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镀锌钢板是一种具有良好的耐腐蚀能力、美好的外观、有利于后续加工、可降低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等优点的镀锌钢板,是目前彩涂钢板生产基板种类中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典型产品,深受广大用户欢迎。随着彩涂板市场兴旺,热镀锌钢板的生产进入了快速增长期。据统计,1999~2004年我国热镀锌板产量分别为14更多内容请访问久久建筑网
5、167、220、260、417万t,以平均每年23.5%的速率增长。到2005年底,我国已建成40余套高产能热镀锌机组,总产能超过1500万t/a。
3.1.2 车用铅酸电池行业
虽然铅酸蓄电池的质量与体积比能量低于镉镍、金属氢化镍、锂离子和聚合物锂离子蓄电池,但是铅酸蓄电池凭借其优良的价格性能比,在蓄电池领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所有水溶液的电源体系中,铅酸蓄电池具有最高的工作电压,较好的大电流放电性能和高低
11
铅锌深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温放电性能,而且它既适合浮充使用,同时也适合于循环使用,因此铅酸蓄电池广泛应用于备用电源、能量储备和动力电源(特别是用在电动车上)等领域。
近年来,中国铅酸蓄电池行业呈现稳步增长之势。2005-2010年间,中国铅酸蓄电池产量年复合增长16.8%;销售额年复合增长34.8%;出口额年复合增长16.7%(其中起动用铅酸蓄电池出口额年复合增长12.0%;其他铅酸酸蓄电池出口额年复合增长17.7%)。
究其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铅酸蓄电池与锂电池、氢镍电池等竞争产品相比,具有安全性高、成本低、适用范围广、再回收利用率高等优势;二是电动助力车、汽车、通讯、电力等下游产业的增长较快,对铅酸蓄电池的需求也不断加大;三是天能集团、超威电源、光宇集团、双登集团等重点企业不断崛起,并成功进入资本市场;四是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停止铅酸蓄电池的生产,转而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采购,从而拉动了出口的增长。
3.2 市场需求预测
3.2.1 镀锌板、彩涂板行业
彩涂板具有耐腐蚀性好,使用寿命长,色彩鲜艳,外观美,易于加工且保持钢板原有强度等优点,适用于体育场馆、大型场馆、工业厂房等高档建筑物的墙面板、屋面板和装饰板,同时可广泛用于家用电器、汽车等领域。伴随机械制造、汽车、家电等行业的发展,彩涂板的需求持续旺盛,尤其是高档次的彩涂板,在一些发达国家都已普遍应用,特别是在家电行业的使用量逐年增加。如欧洲在近五年间,
12
铅锌深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家电行业的彩涂钢板需求量平均年增长率达到16%,占整个彩涂钢板用量的9.2%(面积比例),日本家电用板中,彩涂钢板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在北美(NCCA)市场,2000年用于家电和日用品业的彩涂钢板约131.4万吨,而其中31%即约40.7万吨用于大家电。从发展趋势看,高档次彩涂钢板在中国也将逐渐推广应用,潜在市场十分巨大。
我国彩涂板需求尚处于成长发展期,目前的主要消费领域为建筑行业,其消费比例占到了总消费量的85%~90%,其次为家电、交通运输、轻工等行业。从建筑市场来看,建筑用彩涂板主要消费在工业建筑、城市标志性建筑、民用建筑的活动房屋等领域,如机场候机楼、高档次场馆等。我国建筑用钢一直处于平稳上升态势,一般年平均递增率达14.8%,而彩涂板用量占建筑用钢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从家电市场看,我国是家电生产大国,有些家电企业已开始使用预涂装彩板(如海尔、小天鹅等),所涉及的产品有冰箱、洗衣机、展示柜、微波炉、热水器等。这几年,我国家电企业经过市场经济的磨练,逐步向集团化、规模化发展,由此逐步出现喷涂设备能力不足或现有后喷涂设备到期的现象,这给彩涂板的应用创造了机遇,需求量将不断增加。从交通运输行业看,特别是城市轨道交通、汽车工业,对彩涂钢板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市场的潜力很大。
我国彩涂板消费能力扩张迅速。1995年,我国彩涂板实际消费仅15万吨左右,而2000年,用量超过75万吨,截至2004年,消费量达196万吨。据世界钢铁统计对我国彩板市场的估计,未来几年我国彩板市场需求将保持35%的高速增长,以目前情况分析,预计到2009年产能和需求基本持平,到2010年产能将略低于需求。2005~2010年我国彩涂板需求情况详见表2-1。
13
铅锌深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表2-1 2005~2010年我国彩涂板需求及预测
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高档彩涂钢板产量与市场实际需求尚存在很大缺口,还需要靠进口弥补。进口量已从1995年的23.2万吨增加到目前的110多万吨,国外产品几乎占了国内高档彩涂钢板市场的近一半份额。所以未来国内彩涂板市场仍有很大开发潜力。
热镀锌钢板作为彩涂板生产的上游产业,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受到彩涂板需求增加的影响,其市场需求量增长迅速。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我国环境保护立法的日益加强,彩涂钢板、热镀锌钢板作为国家鼓励发展的轻型材料,将会越来越显示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3.2.2 车用铅酸电池行业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燃油汽车拥有量剧增,汽车尾气排放成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上海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大气污染物中一氧化碳、 碳氢化合物、 氮氧化合物的分担率分别为86%、96%和56%。为此中国政府将环境保护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国家于1996年启动汽车重大科技产业化工程项目,包括概念车的研制,电动车关键部件攻关(电池、电池管理等)。
作为电动车动力电池的研究种类很多,有铅酸电池、镉镍电池、氢镍电池、钠-氯化镍电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等。根据中国电动车发展计划,期望将公交车、出租车作为电动车使用的首要地位,因此需要发展价格低廉的电动车电池。
14
铅锌深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越来越重视。一方面从环保角度,另一方面从拥有轻便的私人交通工具出发,产生了对电动自行车的需求,国外有人预言,21世纪一定是中国电动自行车的天下。由于国家的重视和扶持,整个大气候十分有利于电动自行车的开发,目前国内已有电动自行车生产厂家 120余家,许多知名企业如红塔集团、建设集团、江苏春兰、中国轻骑、新大洲集团等均已加入到这一领域。目前电动自行车所配置的电池大部分是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简称小密),这种铅酸蓄电池是在密封铅蓄电池的基础上,经过性能改进的,特别是在比能量和循环寿命方面有所突破,国内已有108家公司及研究所对电动自行车用阀控密封铅蓄电池进行开发,但目前为止都还存在着在中、高速率时比能量不够高和深循环寿命不够长等缺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动自行车行业的高速成长。国内自行车保有量为2亿辆,每年销售量在 2500~3000 万辆,电动自行车目前的年销售量为10万辆左右,一旦技术成熟,将会有一个爆发性的增长,每年的需求至少可以达到200万辆,以平均配置24V12Ah,平均寿命一年计,则年配套电池用量可望达到58万kWh,社会零售量可达 288万kWh,从目前阀控铅酸电池的技术开发情况来看,完全有可能满足这一产品的需要。
15
铅锌深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四章 项目选址及现有条件
4.1 项目选址
4.1.1 项目选址原则和考虑因素
本项目严格遵循以下选址原则:
(1)符合于都县总规划要求;
(2)满足项目对原材料、能源、水和人力的需求;
(3)节约和效力原则(降成本,提利润);
(4)安全的原则(防洪、震、战);
(5)实事求是的原则(科学分析比选);
(6)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农田);
(7)注意环保(以人为本,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本项目在遵循以上原则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以下因素:
(1)自然因素:包括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
(2)经济技术因素:包括经济实力、协作条件、基础设施、技术水平、市场潜力、人口素质与数量;
(3)运输和地理位置因素;
(4)社会政治因素和管理机构的素质。
4.1.2 厂址选择
在充分考虑于都县的地形、地貌、气象条件以及该县对工业园的支持政策后,可以看出于都县工业园区满足本项目建设规模和建设条件的要求。
因此,项目厂址选择在于都县工业园区内。
16
铅锌深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4.2 项目建设条件
4.2.1 于都县概况
于都地处赣州市东部,距赣州65公里,南昌422公里;东邻瑞金,南接安远,西连赣县,北毗兴国和宁都;位于东经115°11'~115°49',北纬25°35'8"~26°20'53"之间;辖23个乡镇,357个行政村,总面积2893平方公里,县政府驻地在贡江镇。于都境内地貌总体上是南岭山系武夷山的余脉,属丘陵低山区,出露地层以震旦纪、白垩纪为主,分布最广。土壤类型主要为红壤。境内地下矿藏资源丰富,有钨、锡、铋、锌、金、银、铜、铁、锰、稀土、灰石、透闪石、耐火粘土等28种,是赣州市重要的矿产品基地。
4.2.2 投资环境
4.2.2.1 自然资源
于都县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9.7℃。一月和七月平均气温分别是8.2℃和29.7℃,极端气温为39.9℃和-8℃,年均降水量1507毫米,4-5月降雨量约占全年的47%,年日照时数1621.9小时,年均无霜期305天。有寒潮、台风、高温干热和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影响。境内河流境内河流属赣江水系,总长度1283公里,主要河流有贡水、梅江、濂江,江河水面约16.2万亩,水力蕴藏量38.7万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22万千瓦。土壤类型主要为红壤,占全县总面积的67.8%,水稻土占11%。
4.2.2.2 交通条件
17
铅锌深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前,于都县拥有各类公路里程2558.15公里,其中:昆厦高速公路贯穿大半个于都县,国道91.45(323线、319线),省道54.24公里(银于线、庄黄线),省养县道93.8公里(于盘线、利朱线、三门-金沙线),县道377.984公里,乡道528.261公里,村道1505.725公里,有渡口32个,公路密度83公里/百平方公里。基本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国道323线、319线、省道于银线为主骨架,县道为支架,乡村道为延伸的公路运输网络。实现市至县通二级公里水泥路,21个乡镇机关所在地通水泥(油)路和372个行政村通公路及134个行政村通水泥路,水泥砼(油)路面里程为605.79公里,占通车里程的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