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水工机械操作运行时,必须按照操作制度检查设备和履行操作票工作制度,特定情况下必须征得防汛主管领导批准、部门领导现场指挥方可。
4.4 规程中的有关工作制度和标准如遇上一级行业标准要求有抵触情况,在企业工作制度和标准低于上一级行业要求标准的情况下,应遵循上一级行业要求标准。
8
4.5 设备检修过程的缺陷处理、质量验收、设备日常管理办法、资料管理等严格按照厂部有关制度执行。
4.6 未尽事宜,由上级主管部门决定。
9
水工机械金属结构检修及实验规程
第一节 总 则
第1.1.1条 昌马水库固定式启闭机包括:5台发电机组进水口中的1#~3#机组快速事故闸门(以下简称快速闸门)3台启闭机和4#~5#机组检修闸门1台启闭机、5台中孔闸门启闭机、4台表孔闸门启闭机、1台岸边溢洪道闸门(即小表孔)启闭机、1台大底孔闸门启闭机、1台深孔闸门(即小底孔)启闭机、2台进厂大门启闭机共18台。
第1.1.2条 启闭机的养护和检修应本着“经常养护、定期检修、养重于修、修重于抢”的原则。汛前必须对其进行全面、认真仔细的检查和养护,并由厂防汛领导小组组织对其进行运转试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汛期安全运行。汛后、汛前,要针对运行期间存在的问题进行彻底检查和处理。
第1.1.3条 为了充分发挥各设备的作用,延长其使用寿命,除设备专责人经常性的检查与维护外,还应该按表1—1对设备进行周期性的检查。
第1.1.4条 根据启闭机的运转特性和润滑方式,规定其加油制度按表1—2进行。
表1—2 启闭机加油制度
10
注:无钢丝绳润滑脂时可按下列成分配制:
油基沥青68%;工业凡士林7%;3#沥青10%;石墨3%;精制松香10%;石蜡2%。
第1.1.5条 启闭机加油孔规格见表1—3。
第1.1.6条 设备除发生意外事故,危及设备安全或影响正常运行时急需修理(即抢修)外,一般按规定的周期进行检修工作。
第1.1.7条 启闭机检修周期及工期如表1—4。
11
.
第1.1.8条 启闭机投入运用后,每隔15至20年由厂部报请上级主管部门进行一次全面性的安全签定工作。
12
第二节 检修前的准备及要求
第1.2.1条 检修前的准备
1 依据规程规定的常规检修项目及设备存在的缺陷、需要增加的非标准检修项目,确定检修类型。
2 根据设备平时运行情况,编制检修进度表。
3 对检修项目,要制定详细的检修工艺与质量标准。
4 熟悉检修设备结构,并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
5 检修人员在检修前应熟悉本规程及有关安全技术规定,检修工作负责人应将检修设备注意事项向检修人员交底。
6 根据检修内容准备好所需材料,包括图纸、仪器仪表、工器具、常用材料、备品配件等。
7 根据检修项目确定检修场地,计划好主要零部件的放置位置和防护措施,以免发生意外。
第1.2.2条 检修要求
1 设备缺陷处理时应先分析故障部位,不需要拆卸的尽量不拆。 2 拆卸要为安装创造条件,拆前应看标记,没有标记的应补上,所作标记要清楚、醒目,符号要准确,记录应详细。
3 装配前后的尺寸位置应做好记录,以便查找。
4 更换或修后待装的零部件应进行详细的检查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安装。
5 对重要的传力连接螺栓紧固时应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
6 测量检查零部件时应将其清洗干净、取除毛刺后才能进行。 7 表面要求较高的零部件,加工面清洗干净后应涂油保护。
13
第三节 标准检修项目
第1.3.1条 小修项目
1 电动机清扫检查,轴承注油及测绝缘。
2 联轴节的清洗注油及靠背轮螺栓的紧固。
3 漏油部位的处理。
4 制动器弹簧背帽检查,闸瓦摩擦片检查及闸瓦退距的调整。 5 减速箱油质、油位的检查,各齿轮啮合情况检查及齿尖毛刺修理。
6 各部轴承检查,注油及间隙调整。
7 开式齿轮检查,注油及间隙调整。
8 卷筒、滑轮及吊具的检查。
9 钢丝绳压板螺栓的检查,要求紧固无松动。
10 钢丝绳的检查,去污及涂油。
11 金属结构的焊缝、变形及腐蚀情况检查。
12 动滑轮及定滑轮的注油。
13 过负荷控制器弹簧和杠杆的检查。
第1.3.2条 大修项目
1 电动机的分解检修或更换。
2 轴承检修与轴瓦间隙的调整。
3 联轴节的分解检修及装配轴的径向与轴向偏差的调整。
4 减速器及开式齿轮的检修,齿轮啮合特性的检查,齿轮修理、轴承间隙调整、油封更换及齿轮的更换。
5 制动器的分解检修及闸瓦衬垫的更换。
6 过速限制器的分解检修及部分零件的更换。
14
7 卷筒、滑轮及吊具的修理,更换磨损件。
8 配电柜及控制器的检修及更新。
9 动力线路或控制线路(二次回路)的检查更换。
10 包括小修的全部内容。
11 需要更改的非标项目。
第1.3.3条 扩大性大修项目:
1 台车分解检修及行走车轮、滑块的更换。
2 金属结构的防腐。
3 钢丝绳更换。
4 金属结构的变形校正与加固。
5 主要设备、电气元件的更新。
6 包括正规性大修的全部内容。
第四节 检修技术和工艺标准
第1.4.1条 减速器及开式齿轮
1 轮齿出现下列情况应予以更换
(1) 齿面的点蚀面积若超过齿全部工作面的30%及点蚀超过齿厚的10%。
(2) 起升机构的减速器齿轮的磨损量超过原齿厚(节园上)的
15%;运行机构的减速器齿轮不能超过25%;开式齿轮超过30%,否则应更换新齿轮。
(3) 齿轮出现气孔、砂眼及缩孔等缺陷的齿数超过全齿宽的
15%;若缺陷位置在轮齿的顶部,缺陷宽度不超过齿宽的20%,深度不超过齿厚的10%,允许进行补焊处理,补焊后表面应磨光恢复原形。超过上述规定应更换新件。
15
(4) 渗碳齿轮的渗碳层被磨损量超过80%。 (5) 齿部裂纹、轴有裂纹及扭转变形均应更换。 注:圆周速度超过8米/秒的直齿轮或斜齿轮,应成对更换。
2 齿轮在满负荷运转情况下,啮合的接触斑点百分值应不小于表1—15的规定,低于规定的可调节轴的平行度,如经调整不能达到要求时,才允许进行空转研磨或修理处理。
3 可用塞尺或压铅法测量齿轮的侧向间隙,应符合表1—16的规定。
表1—16 齿轮的最小侧向间隙
单位:毫米
注:Db——较小保证间隙 Dc——标准保证间隙 De——较大保证间隙
4 齿轮的径向间隙应在0.25倍法向模数左右,最大顶间隙应在1.1倍的标准保证间隙左右,在不能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可改变两轴的中心距加以调整。
5 减速器的润滑油不允许变质或混进杂物(包含金属剥落物),油面应浸没高速级大齿轮一个齿的高度(静态时在油尺静满刻度处,动态
16
时在油尺动满刻度以上);开式大齿轮表面旧油刮除后,用柴油(或汽油)清洗干净后,涂抹一薄层润滑脂。
6 封闭减速器上盖前,其结合面(包括瓦盖处)均匀涂一层液体密封胶,禁止放任何衬垫,外流的密封胶必须除净。
7 装配好的减速器,应保证在运转时不漏油。
8 保持减速器内油位正常,油质变质应及时更换。换油时,必须将减速器内各部件及壳体内壁用汽油清洗干净,不便清洗的旮旯处用湿面团粘干净,以去除污垢及沉淀物。
9 减速器更换齿轮油时,应采用同一厂家同一型号的齿轮油,一般情况下同一减速箱内不能使用不同型号的齿轮油,即使使用同一型号的不同厂家的齿轮油,必须进行试验不起化学反应后方可使用。
10 圆柱齿轮对的轮齿宽度中心线的偏移量应在(0.3~0.7)δ范围内,δ=(B-B1)/2。其中B为大齿轮轮齿宽度,B1为小齿轮轮齿宽度。
11 齿轮齿面接触面积在齿长方向,闭式齿轮应大于75%,开式齿轮应大于50%;在齿高方向,闭式齿轮应大于45%,开式齿轮应大于40%。如不符合应进行两齿轮轴线的调整。
12 轴的弯曲应不小于下列情况:转速大于500转/分时,轴母线每米直线度应小于0.15毫米,全长小于0.03毫米;转速低于500转/分时,轴母线每米直线度应小于0.25毫米,全长小于0.05毫米。
第1.5.2条 联轴器
1 常用的联轴器有弹性柱销联轴器、齿轮联轴器(分全齿形(CL型)和半齿型(CLZ型))、滑块联轴器、橡胶联轴器等几种。其中弹性柱销联轴器因能依靠弹性圈的弹性变形来补偿两轴间的相对位移,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能和阻尼振动的能力,适用于转速1100~5400转/分,
17
环境温度—20℃~50℃且传递中小扭矩的情况下(我厂所有启闭机电动机与制动轮的连接均为此种);齿轮联轴器具有较大的位移补偿能力,传递较大的扭矩,适用于大中型展开分别驱动式启闭机的连接;橡胶联轴器主要用于小型泵与电动机的连接。
2 齿轮联轴器应润滑良好,密封装置良好。
3 弹性联轴器的圆孔和弹性圈外圆的间隙应小于2毫米,橡胶圈不能沾染油质等腐蚀物,螺母的防松装置应采用弹簧垫圈和锁片。
4 齿轮联轴节的内外齿套应无裂纹,如发现裂纹,必须报废,不得修补。
5 装配联轴节时,必须将两轴进行调整,调整后的两轴连接处的径向偏差和轴向倾斜度应符合表1—14中的规定。
表1-14 联轴器两轴的不同轴度和端面间隙
6 联轴器在运转时如有噪音、径向跳动和窜动现象,必须消除。 7 齿轮联轴器轮齿的磨损限度与减速器轮齿基本一致。 8 齿轮联轴器拆卸时,两端面螺栓连接法兰应做明显标记。 9 弹性圆柱销联轴器如果其柱销的孔有较大磨损,应将此联轴器回转一个角度重新钻孔,更换新柱销,不允许把销孔扩大来配柱销。
第1.5.3条 制动器
1 制动轮工作表面的粗糙度不应大于1.6um。
18
2 制动轮外表面不得有砂眼、气孔、裂纹等缺陷,也不允许采用补焊弥补其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