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杆支护理论
1907年俄国学者普罗托吉雅可诺夫提出普氏冒落拱理论[1-2],该理论认为:巷道开掘后,已采空间上部岩层将逐步垮落,其上方会形成一个抛物线形的自然平衡拱,下方冒落拱的高度与岩层强度和巷道宽度有关。该理论适用于确定巷道围岩强度不高、开采深度不是很大的巷道支护反力。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用弹塑性力学解决巷道支护问题,其中最著名的是Fenner[3]公式和Kastner公式[4]。
Fenner公式为:
?r?Pi??Ccot????0?1?sin???Ccot?????R?N??1(1)
式中,Pi—支护反力;C—围岩内聚力;?—内摩擦角;?0—原岩应力;r—巷道半径;R—塑性圈半径;N?—塑性系数,N??
Kastner公式为:
?r?Pi??Ccot???P0?Ccot????1?sin?????R?2sin?1?sin?1?sin?。 1?sin?(2)
式中,Pi—支护反力;C—围岩内聚力;?—内摩擦角;P0—初始应力;r—巷道半径;R—塑性圈半径。
国内外巷道顶板控制理论发展很快[3-4],我国在1956年开始使用锚杆支护,迄今为止,已有50多年的历史。锚杆支护机理研究随着锚杆支护实践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已经取得大量研究成果[5-10]。
(1)悬吊理论
1952年路易斯阿帕内科L(ouis.Apnake)等提出了悬吊理论,悬吊理论认为锚杆支护的作用就是将巷道顶板较软弱岩层悬吊在上部稳固的岩层上,在预加张紧力的作用下,每根锚杆承担其周围一定范围内岩体的重量,锚杆的锚固力应大于其所悬吊的岩体的重力。
(2)组合梁理论
组合梁理论认为,端部锚固锚杆提供的轴向力将对岩层离层产生约束,并且
增大了各岩层间摩擦力,与锚杆杆体提供的抗剪力一同阻止岩层间产生相对滑动。
(3)减跨理论
在悬吊作用理论及组合梁作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减跨理论,该理论认为:锚杆末端固定在稳定岩层内,穿过薄层状顶板,每根锚杆相当于一个铰支点,将巷道顶板划分成小跨,从而使顶板挠度降低。
(4)组合拱理论
组合拱理论认为:在沿拱形巷道周边布置锚杆后,在预紧锚固力的作用下,每根锚杆都有一定的应力作用范围,只要取合理的锚杆间距,其应力作用范围会相互重迭,从而形成一连续的挤压加固带—即厚度较大的组合拱,该加固带的厚度是普通砌暄支护厚度的数倍。故能更为有效地抵抗围岩应力,减少围岩变形。
20世纪60年代,奥地利工程师缪勒等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隧道设计施工方法,称为新奥法(NATM)[11]。它的核心思想是调动围岩的承载能力,促使围岩本身成为支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摒弃了过去将岩体作为对支护结构作用的荷载和采用后衬砌的传统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