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找坡亦称垫置坡度或填坡。是在水平搁置的屋面板上,采用廉价,质轻的材料,如炉渣加水泥或石灰等将屋面垫出坡度,上面再做防水层
结构找坡亦称搁置坡度或撑坡,它是将屋面板隔放在有一定倾斜度的梁或墙上,形成屋面的坡度
86.屋面的排水
有组织排水:用于建筑物较高,年降水量较大或较为重要的建筑,将屋面划分为若干排水区,按一定的排水坡度把屋面雨水有组织地排到檐沟或雨水口,通过雨水管排泄到散水或明沟中。
87.
用单坡排水;宽度大于12m时,宜采用双坡排水2)划分排水区:一般在年降水量大于900mm的地区,每一直径为100mm的雨水管,可排积水面积150㎡的雨水;小于900mm···150~200㎡的雨水。
88.卷材防水屋面的卷材卷曲的片状防水材料。
(水泥焦渣或水泥膨胀蛭石)、结构层(预制或现浇的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89.保护层:上人屋面的保护层起着双重作用,既是卷材的保护层,又是地面面层,要求平整耐磨。一种是细石混凝土,缝内用沥青胶嵌满,一种是20mm的水泥砂浆或干砂层铺设预制混凝土板或水泥花砖。 不上人屋面,一是绿豆砂保护层,二是铝银粉涂料保护层(P209图11-12)
卷材防水屋面的细部构造:泛水构造,凡屋面防水层与垂直于屋面的凸出物交接处的防水处理称为泛水。(女儿墙,山墙,烟囱,变形缝等需要做泛水处理,以免缝处漏水),泛水高度不得小于250mm
88.根据保温层
正铺法是将保温层设在结构层之上,防水层之下而形成封闭式保温层的一种屋面做法,当采用正铺法做屋面保温层时,宜做找平层。
温层时,宜做保护层。
91.隔气层可选用防水卷材或防水材料
92.刚性防水屋面细部构造 分格缝(分仓缝)是设置在刚性防水层中的变形缝,作用:1当大面积整体现浇混凝土防水层受外界温度影响时会出现热胀冷缩,导致混凝土开裂,如设置一定数量的分格缝,会有效的防止裂缝的产生。2在荷载作用下,屋面板产生挠曲变形,板的支撑翘起,可能引起混凝土防水层破裂,如果在这些部位预留好分格缝,便可避免防水层的开裂。 分格缝的间距应控制在屋面受温度影响产生变形的许可范围内,一般纵横间距不宜大于6m。
93.坡屋顶一般由承重结构和屋面面层组成,必要时还有保温层,隔热层及顶棚等。
94.坡屋顶的承重结构系统:墙承重,屋架承重,梁架承重
木质屋架跨度可达18m,钢筋混凝土屋架跨度可达24m,钢屋架跨度可达
36m
95.门开启方式分类:平开门、弹簧门,推拉门,折叠门,转门。
96.一般民用建筑门的高度不宜小于,设有亮子,亮子高度300~600。门洞高度一般为 住宅居住的门,宽度不小于900mm,医院病房门不小于1100mm
单扇门700~1000mm,;双扇门1200-1800mm,;超过2100,做成三四扇或双扇带固定扇的门
97.窗:平开窗、上悬窗、中悬窗、下悬窗、立转窗、水平推拉窗、垂直推拉窗、固定窗
98. 为使室内光线均匀,窗宜沿墙均匀布置,窗间墙的宽度不应大于1200mm,以免产生暗角、靠近黑板处的窗端墙的长度不应小于1000mm。
开向公共走廊窗户,底面不超过2m,临空窗台低于0.8m,加防护措施
99.门框的安装:立口,塞口。 立口:门框与墙体结合紧密,牢固,但施工中安门和砌墙相互影响,若施工组织不当,影响施工进度。 工厂化生成成品门多用塞口法安装
100. 伸缩缝:建筑物因温度湿度等外界因素变化,使结构内部产生附加应力和胀缩变形,当建筑物长度超过一定限度时,会因变形过大而产生裂缝甚至破坏,因此,常在较长建筑物的适当位置预留缝隙,将其分离成独立的区段,使各区段有伸缩的余地。这种主要考虑温度变化而预留的构造缝叫伸缩缝,又称温度缝 伸缩缝宽度一般为20~30mm
整体式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有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楼盖 50
无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 40
常在建筑物可能出现裂缝的部位设置贯通的垂直缝隙,将其划分为若干个可以自由沉降的独立部分,这种贯通的垂直缝叫沉降缝。
设置沉降缝条件:
1建筑物建造在不用土质且性质差别较大的地基上
2建筑物相邻部分的高度,荷载或结构形式差别较大
3建筑物相邻部分的基础埋深和宽度等相差悬殊
4新建建筑物与原有建筑物相毗邻
5建筑物平面形状复杂且连接部位较薄弱
基础沉降缝:双墙基础方案,悬挑式方案,交叉式方案。
防震缝:在地震区,因建筑设计要求,建筑物采用较复杂的体型或各部分结构刚度,高度等相差较大时,为避免建筑物各部分在地震时相互挤压,拉伸造成变形和破坏,宜在变形敏感部位设置竖缝,将建筑物分为若干体形简单规则,结构刚度和质量分布均匀的独立单元。
对多层砌体房屋设置防震缝条件:
1建筑物立面高差在6m以上
2建筑物有错层,且楼板高差较大
3建筑物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
防震缝的宽度取50~100mm
建筑节能是探讨以满足建筑热环境和保护人居环境为目的,通过建筑设计手段及改善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充分利用非常规能源,使建筑达到可持续发展的应用研究科学
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中合理使用或有效利用能源积极主动的通过采取技术可行、经济上合理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加强用能管理,从而减少从能源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中损失和浪费,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