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夏热冬暖地区必须充分满足夏季防热要求,一般可不考虑冬季保温 5)温和地区的部分地区应考虑冬季保温,一般可不考虑夏季防热。热工要求主要考虑墙体的保温与隔热。
控制噪音,对墙体一般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墙体密缝处理 2)增加墙体密实性及厚度,避免噪声穿透墙体及墙体振动3)采用有空气间层或多孔性材料的夹层墙,提高墙体的减振和吸音能力4)充分利用垂直绿化降噪
44.墙体的结构布置
45.砖的分类: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蒸养(压)灰砂砖
砖的标准尺寸为: 强度系数六级
46.砂浆的强度也是以强度等级划分的,分为七级:M1更多内容请访问久久建筑网
5、M10、M7.更多内容请访问久久建筑网
5、M更多内容请访问久久建筑网
5、M2.更多内容请访问久久建筑网
5、M1、M0.4.常用的砌筑砂浆是M1~M5几个级别,M5以上属于高强度砂浆。
47.砖墙的组砌方式:砖缝必须横平竖直,错缝搭接,砖缝砂浆饱满,厚薄均匀
砖墙的筑砌方式:一顺一顶式;三顺一顶式;每皮顶顺相间式;两平一侧式;全顺式
墙厚与砖规格:p121
48.墙脚一般是指基础以上,室内地面以下的这段墙体。
49.外墙的墙角又叫勒脚, 受损,装饰墙身,美化立面交界.。
50.勒脚应至少高过水平防潮层,并且不低于500mm。勒脚构造方法:抹灰、贴面、石砌
51.墙身防潮:目的是阻止土壤水分渗入墙体内部,方法是在墙身适当部位铺设水平防潮层。
52.防潮层的位置:当地面垫层采用混凝土等不透水材料时,防潮层应设在地面垫层范围以内,通常在-0.060m标高处设置,同时,至少要高于室外地坪150mm,以防止雨水溅湿墙身。当地面垫层采用松散的透水性材料时,应与室内地面标高齐平,或高于室内地面的一皮砖。当室内地面在墙身两侧出现高差时,则应在墙身内设两道水平防潮层,并用垂直防潮层将两道水平防潮层连接成台阶式防潮层,防止土壤中的水气从地面高的一侧渗入墙体。(图7-14 p123)做法:砖铺,块石,混凝土
53.散水:在建筑物外墙四周做坡度为3%~5%的护坡,将积水排离建筑物的做法
54.明沟:在建筑物四周设排水沟,将水有组织地导向集水井,然后流入排水系统的做法
55.散水宽度主要与屋顶排水方式有关。对于有组织排水,散水宽度一般为600~1000mm,对于无组织排水,当设有明沟时,檐口滴水中心与明沟中心竖向对齐。当不设明沟时,散水宽度比屋顶挑檐宽出200mm。 为防止墙体沉降或散水处发生意外的受力不均匀而导致墙基与散水交界处开裂,在构造上需在散水与勒脚之间设置沉降缝。混凝土散水沿长度方向应每隔6~12m设伸缩缝。
56.窗台作用:导水;装饰。悬挑窗台典型做法:一挑二斜三滴水
57.过梁:支承门窗洞口上部砌体和楼板层荷载的构件。
常见做法为:砖拱过梁,钢筋砖过梁,钢筋混凝土过梁
砖砌平拱过梁(砖拱过梁):中部起拱高度为洞口跨度的1/50,砖砌平拱过梁适用于洞口跨度不超过1.2m的洞口
钢筋砖过梁:钢筋长度每边需宽出洞口不小于240mm,通常不少于5皮砖且不小于1/4的洞口跨度 钢筋混凝土过梁按施工方式不同分为现浇和预制两种。梁端支撑在墙上的长度不应小于240mm。
58.墙身加固措施:增加壁柱和门垛;设置圈梁
52.圈梁:又叫腰箍,是沿建筑物外墙,内纵墙和部分内横墙设置的连续闭合的梁。圈梁配合楼板共同作用,可提高建筑物的空间刚度及整体性,增强墙体的稳定性,减少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墙身开裂,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分为钢筋砖圈梁和钢筋混凝土圈梁。钢筋砖圈梁高度一般为4~6皮砖
圈梁当遇到洞口不能封闭时,应在洞口上部或下部设置不小于圈梁
截面的附加圈梁,其搭接长度不小于1m,且应大于两梁高差的两倍
53.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是从构造角度考虑设置的。结合建筑物的防震等
级,一般在建筑物的四角,内外墙交接处,楼梯间,电梯井的四个角
以及某些较长墙体的中部等位置设置构造柱,构造柱最小截面应为
180mm×240mm
54.防火墙且耐火极限不低于。防火墙的最大间
距应根据建筑物的耐火等级而定,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防火墙的
最大间距为150mm,三级为100mm,四级为60m
55.砌块分为大(980mm以上)、中(380mm-980mm)、小型砌块(115mm-380mm)。一般砌块采用56.隔墙拆卸、有一定隔声能力,同时还要满足特殊使用部位如厨房、卫生间等处的防火、防水防潮等要求
57.楼板层:面层,结构层,顶棚层,(附加层)组成
58.对楼层板设计要求:1具有足够的刚度跟强度,以保证结构安全适用
2具有一定的防火能力,以保证人身及财产安全
3具有一定的防潮,防水能力,以防止渗漏,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4具有一定的隔声能力,以避免上下层房间相互影响
58.钢筋混凝土楼板
59. 现浇式楼板系指现场支模,绑扎钢筋,整体浇筑混凝土等而成型的楼板结构。具有整体性好,刚度大,利于抗震,梁板布置灵活等特点,但其模板耗材大,施工进度慢,施工受季节限制,适用于地震区及平面形状不规则或防水要求较高的房间。
预制式楼板系指在构件预制场或施工现场预先制作,然后在施工现场装配而成的楼板,这种楼板可节省模板,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生产效率,加快施工速度并利于推广建筑工业化,但楼板整体性差,适用于非地震区,平面形状较规整的房间中
装配整体式楼板系指预制构件与现浇混凝土面层叠合而成的楼板。它既可节省模板,提高其整体性,又可加快施工速度,但其施工复杂,目前多用于住宅,宾馆,学校,办公楼等大量性建筑中。
60.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楼板衬板组合楼板
61.,梁高为跨度的1/12~1/8,梁宽为梁高的、1/3~1/2度为主梁的间距,即4~6m
62.板的搁置:板搁置在梁上应不小于,搁置在墙身不小于空心板安装前应在板端孔内填塞C15混凝土或碎砖。原因:避免板端被上部墙体压坏;避免端缝灌浇时材料流入孔内而降低其隔热、隔声等性能。
63.装配整体式楼板
64.地坪保温层,防水层等
65.阳台是多层及高层建筑中人们接触室外的平台,供人们休息,活动,晾晒用。
1.05m,高层建筑的栏杆可提高到1.2m。为防止雨水流入室内,阳台地面的标高应低于室内地面标高10~20mm
64.雨篷挑出长度一般为
0.9~1.5m
65.饰面装修构造的影响因素:功能性 安全性 经济性
66.建筑饰面装修的基本分类:墙面装修,地面装修,顶棚装修
67.地面68.整体类地面,包括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水磨石及菱苦土地面等
69.木地面:按构造方式有空铺式,实铺式,粘贴式
70.踢脚线,地面在墙面上的延伸部分,高度为100~150mm
71.顶棚按构造方式不同分为直接式顶棚,悬吊式顶棚
72.走道的宽度主要是应满足人流通行,家具设备运行以及防火等要求。 般不小于加摆幅一般大于等于700)。因此,门净宽,在单股人流通行时不小于550mm,两股人流通行时不小于注:医院门诊部的走道兼有候诊功能,单侧候诊时,走道的净宽不应小于2100mm,两侧候诊时,净宽不应小于2700m
73.楼梯间的形式主要有开敞式,封闭式和防烟楼梯间等
作为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及疏散楼梯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0mm(两股人流),供少数人使用的楼梯,考虑携带物品通过的需要,梯段净宽不应小于900mm
74.楼梯组成 梯段是两个平台之间由若干连续踏步组成的倾斜构件,每个 梯段的踏步数量一般不应超过18级,也不应少于3级
栏杆是布置在楼梯梯段和平台边缘处有一定刚度和安全度的围护构件
73.楼梯的坡度范围常为23°~45°,适宜坡度为30°左右。楼梯坡度一般不宜超过38°,公共建筑的楼梯坡度较平缓,常用26°34‘(正切为1/2)左右。住宅中的共用楼梯坡度常用33°42‘(正切为1/5)左右。
74.踏步高度不宜大于210mm,并不宜小于140mm,各级踏步高度均应相同,一般常用140~180mm
75.楼梯段宽度:梯段边缘或墙面之间垂直于行走方向的水平距离
76.平台深度:当楼梯方向改变时,平台扶手处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净宽,并不得小于77.楼梯栏杆扶手的高度,临空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宜小于1050mm。高层建筑栏杆高度适宜提高,但不宜超过1200mm,对幼儿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宜大于600mm。
78.楼梯的净空高度包括梯段部位的净高和平台部位的净高
楼梯净高不应小于2200mm,平台净高不应小于2000mm。
为使平台净高满足要求的措施:1)降低楼梯中间平台下的地面标高 2)增加楼梯低层第一个梯段踏步数量,即抬高低层中间平台 3)将上述两种方法结合,即降低楼梯中间平台下的地面标高的同时增加楼梯低层第一个梯段踏步数量 4)底层采用直跑楼梯
79.现浇混凝土楼梯有板式楼梯(梯段板、平台梁、平台板组成)和梁式楼梯(梯段板、梯段斜梁、平台板、平台梁)
80.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梯分为小型,中性,大型构件装配式
78.自动扶梯的坡度较缓常用
79.在以电梯作为主要垂直交通的建筑物中,电梯的数量一般不少于2台。侯梯厅的深度一般不小 于电梯轿厢深度的1.5倍,当需要设置多部电梯时,宜集中布置,布置方式主要有单侧排列式和双侧排列式等,单侧排列的电梯不应超过4台,双侧排列的电梯不应超过8台
80.室外台阶于150mm
81.坡道的坡度范围一般在1:6~1:12左右,室内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8,室外不宜大于1:10,供残疾人使用的坡道坡度不应大于1:12。
82.屋顶5%10%83.84.隔热层是炎热地区夏季隔绝太阳辐射进入室内而设置的构造层
85.影响屋顶坡度的因素:防水材料与坡度的关系,降雨量大小与坡度的关系
86.屋面防水的“导”与“堵”
离屋面,以达到防水的目的。
堵——利用屋面防水盖料在上下左右的相互搭接,形成一个密闭的防水覆盖层,以达到防水的目的
87.屋面的防水等级:根据建筑物的性质,重要程度,使用功能要求,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防水层选用材料和设防要求,将屋面防水分为四个等级
88.坡度的形成一般可通过两种方法来实现,即材料找坡 结构找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