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土地整治项目投资的时空分异及地域分区研究_杨俊
第29卷 第2期
2015年2月中国土地科学China Land SciencesVol.29 No.2Feb.,2015
DOI: 10.13708/j.cnki.cn11-2640.2015.02.010
湖北省土地整治项目投资的时空分异及地域分区研究
杨 俊,王占岐,谢方俊,张 港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摘要:研究目的:分析土地整治项目投资的演化阶段及空间格局,探寻投资时空分异内在规律和影响因素,并对土地
整治项目投资进行地域分区,可以为土地整治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投资方向的引导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研究方法:聚类
分析法、变异系数法和重心模型法。研究结果:湖北省土地整治项目投资演进总体上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投资县际
之间的差距呈逐步缩小趋势但差异仍较为明显;投资空间分布呈现出以江汉平原腹地为中心,向西北方向呈沿汉江流
域与丹江口水库的“M”形增长带,向东南方向呈沿长江流域的“C”形增长带的发展格局;投资重心呈现明显的东南方
位偏向;以投资规模为主要标准,湖北省可划分为7个投资类型区。研究结论:自然条件、地区功能定位以及国家政策
设计是影响土地整治投资的重要因素,未来湖北省土地整治项目投资需做好区域统筹,同时各区域应结合各自整治的
重点方向用好土地整治资金,优化土地整治项目投资效益。
关键词:土地整治;投 资时空分异;地域分区;重心模型;湖北省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2015)文章编号:1001-815802-0074-08
Spatio-temporal Differentiation and Zone Division of
Land Consolidation Investment: A Case Study of Hubei Province
YANG Jun, WANG Zhan-qi, XIE Fang-jun, ZHANG Gang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430074, China)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sequenti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depict evolution stage and spatial pattern of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s investment, explore the internal law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investment spatial difference, make geographical division of land consolidation, as well as provide a scientific decision making basis for relevant policies formulation and investment direction guidance in the future. The research methods include cluster analysis,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analysis, and center of gravity model analysis.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evolution of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 investment in general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and the investment gap between different counties show gradual decline but still obvious; 2) the space distribution of investment in Jianghan Plain hinterland was the spatial center. Meanwhile, to the northwest region showed “M” shape growth belt along Hanjiang river basin and Danjiangkou reservoir, and to the southeast was “C” shape growth belt along Yangtze river basin. The investment trend
收稿日期:2014-05-06
修稿日期:2014-09-11
(2012BAB11B04)基金项目: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
(1987-)第一作者:杨俊,男,江苏南京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经济、土地整治与规划。E-mail: jycug_edu@163.com
(1965-)通讯作者:王占岐,男,陕西岐山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经济与土地规划。E-mail: zhqwang@cug.edu.cn
杨俊等:湖北省土地整治项目投资的时空分异及地域分区研究75presents obvious southeast-oriented. The investment can be divided into seven type areas. The research concludes that natural conditions, regional function orientation and policy design is th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affect land consolidation investment. The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s investment should take regional coordination into account in the future, and every district should make good use of the investment combined with its main direction of land consolidation so as to optimize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s investment benefits.
Key words: land consolidation; spatio-temporal differentiation of investment; zone division; center of gravity model; Hubei Province
资金投入是落实土地整治项目的基础,也是衡量地区土地整治工作发展水平的一个内在标准[1-2]。对土地整治项目投资时空分异进行研究对于把握土地整治的空间格局与发展方向,明确未来土地整治投资的重点,提高土地整治资金投入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土地整治项目投资时空分异研究的相关文献甚少,现有研究主要运用简单的数据对比分析法对土地整治的投资差异、资金使用效益和项目实施概况及空间分异进行探讨[3-5]。重心模型可以用来分析时空特征,并在社会经济研究领域取得了广泛应用,如人口迁移、耕地变化、经济重心演变、产业重心转移等[6-11],而在土地整治领域中的应用几乎没有。因此,本文基于湖北省2001—2010年土地整治项目投资规模数据,分析其时序变化特征、演化阶段及空间格局,在此基础上引入重心模型,刻画投资重心移动轨迹,探寻投资时空分异内在规律和影响因素,并以各研究单元历史土地整治项目投资规模作为主要划分标准,对湖北省土地整治项目投资进行地域分区,揭示各地区资金投入现状及未来投资潜力和整治的重点内容,以期为湖北省土地整治相关政策的制定、今后投资方向的引导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概况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长江中游,是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支点和中心,地跨东经108°21′42″—116°07′50″、北纬29°01′53″—33°06′47″,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兼有。全省国土总面积18.59×104 km2,占全国总面积的1.94%,其中山地约占全省总面积55.5%,丘陵和岗地占24.5%,平原湖区占20%。湖北省自然条件优越,十分利于农业生产,全省农业以耕作业为主,是中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全省有46个粮食主
(市、产县区), 耕地面积为3386.67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73%,粮食播种面积为3866.35万亩,占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的68%,粮食总产量为162.64亿kg,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80%。
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鉴于数据的可获取性以及当前中国土地整治还处于农地整治为主阶段的实际,本文土地整治项目是指省级及以上投资农用地整治项目。使用湖北省2001—2010年土地整治项目台账,以市辖区、县级市和县为基本单元分年度统计项目投资规模。由于研究时间跨度较长,统计口径存在一定差异,考虑到与矢量数据相匹配,
(1)本文将研究单元进行相应处理:将地级市所辖的主城区合并,并以该地级市命名,作为新的评价单元,将各
(2)辖区投资总和作为新单元的投资规模。研究期内行政区域名称有变动的,统一以2010年为标准进行修正。
经处理,最终确定82个研究单元。
2 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聚类分析法、变异系数分析法和重心模型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和变异系数分析法是统计学中的常见方法,不再赘述,这里只介绍重心模型分析法。
76 中国土地科学 2015年2月 第2期
重心的概念来源于物理学领域的力学研究,将其引入地理学研究,则某行政区域某种属性的重心就可以借助其 各次级行政区的某种属性和地理坐标来表达[12]。假设一个区域由n个次级区域构成,其中第i个次级区域
(Xi,Mi为i次级行政区的某种属性的量值,Yi)
的重心地理坐标为,则该区域某种属性重心的地理坐标为:
(式1)
x,y为土地整治项目的投资重心,Mi为第i个行政区域的土地对应于土地整治项目投资重心研究,式1中,
(Xi,(市、Yi)整治项目投资规模,为第i个行政区域重心地理坐标[13]。研究利用ArcGIS软件计算各县区)几何中
(市、(市、心获取其地理坐标。可以发现,投资重心只与各县区)的地理位置和投资规模两个因素有关,而各县
区)的地理位置是保持不变的,因此投资规模重心的动态变化过程就反映了土地整治投资变化的轨迹及其均衡
(xi,(xj,yi)yj)程度。同时,为反映重心偏移幅度,引入空间距离计算公式,设重心偏移距离为d,,分别为两个重
心坐标,则:
重心坐标与重心移动距离的变化可以准确刻画研究期土地整治项目投资的时空变化情况。d(式2)
3 结果与分析
3.1 土地整治项目投资演进阶段划分
在SPSS中采用系统聚类的方法,将2001—2010年湖北省土地整治项目投资划分为若干个阶段。聚类结果(纵轴代表年份,如图1横轴代表相对距离,年份间距离越小,表示土地整治投资越具相似性)。
聚类结果显示,2001—2010年湖北省土地整治项目投资演变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依次为:第1阶段,2001—2004年;第2阶段,2005—2007年;第3阶段,2008—2010年。为探究10年间湖北省土地整治项目投资各阶段的特征、投资水平以及区域差异,选取各区域历年土地整治项目投资规模的平均值和变异系数作为表征因子,结果如图2。
研究期湖北省土地整治项目投资水平显著增加,并出现2005年和2008年两个突增期,而投资的CV值则呈现波动性减小的态势,但整体上还偏大,表明投资县际之间的差异虽逐步缩小但差异仍较为明显。分阶段来图1 2001—2010年湖北省土地整治项目投资演进阶段划分图2 2001—2010年湖北省土地整治项目投资平均值与变异系数Fig.1 The evolution stages of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s
investment in Hubei Province from 2001 to 2010Fig.2 The mean value and cv value of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s investment in Hubei Province from 2001 to 2010
杨俊等:湖北省土地整治项目投资的时空分异及地域分区研究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