的特点于圈梁高度不宜小于200mm
的规定
4.6 预防和减轻墙体裂缝措施
工程调查表明
别
多孔砖房屋易出现裂缝的部位和裂缝特点
与普通砖房并无区
其防裂措施可采用普通砖房的相应规定
第 9 页 共 9页
5 抗震设计
5.1 一般规定
5.1.1 处在6
9度地震区的多孔砖多层房屋除了满足静力设计要求外还应满足
进行抗震验算和采取构造措施
从整体上减轻地震灾害
不利的场地和地段
会造成
抗震设计中的基本要求
5.1.2
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建筑的破坏
简单
处理
例如
地表错动与地裂
立面布置
地基土的不均匀沉陷
滑坡和粉砂土液化等
对称的平
规则
容易估计其地震时的反应
立面外形尺寸
容易采取构造措施和局部
质量分布直至强度分
包含了对建筑的平
例如不错位
墙体布置
布等诸多因素的综合要求
过大
墙体上
下连续
沿高度方面突出屋面建筑和局部缩进的尺寸不宜
且横截面面积变化缓慢
相邻层质量
刚度和强
度的变化不超过某个限值
本对称
破坏
纵横墙呈基本正交
沿平面局部突出的尺寸不宜过大同一轴线的窗间墙宽变化过大
墙体在本层平面内基
会引起较宽的墙体先
楼梯间墙体缺少各层楼板的侧向支承重
其顶层墙体有一层半楼层的高度震害加
因此在建筑布置时楼梯间应尽量不设在尽端和转角处错层房屋在错层部位传递地震力处于复杂情况
而多孔砖砌体是一种脆性材料
因横向支承较少
能有效的约束墙体
纵墙较易
抗剪能力低
较易破坏
所以本条规定房屋不宜有错层
纵墙承重的结构布置
据历次地震震害经验表明
受弯曲破坏而导致倒塌
所以要优先选用横墙承重方案
多孔砖建筑抗震主要构造措施
改善砖砌体的脆性性能5.1.3
构造柱
发展到构造柱
是设置构造柱和布置圈梁
圈梁作用是约束砖砌体
圈梁部位
其强度不宜过低使墙体开裂后裂缝不易
参
使其工作在弹性阶段更好发挥约束开裂后墙体的作用
是一条重要的抗震设计基本要求
5.1.4
多层多孔砖房屋限制其总高度与层数
照了多层砌体房屋的高度限制规定与施工技术较成熟
墙体材料
考虑到P
型砖已经过多年的工程实践其设计
其高度与层数与普通粘土砖房屋持平本条文中M型砖是新型
对其房屋的总高度和层数根据有限的墙体和基本材性试验资料进行工
以利于更科学地判断M
程判断做出了规定
型砖房屋的抗震性能
因此应组织进一步整体模型动力试验
是指同一层内
条文中说的横墙较少
开间大于4.20m的房间占该层总面积的
第 10 页 共 10页
40%
以上
在多层多孔砖房屋抗
5.1.5
抗震横墙是多层多孔砖房屋中负担横向地震力的构件震设计中
抗震横墙的承载力和延性必须得到保证
作用在横墙上的地震力是由楼
本条规定是
屋盖的
层的水平构件楼(屋)
盖来传送这样楼(屋)
盖必须具有一定的水平刚度
为了满足楼盖对传递水平地震力所需的刚度要求类别
分别规定了相应的最大间距
本规范区别3
种不同楼
厚度为190mm
抗震横墙的间距考虑到较薄的
墙体厚度对楼盖水平刚度的不利因素比240mm厚度横墙的最大间距减少
3m
主要是参照
5.1.6
多层多孔砖房屋中的墙体局部尺寸限值
(GB 50011)
中多层砌体房屋中的有关规定局部尺寸的限制
而导致局部破坏
意和重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以保证这些部位具有足够的抗剪能力防止因局部尺寸不足
有时也会引起连续破坏的后果在多层多孔砖房屋中更应引起注
多层多孔砖房屋的局部尺寸小宽度
主要指下列部位的最小宽度尺寸:承重窗间墙的最
非承重的外纵墙尽端至门窗洞边
根据抗震设防烈度
提出了不
尽端的承重外墙至门窗洞边的最小距离
的最小距离以及内墙的阳角至门窗洞边最小距离等
同的最小尺寸
当然
局部尺寸的要求还应当经过竖向荷载的截面验算以及抗震验算
也是参考了多层砌体房屋确定
压顶梁等锚固措施
此处仅
是从抗震构造措施上提出了最低要求
对于无锚固的女儿墙的最大高度限值
一般应
尽量降低无锚固女儿墙的设置高度或采取设置构造柱
如从房屋的使用要求出发
取局部加强措施来弥补
使得局部尺寸偏小
而满足不了抗震要求时可采
5.1.7
砌体结构的抗震验算按各层墙体受剪考虑
高与宽度比值有一个限制
5.1.8
设置防震缝的目的引起的破坏现象
不作整体弯曲验算但对房屋总
本规范所列数据基本与地震区多层砌体房屋保持一致
在于避免或减少地震时房屋相邻各部分因振动不协调而
把复杂的建筑分割成独立
都有明确的规定
规则的抗震单元
故本规范的作法与
通过防震缝的设置
考虑到抗震规范对设置防震缝的原则和作法
抗震规范取得一致
5.1.9 烟道风道垃圾道等洞口减薄了墙体的厚度特别在190mm厚度的墙体情
况
措施
形成薄弱处
在地震中易破坏
应采取在砌体中加配筋
预制管道构件等加强
5.2 地震作用和抗震承载力验算
第 11 页 共 11页
5.2.1
本条明确多孔砖房屋考虑地震作用方向和抗震承载力验算个主轴方向分别考虑水平地震作用
平面对称
质量和刚度中心对称
并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的原则质量沿建筑高度分布均匀
在建筑结构的两
其前提是建筑
对于地震区的多孔砖
房屋应尽可能满足这种要求
否则应考虑水平地震作用的扭转影响
在一般地基状况下
5.2.2
对于多层砌体房屋基础的抗震设计
砌体建筑的实际宏观震害调查
经过大量的试算和
一般均能满足抗
证明可不必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
震要求多孔砖砌体房屋基础的抗震设计参照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的有关规定不作抗震承载力验算5.2.3 6
度区的大多数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