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建筑资料下载 →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科研实践 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 焊接技术与工程焊接一班田文博1445763125
B19铜合金的MIG焊焊接技术研究 一绪论
1 合金的应用
铜镍二元合金(即二元白铜)称为普通白铜。在普通白铜中,字母B表示加镍的含量,如:B5表示镍含量为约5%,其余约为铜含量。型号有B0.6、B19、B25、B30。纯铜加镍能显著提高强度、耐蚀性、硬度、电阻和热电性,并降低电阻率温度系数。因此白铜较其他铜合金的机械性能、物理性能都异常良好,延展性好、硬度高、色泽美观、耐腐蚀、富有深冲性能,被广泛使用于造船、石油化工、电器、仪表、医疗器械、日用品、工艺品等领域,并还是重要的电阻及热电偶合金。白铜的缺点是主要添加元素——镍属于稀缺的战略物资,价格比较昂贵。 镍白铜(有叫洋白铜),用途:晶体振荡元件外壳,晶体壳体,电位器用滑动片,医疗机械,建筑材料等。
2 合金的焊接性分析
在铜合金中,白铜因耐蚀性优异,且易于塑型、加工和焊接。B19是常见的白铜。美国标准中牌号系列更多一些。白铜棒是Cu与Ni形成的连续固溶体,具有面心立方晶格。当温度低于322度时,铜镍相图存在一个亚稳分解的相当宽的成分〃温度区域,向Cu-Ni合金添加第三元素诸如Fe、Cr、Sn、Ti、Co、Si、Al等,可改变亚稳分解的成分〃温度区域范围和位置,同时也可改善合金的某些性能。普通白铜板具有良好的冷、热加工性能。可顺利的加工成板、带、管、棒、
型、线等各种形状。焊接性能良好,可进行软、硬钎焊、气体保护弧焊和电阻焊
等;切削性能是易切削黄铜HPb63-3的20%。普通白铜板具有较好的耐蚀性,中等强度、高塑性,能冷热压力加工,以及很好的电学性能,除用作结构材料,还是重要的高电阻和热电偶合金。
3 合金的焊接技术进展
采用熔焊和固相焊均可获得性能较好的铜金属焊接接头。熔焊方法比较灵活,效率较高,但需要采取合理的工艺措施避免缺陷发生;固相焊铜-钢接头性能优异、高温强度高,比较适于铜-钢之间的焊接,但受限于工件的尺寸和形状,且效率相对较低。铜及铜合金可用钎焊、电阻焊等工艺方法实现连接,在工业发达的今天、熔焊已占据主导地位。用焊条电弧焊、TIG焊、MIG焊等工艺方法容易实现铜及铜合金的焊接。随着新方法和新工艺的不断开发,如冷金属过渡、电渣焊、搅拌摩擦焊、热等静压等方法用于铜及铜合金的焊接,铜-钢异种金属焊接的研究必将进一步深入,应用范围也将进一步拓展。
二B19铜合金的焊接性分析及焊接工艺选择
1 该牌号合金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及应用
B19是Cu与Ni形成的连续固溶体,具有面心立方晶格。当温度低于322度时,铜镍相图存在一个亚稳分解的相当宽的成分?温度区域,其可进行软、硬钎焊、气体保护弧焊和电阻焊等。因此B19白铜较其他铜合金的机械性能、物理性能都异常良好,延展性好、硬度高、色泽美观、耐腐蚀、富有深冲性能,被广泛使用于造船、石油化工、电器、仪表、医疗器械、日用品、工艺品等领域除用作结构材料,还是重要的高电阻和热电偶合金。
2 合金元素加入的作用以及对合金焊接性的影响
向Cu-Ni合金添加第三元素诸如Fe、Cr、Sn、Ti、Co、Si、Al等,可改变亚稳分解的成分?温度区域范围和位置,同时也可改善合金的某些性能焊接性能良好,
3 拟定焊接方法、选用设备、选用熔敷材料(焊条或焊丝焊剂等)及成分
影响铜及铜合金焊接性的工艺难点主要有四项元素:一是高导热率的影响。铜的热导热率比碳钢大7~11倍,当采用的工艺参数与焊接同厚度碳钢差不多时,则铜材很难熔化,填充金属和母材也不能很好地熔合。二是焊接接头的热裂倾向大。焊接时,熔池内铜与其中的杂质形成低熔点共晶物,使铜及铜合金具有明显的热脆性,产生热裂纹。三是产生气孔的缺陷比碳钢严重得多,主要是氢气孔。四是焊接接头性能的变化。晶粒粗化,塑性下降,耐蚀性下降等。
4 拟定厚度为10mm的合金板材或直径Φ10mm线材对接的焊接工艺规范: 包括坡口形式、尺寸;焊接参数如电流、电压、焊速、焊条直径或焊丝直径以及送丝速度等;焊接预处理或后处理方法(如果需要)
铜及铜合金焊接的主要措施
通过铜及铜合金焊接特点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在铜及铜合金的焊接中,防止氧化和氢的溶解是主要问题。因此,我们采用含有脱氧剂(如磷、硅、锰)的焊丝,能溶解氧化铜生成的熔渣的铜焊粉;去除工件和焊丝吸附的水分,并采取焊前预热等措施。
焊丝直径要比焊同样厚度的碳钢所用焊丝粗1/3。焊粉可选标准焊粉301。 焊炬和火焰的选用
如前所述,纯铜导热性高,应选用较大功率火焰。焊接火焰应严格采用中性焰。氧化焰会因铜的氧化,使焊缝溶氢量增加,也会产生气孔和裂纹。
焊前清理和定位焊
焊前使用钢丝刷或细砂布清理工作和焊丝表面的脏物,露出金属光泽。定位焊时,坡口间隙比低碳钢稍大0.5—1毫米,焊点较密。
预热和焊粉使用
焊前预热是去除工件和焊丝吸附水分,延缓熔池冷却速度,防止气孔和裂纹产生的有效措施。中小件的预热温度为400—500℃。厚大工件的预热温度是600—700℃。焊粉的使用往往和预热连续在一起,在预热前,用焊炬加热焊丝,使其加热后沾上一层焊粉。当工件达到预热温度后,再向接头处洒上一层薄薄的焊粉,准备焊接。
左、右焊法的确定
焊件厚度小于5毫米的,采用左向焊法。大于5毫米的,采用右向焊法。为了保证熔透并填满坡口,可将焊件一头垫起,造成倾斜约为10°的上坡焊。 操作要点
为了减少铜的高温氧化,一般火焰的焰心末端离焊件表面比低碳钢稍高,为4
—
b19铜合金焊接.doc下载6毫米。熔池形成温度控制。看到坡口处熔化液体冒泡,说明温度还未达到,至铜水发亮无气泡时,则可投入焊丝进行焊接。在这之前要不断用沾有焊粉的焊丝向焊接处熔敷焊粉。因为铜液流动性大,焊炬运动要快,火焰围绕熔池上下左右运动、划圈、靠火焰的吹力,防止铜液四散。厚度小于5毫米的焊件,为减少热影响区粗晶组织,应一次焊完。厚度大于5毫米的焊件,焊第二遍前要进行清理,否则焊接时会出现发渣、粘稠、气孔等现象,使焊接无法进行。开始和收尾时焊炬与工件的夹角,和焊碳钢件相似,至于焊接次序,对于非封闭焊缝,也应从中间向两端施焊。
焊后处理
对于板厚小于5毫米的工件,焊后可立即用小锤轻轻敲击焊缝,以提高机械性能,疏散应力,碾死气孔,防止裂纹产生。
对于板厚大于5毫米的工件,可将焊缝加热到400—500℃,然后在热态下锤击。为改变热影响区粗晶组织,可将接头加热至暗红色(600—700℃),然后在水中急冷。
工件坡口的设计
氧枪头部是纯铜铸造,壁厚为14MM,后部为钢管,壁厚是14MM,组合后形成一个封闭的内腔,无法采用x型坡口。我们采用V型坡口,坡口加工成如图1所示。这种坡口形式避免了焊接时另外加附衬板使水道减小及铜(CU)液从焊缝背面流失、焊穿等缺陷。
焊前准备
组对清洗:用丙酮或汽油清除坡口两侧50MM范围内的油污、水分及附着物。用钢丝轮清除此范围内的氧化层,直至表面露出金属光泽。进行组队时,用三点组队法,点焊均匀,防止变形拉裂,然后安装在变位机的焊接工装上。
用CJ301焊剂把酒精调成糊状,均匀涂刷在工件坡口及两侧30MM范围,进行预热,使工件获得足够的热量,减小焊接应力,防止热裂纹。预热温度为400-450℃。需要说明的是进行MIG焊前,需要TIG焊打底焊一遍,因为MIG焊易焊穿及熔合不透。同时和焊接工艺参数配合。参数如下:
六)焊接工艺参数(表一)和焊接要点:
焊接要点
钢与铜焊接时,焊缝是铁与铜的混合固溶体。因此,随着焊缝中含铜量的增加,产生热裂纹的倾向也加大。但是从生产实践中得知,当焊缝中的含铁量较低(如 0.2%-1.1%)时,焊缝金属的结晶特点和紫铜焊接时差不多,所以焊缝的抗热裂性能较低。随着焊缝含铁量的增加,焊缝的抗热裂性能也相应提高。当含铁量为 10%-43%时,焊缝抗热裂性能最高。但若再进一步提高铁含量,则焊缝的抗热裂性能反而迅速下降。所以焊接时,由于铜的热导率比低碳钢大得多,焊前要预热。我们用自己制造的电炉加热,预热温度为600-700℃,从观察口观看铜面为暗红色。焊接时,还应将电弧偏离坡口中心,残能保证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 焊接工艺过程
TIG焊打底完成后,向焊缝撒些干焊剂CJ301,以防焊缝氧化。然后加热,加温完成后保温0.5小时使整个工件温度均匀,然后进行施焊。将焊枪移至焊缝处第一层焊接位置,焊枪焊丝要偏离钢一面,焊丝离钢面一侧坡口2MM
,喷嘴离焊件8MM-15MM,焊枪略爬坡10MM燃弧。此时听到轻微的“啪啪”声,启动变位机,使工件均匀旋转,向前焊即可。这时要注意,焊枪的位置随工件的旋转可能发生变化,要始终保持焊枪处于焊缝的最佳位置,即以上所述参数。 :
第一层完成后将焊枪移至焊缝铜面和第一层焊缝边中间进行施焊,同时加大电流电压继续向前焊接,注意观察熔池在两层接头处形成饱满的缓坡状接口。当盖面层焊完后要超过接头20-30MM,在此处将电流电压缓降,同时息弧。焊接完毕后,把工件从工装变位机上吊下来,用保温棉包裹,使工件缓冷,以防止裂纹。完全冷却后,进行车床加工,产品检验。
三拟定实验及分析内容
产品检验
1、外观:焊缝成型良好,无裂纹无气孔等不良缺陷。
2、经2.0Mpa水压,保压30MIN试验,无渗漏、冒汗等现象。
3、着色,渗透探伤(JB/T6062-1992)检验,II级合格。
4、X射线探伤根据GB3323-87,II级合格。
结论
高压氧枪采用加热后MIG焊的工艺焊接,焊后成型良好,质量完全能满足炼铁高炉的使用。但是也有不小缺点,如无法进行室外作业;设备较复杂,对使用和维护要求高等。随着我们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设备的不断改进,这些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编焊接工程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材料工程 2005(1):41-44
焊接学报 2009
王马哲,张善保,杨永波MIG钎焊堆焊铜带技术焊接2006,(6):53~56
韩彩霞,张柯柯,杨蕴林铜与铜合金的焊接研究现状热加工工艺 2003 7(6):53
张希川,安振之,马学智铜钢焊接时防止裂纹产生的措施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0,22(2):125~126
久久建筑网m.kkreddy.com提供大量:建筑图纸、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