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视角下的山水城市建设
生态视角下的山水城市建设
[摘要]“山水城市”被推崇为二十一世纪中国城市建设的理想模式,是现代城市风貌与城市规划建设的最终目标。山水城市蕴含着深刻的美学、哲学、景观学理念,拥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背景和实践典范。本文主要阐述了山水城市建设的重要性,以重庆主城区为例,分析了目前重庆作为山水城市规划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重庆山水环绕的空间特征,以山为城市之骨,以土为山之肉,以水为山之脉,以水为山之秀,使“山城”重庆真正成为山美水美的“山水园林城市”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山水城市;生态建设;重庆
[abstract] “landscape city” is recommended as the 21 st century China’s city construction the ideal mode of modern city style and the ultimate goal of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Landscape city contains profound aesthetic, philosophical, landscape science concept, with the deep national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practical model. 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landscape, to chongqing city as an example, analyzes the present as a landscape of chongqing city planning o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ongqing landscape around space, with mountain as the city’s bone of soil is the flesh of mountain, taking water as the mountain pulse, and water for mountain show, make the “mountain city” chongqing become a real beauty mountain water beautiful landscape garden city “,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keywords] landscape city;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chongqing
http:///
一、山水城市理念的内涵
山水城市的概念最早由钱学森先生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提出,其理念是城市建设发展要“尊重自然生态,尊重历史文化,重视科学技术,面向未来发展,在现在城市理论和建设实践的基础上,以民族文化为内涵,以高科技为手段,以特定城市地理环境为条件,创造人与自然、人与人相和谐的,具有地方特色和中国风格的,最佳人居环境的中国艺术城市空间”。因此,山水园林城市建设首先要以自然山水资源为基础,将生态学、美学、哲学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引入到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在充分尊重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进行城市整体设计,建立人与自然有机融合、天人合一的山水园林城市空间体系。
二、重庆主城区绿化现状
重庆地处四川盆地东南部的丘陵山地,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群山环抱,绿水围绕是重庆这座古老城市的真实写照,也是重庆独特的城市景观资源、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也是打造一个科学、和谐、美丽的城市人居环境的关键所在,也是创建重庆山水园林城市的灵魂之源。重庆都市区的生态景观资源丰富,整个城市山水格局独具特色,条形低山纵贯南北,长江、嘉陵江横贯
东西,次级河流众多。重庆都市区有江河水面93.53KM2,水库、塘堰面积21.88KM2和水田1495.83KM2,它们是城市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低山丘陵及滨水地区植被与景观较好,都市区现有森林约1423KM2,森林覆盖率为26%,道路绿化率为52.85%,水系绿化率为41%,其中,林地主要分布在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等绿色屏障区,绿地面积较大;而建成区特别是中心主城区的森林、绿化覆盖率很低,长江,嘉陵江两岸的覆盖率也很低。
三、重庆山水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首先,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给社会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由于城市的不断扩张,城市人口的膨胀,使房地产事业的迅速发展,导致建设用地的增加,并相应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和环境问题,如车辆增多、交通拥挤、商业气息加重、住宅用地建设增加,城市绿地减少……这些都为城市的山水园林建设带来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其次,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绿地建设布局不合理。在新城建设中,道路两侧绿化控制的空间不够,路中隔离带时有时无,道路规划没有留出足够的绿化用地,难以形成好的景观效果。更困难的是老城区建设,由于空间限制等客观因素,导致绿地空间拓展十分有限。
百度搜索:99建筑网,查看数百万资料
四、构建山水园林城市建设的对策
由于重庆城市独特的地形特征、地域风貌,因此其山水园林城市的规划、设计与建设也应该独树一帜、与众不同。在现代山水园林城市建设中要充分利用自身特定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使人工系统和自然系统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科学合理的、健康、自然、完美的城市格局。根据现代山水城市“整体优先、生态优先”的原则,强调绿色园林,以及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重庆山水城市建设要在满足现有城区绿地、公园基础之上,注重城市的大环境建设,加大市域绿地系统的建设,使城市处在绿色生态圈的保护之中,将市区、城郊以及野外自然林区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形成一个敞开式的绿色系统,优化生活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具体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按照在“山”上下功夫,“水”边做文章,“公园”求拓展、“街巷”作延伸、全面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思路,科学制定城镇生态环境建设计划,确定了突出重点、分步推进、以点带面的实施步聚,实施多项大型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构建贯通市区南北的生态绿脉。
强化特色山水景观维育。加强对风景名胜区、白然风景区和野生动物保护区的建设。应重点保护和建设歌乐山、南山、缙云山——钓鱼城三大风景名胜区;以现有的白鹤群栖息地为依托,建设南岸区百步梯、九龙坡区三多桥、巴南区安澜、江北区郭家沱白鹤栖息地保护区,以及北部新区森林与鸟类保护区;以散布于平行岭谷之间的螺状独立山体为依托,建立寨山坪、樵坪山、圣灯山、云篆山等8个白然风景区;建立温塘峡、观音峡、猫儿峡、铜锣峡、明月峡五大峡谷景观保护区。
强化科学规划,严格依法实施。建设“宜居城市”“森林城市”首先要有科学规划,在绿化规划上要高起点,大手笔,绿化建设上要因地制宜,绿地布局要均匀,让更多的市民享受城市绿化带来的好处。把绿地建设和建筑空间布局有机结合。把风景区、城市近郊的森林公园、城市中心区公园绿地、街头绿地、广场绿地、住宅区绿地等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城市绿化体系。使城市充满生命活力。重庆城市的特点是依山傍水,沿江而建。
结合地形,开辟面向江岸、山脉的绿色视觉通廊。市井与四周山水通视是重庆传统城市景观中的突出特色。规划应以“显山、露水、透绿”为原则,在重要的人流汇聚点(如两路口、较场口、跨江大桥桥头)建立沿江视线开敞段和观景“城市阳台”,在滨江路外侧禁止兴建任何建筑物;在城市的各个区域建立面向江景、山景的绿色视线通廊。
总而言之,重庆山水园林城市的建设,必须站在更高的角度,以更长远的目光,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来指导实施,而这些,都有赖于生态哲学的基本原则,因此也只有以生态哲学作为重庆城市发展的指导思想才能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 吴人韦夏敏.城市绿化的生态化[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6)
[2]黄川、谭进、朱明君.重庆山水园林城市建设模型探讨——以主城区为例
[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3]谢怀建、雷亨顺.重庆山水园林城市建设的思考[J].生态经济1999(3)
[4] 吴人坚主编.生态城市建设原理和途径:兼析上海市的现状和发展[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