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建筑资料下载 →
基于“持续照顾"理念的养老模式和养老设施规划
PENSIONMODELANDPENSIONFACIUTIESPLANNINGBASEDONTHE。CONTINUUM:,
Imsm{
1002—1329
TL垮84.12
B
20l1-10--12
万方数据
OFCARE。CONCEPT
杨建军汤婧婕汤燕
YANGJmjun;TANG血舀ie;TANGYah
【摘要】比较分析了国内外为老服务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基于浙江省和杭州市访谈和问卷调查基础上的实证研究,提出“养老模式一养老服务体秉一养老设施体系”的为老服务体系研究分析框架。论证我国“以枉区居家养老为主体,以
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模式发展取向,构建以“持续照顾”为理念.以长期照护系统为核心的养老设施体系,及其规划配置思路。并以浙江省和杭州市为倒,从等级配置体系、配置规模和城区差异性方面,对我国现有的养者设施规划设置
标准进行了优化研究,制定更具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养老设施规划配置标准。
【关键词】养老模式;持续照顾;养老设施;规划标准
ABSTRACT:Thepapercomparesandanalysesthedomesticandinternationaltheoriesandpractical
experiencesofservicesfortheoldpeople,and
proposes
a
for-the-oldserviceresearchfi-amework
of‘‘p咖lsi蚰model,old-agesewice
system,pension
facilities”system,based∞surveysin
Zhejiang
Provinceand
Hangzhou.The
community’s
old-
age
home
careas
the
mainmodeisdemonstrated
the
developmentorientation.Accordingtothe
ofcare"concept,apensionsystemwith
long-term
care
facilities船the
001'e
partisbuilt.
Furthermore,asystematicandoperationalplan
configurationstandardforpensionfacilitiesof
Provinocis
formulated.
KEYWORDS:pension
model;continuum
ofcare;
facilifes;planningstandards
I引言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来势迅猛.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2010:i年-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8
亿.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9亿,占8.87%.分别比2000年4五普。上升2.93和1.91个百分点.而且,中国面临‘未富先老。的问题.社会压力更大.与此同时.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挑战,社会化养老成为必然趋势,对养老设施产生巨大的需求.先进城市和地区已经悄然开始编制养老设施规划o.然而.面对来势迅猛的养老服务需求.养老服务体系很不完
善.养老设施建设滞后,城市规划还缺少有力的
应对.
根据国内外的比较研究和实际问卷调查o,本文以‘养老模式一养老服务体系一养老设施。的分析框架.以研究养老模式为前提.以构建先进的养老服务体系为基础.研究城乡规划的养老设施体系及其规划配置标准.
2养老模式
养老方式直接影响到养老设施的类型结构和需求数量.因此养老设施规划必须根据养老模式的特点来编制.迄今.国际上业已形成。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照顾(养老)’
3种养老方
式.并且在发展趋势上形成两个明显特点:
2.1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成为主体
欧美和日本等国家和港澳.台湾地区的养老模式及其制度变迁.经历了经济不发达时期的家庭养老为主模式和工业社会后期的大力发展养老福利设施的。社会养老。模式.在1950-60年代,这些国家和地区在远离城市的郊区和风景区兴建养老院.老年公寓及其他老年福利设旌,产生了机构养老的方式.但是发展未久.这种方式就暴露出削弱家庭亲友供养老年人责任的弊端,以及老年设施布局干郊外增加老年人孤独寂寞感方面的问题.同时.这种使用大量的政府资源.透支经济收益的无价包底式老年服务.使国家财
(2012}咖0--07
l文献标识码l【作者简介l
【文章编号las
I中图分类号l=contmmlmof
杨建军11963一1.男.浙江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所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
汤靖缝C1984一I.女.浙江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所研究生.
溺燕(1舶o--】.女.浙江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皖讲师.【收稿日期lZhejiang
retirement
政不堪重负.为此欧美国家开始控制发展这些福利设施.提倡民间投资兴办.并将老年公寓建在老人熟悉的社区重视‘老年社区’建设及服务功能的提升.这种不离开固有的居住场所就能接受专业照顾的养老模式得到老年人的青睬.成为养老模式的新取向.这种模式可称之为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即依靠较为完善白匀社会保障制度.采取以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方式.
在我国.养老模式主要有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两种.一些学者的实证研究。表明‘与子女共居及独自居住的居家养老模式。仍是老年人的主要选择(90%以上)。同样.
。20lO年浙江省城乡
论是机构养老还是社区居家养老均出现从居养型转向护理型的趋势.调查显示.城乡老年人基本生活能力在80岁以后明显下降城乡老年人日常基本生活需要他人照料的分别占387%和
2
67%.在80岁以上高龄老人中分别占2566%
和3248%.浙江省1990-1999年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增加了1973万.而2000一2009年增加了
56
69万.增长近3倍.
欧美与我国香港地区相当重视根据老年人
自理程度来划分养老设施类型.分类管理使得
老年人口生活状况调查。(以下简称。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八成(840%)的城镇老年人和九成
(918%)的农村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希望依靠
子女或社区提供照顾服务.养老机构的人住率也从侧面印证了这种情况根据(2009年民政统计年鉴)统计.浙江省养老机构八住率为602%并且随着养老床位总量的递增^住率逐年下降(图1).原因是随着经济水平提高.城市‘三无。.农村。五保’老人减少.普通老年人对机构养老的接受程度有限.同时机构医疗护理水平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要.
但是.居住方式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使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挑战.家庭结构小型化.‘4—2—1。的倒三角格局.使空巢老人家庭。比例不断升高.居家养老功能弱化.调查显示.城镇老年人实际空巢率为7584%.农村为
596%{图2)
:
是。篓慧O麓CeL,p构an嚣cy鬈011)c平与i1510n垒慧。。。L酬l:te。一J#rovli,cc
P琅l
5i踮and
a2encl%m
1mn2
●一☆■*Ⅻ而且城镇空巢家庭比例大于农
村。在城市内.年代越早的社区空巢家庭比例越大,老社区老人生活照料与精神慰藉缺失问题更加严重.因此.通过在社区内提供养老设施及养老服务协助老人实现居家养老的社区养老方式.能够综合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两者的优点,必定成为未来养老模式的发展重心.这与欧美等
社区照顾的养老方式不谋而合.
同时.由于家庭照料功能弱化及老年人自
理能力差.决定了机构养老又不可或缺.现实
中仍有部分老年人希望进八养老机构养老.调查显示,选择八住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在城镇占
1
田2新江省城乡老年人的居住状况
Fi92Livingconditionsofthe
a鲫inZhejigngProvince
59%,农村占89%.远远高于全省现状养老
表1不同养老方式的优缺点比较
养老方式
家庭养老符台传统符台
优点
住享受天伦之乐的愿望
床位数占老人数23%的水平.
综上.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是世界各国较为一致的养老模式发展方向。
mlAdvantagcsanddisadv∞tagesofdifferentmod∞ofpension
机构养老
社区养老
减轻老年人家庭老年人不离开熟悉的
老年人与子女同负担:提供专业社区又能得到来自
化科学厦时的护理
政府和社会财政年人观念上不太接受
社会相对专业的养老
服务
2
2养老服务内容的护理化趋势
从为老服务的需求特点来看随着人口老
缺点
子女负担重无法提供专业厦时周到服务
社区养老设施建设处
务体系尚没有形成网
负担重目前老于起步阶段为老服
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自理能力将明显下降对
照顾护理和精神慰籍类的需求曰益增长从而无
万方数据
■住坍与扯
医境螂
不同健康状况老人可以得到最合适的照顾.同时国内目前有机构养老设旋和社区居家养老相当重视与卫生医疗部门联台.发展护理型的养设施两类,前者以老年公寓,养老院为主,后者老设施。目前国外A住护理院的老年人比例达以托老所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老年活动站2%~3%.与老人公寓配比在1:2E右{除美国等为主.根据养老模式发展趋势和国际先进的做外).即护理型床位数占总养老床位数的33%左法.我国也应该引人持续照顾理念.建立一套适右.香港地区护理院数量占安老院舍的61%.应老人需要帮助和照料程度的养老服务体系.3养老服务体系和养老设施32。持续照顾。为理念的养老设旋体系
基于持续理念.国际上探索形成了一种称之
31“持续照顾”为理念的养老服务体系为长期照护系统(Long—termCareSystemCLTC))
国际上.养老服务的基本做法是根据老年人的养老服务体系.近年来.美国澳大利亚日的需要和养老社会化服务的基本构成寻求建立本韩国先后建立长期照护系统.基于‘持续照一套行之有效的养老服务体系.它是对老年人的顾1理念并以长期照护系统为核心的养老设旋体全方位服务支持的系统既包括家庭提供的各种系.涵盖。机构社区居家1三大养老模式所服务和条件.也包括政府社会提供的有关服务需的各类养老设施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自理的形式制度政策机构等各种条件.程度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根据我国养老服务体
进人20世纪90年代.国际社会针对长期以来系的基础和特点.养老设施与养老模式相对应各种养老机构和服务项目相互分割.老年人在健由机构养老设施社区居家养老设麓以厦居家养康状况和生活自理能力逐步下降的过程中还需不老服务三部分组成(图3表2).每大类设施内的断变更养老场所的状况.提出了。持续照顾“的配套项目均是以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为主要依据设理念.理念的核心是关照老年人生命历程中不同计.相互之间可自由选择和转换.充分体现。持方面的需求.尽可能使需要不同程度护理照顾的续照顾。的理念.长期照护系统(图3中点划线所老年人能长期居住在熟悉的环境中获得良好的照示)内的养老设施是我国目前供给最为短缺的部顾C桂世勋2001)注重连续性和综台化服务.分应该作为今后养老设施体系建设的重点.在持续照顾“理念指导下.各国有效整台生活
照料机构护理机构社区照顾设施等诸多设施4养老设施的规划设置标准
和服务资源.形成连续性体化的设施类型体
系。每大类设施和服务均按照老年人自理能力形我国的养老设施规划建设标准经历了从无到成若干小类.相互之间可根据需要自由选择和转有类型逐渐丰富的发展历程.地方上也纷纷出换,老人在此体系中随着情况的变化能得到相应台相关配套标准以应对老龄化社会对养老设施的且持续的照顾.需求.
圈3。持续照顾。理念下的彝者设施体系
Fi93RetiremeDtfacilitysystemtrod日theconceptof‘‘continuumofcare'’
万方数据
4.1已有养老设施配套标准评析的设施如老年服务站.老年问题咨询设施等没有
养老设施规划设计规范是养老设施规划编制列入正式规范中.(2)设施类型非硬性配置.没的主要依据,也是衡量设麓现状配套是否合理的有硬性规定设置老年照料服务设施,托老所,护标准。目前国家层面的养老设旄配套标准主要由理院是4宜设“项目.许多开发商开发建设时也规划建设部门和民政部门颁布(表3)。未予以重视,基本上是漏建。13)老年活动中心
其中.(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站)是惟一。应设“项目,但归入综合文化活动(GB50442-2008)对城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层中心项目,没有对其中老年人使用部分的建筑和面的养老设施提出控制要求。但简单地以养老用地指标做细致规定。(4)总量配置标准过小.设施用地标准来规范.缺少具体设施类型的规人均用地指标过大(因城市用地紧张).差异化配定,适用性不强。‘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置考虑不足,实施性较差。
(GB5018-2002)增加了养老院.托老所.护理
院,社区服务中心等相关的老年公共服务设施的4.2养老设施配置标准制定
项目,主要对居住区及居住小区级养老设施提出根据上述养老设施体系,借鉴发达国家和地控制要求,体现出对老龄化趋势及养老服务的重区的经验.以浙江省为例,笔者制定了一套适用视.是目前养老设施规划参考的主要规范。(城于城乡的养老设施配套标准《表4).
镇养老设施规划规范>(GB50437-2007l是目前4.2.1等级配置体系——调整、增设,刚性与最为完备的养老设施规范.从设施的界定.分弹-陛结合
级.规模.内容.配建指标和设置要求上进行控将养老设施的等级配置从三级调整为四级.制.但目前的老年设施规划中.以此规范作为规即’市一区(县)一居住区《街道镇)一居住小区划依据的并不多。<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村)。。其中市.区两级为机构养老设施,居住(GB/T50340-20031则主要涉及建筑层面的设计小区级为居家养老设施,居住区级兼有机构和居标准。民政部门颁布的(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家养老设施。设施配置中.增设部分养老设施。本规范>(MZ2008-2001)设置的养老设施类型最机构养老设施的老年公寓分市级和区级,养老院为齐全.包括社会福利院.养老院,老年公寓、分市级.区级.居住区级.其中居住区级的养老护养院.护老院.敬老院.托老所.老人服务中院可与日间护理中心合并设置.老年护理院分市心等.并对养老护理员人员配比和工作职责做了级和区级设置。社区居家养老设施中,老年活动规定,但对设施的规模要求不够明确。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问护理中心设置在
总体上来说.从老龄化发展趋势和老年人需居住区级,老年活动站,居家养老服务站.托老求角度看,现有的这些配套技术标准规范仍显滞所设置在居住小区级。且明确将居住区级和居住后.其不足主要体现在:《1)与老年人密切相关小区级的养老设旌作为。应设”的控制性项目。表2养老设施分类及功能定位
Tab2Classificationandpositioningofpensionfacilities
大类设施类型现有名称功能配套服务老人群体
生活起居.餐饮服务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及室外活自理部分自理.完
i养老院社会福利院
敬老院动场地等;可按老人自理能力分为一般型,半护理全不能自理等不同健
机构型.全护理型床位康状况的老人养老老人公寓老年公自理老人设施老年公寓生活起居餐饮服务.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健身及
寓室外活动场地.行业培训I等。设置一般型床位
具有医疗.保健.康复和护理等相配套的养老设施,非自理老人(含部分自
老年护理院包括医疗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和临终关怀等:理.完全不能自理)
可按老人自理能力设置半护理型和全护理型床位
需要服务的老人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提供各种综合性服务的服务机构和场所.包括生活照
《站)(站)料,家政服务老年食堂及送饭.康复护理.文化娱
乐,法律援助精神慰藉.提供上门服务为主
盾冢护理室.康复训练室.保健室出院后仍需要护理.养老日间护理中心
口口盘康复训练的老人月R方
设施为短期接待老年入托管服务的社区养老服务场所.休自理,半自理老人
托老所托老所.日托中心
等息室活动室.保健室.餐饮服务用房等.可分日托
和全托两种
老年活动中心(站)老年活动中心(沾)活动室.阅览室.排练室电教室.室外活动场地等自理老人万方数据:,一棼H掣善葛酣群
HOuSlrlganciResldeflbatPlanning
配置数量要求上.各等级的空间配置体现刚老设施按人口1万一1.5万人的社区标准设置.每
性与弹性相结合.市.区级机构养老设施按照市两个较小的社区(常住人口不到1万人)可共同设
和区常住人口规模15万一25万至少设置1处的标置,服务半径不大于500m.农村地区养老设施
准.超过50万人需增设:居住区级养老设施按照按3000-5000人的中心村设置.或是若干自然村
每3万~5万人设置1个的标准.超过5万人可酌情(800—1500人I共同设置.养老机构除乡镇级别
考虑增设.服务半径在800—1000m.小区级养外.有条件有需求的中心村也鼓励配建.
裹3国家层面现有养老设施相关规范一览
Tab.3Nafional—lcvdnomsoffacilitiesfortheaged
市区
规范名称设施类型居住设计要求
级级区级小区级
1.市(地区)级应配建
老年公寓▲△2.配建规模不应小于80床位
3.每床位建筑面积大于或等于加m2.每床位用地面积范围50~70Tf
1.市级配建不应小于150床位.每床位建筑面积大于或等于35m2,每床
养老院▲▲位用地面积范1虽45-60m2
2.居住区级不应小于30床位.每床位建筑面积大于或等-干30m2.每床位
用地面积范围40~50rn2
(城镇养老人护理院▲1.每床位建筑面积大于或等于35m2.每床位用地面积范围45—60膏老设施规1.居住区级附设不小于50床位的养老设旌:每处建筑面积大于或等于
24划规范)老年服务中心l站)▲▲200m2,每处用地面积大于或等-T400m2
2.小区级服务半径应小于500m.每处建筑面积大于或等-T-150rd
1.不应小于10床位,每床建筑面积不应小于20秆
托老所△▲2。应与老年服务站合并设置
3.每处建筑面积大于或等于300m2
1.居住区级每处建筑面积大于或等于300m2.每处用地面积大于或等于
老年活动中心▲▲▲600m2,配300m2户外场地
2.小区级服务半径应小于500rn.每处建筑面积大于或等于150”2
养老院△1.一般规模为150~200床位.每床位建筑面积大于或等-T-40m2
托老所△1.一般规模为30~50床位.每床位建筑面积20m2.宜靠近集中绿地安
排.可与老年活动中心合并设置
(城市居护理院△1最佳规模为100—150床位.每床位建筑面积≥30m2.可与社区卫生服住区规划务中心合设
设计规社区服务中心(含
范)老年人服务中心)▲建筑面积200~300re:/处.用地面积300~500m2/处
文化活动中心(站)
(含老年文化活动▲▲
中心,站)2.zJx刚C)一600m2/处1.居住区级建筑面积4000—500口rn2/处
小型150人以下)人均用地指标80~ICO'n2
老年人住宅及老年中型i51~150人)人均诗过指标90一100m:
<老年人人公寓大型{151—200人)人均用地指标95-105m2居住建筑
设计标特大型(201人以上)人均用地指标100—11吖准>养老院建筑面积25mZ/人
护理院建筑面积25m2/人
托老所建筑面积20m2/A.
<城市公
共设施规养老设旌人均用地指标宜为0.1—0.3种(。入均’指城市人口规模的平均值}划规范)
<老年人老年社会福利院.对主要设施设备配置提出了要求老人居室的单人间使用面积不小于社会福利养老院或老人院.lOm2:双人闻使用面积不小于14衍;三人间使用面积不小于18m2;合居机构基本老年公寓、护老型居室每张床位的使用面积不小于5m2.室外活动场所不得少于150m2,规范)院、护养院绿化面积达到60%.并对饭厅.洗手间及浴室老人活动室.康复室和
健身场所等设施提出了配置内容要求.但没有制定量化标准.注:▲为应配建的项目;△为宜设置的嘎目。
万方数据
基于“持续照顾”理念的养老模式和养老设施规划.doc下载4.2.2配建规模——减、增、补大型机构,有的超过上千张床位,相比之下已有
养老设施的规划设置标准参考已有规范制规范中对市、区级养老机构配建规模标准偏低,
定,主要以最小规模(建筑.用地}.单位床位面因此建议适当调高最低配建规模标准.
积(建筑.用地).最少床位数.设施配置数量等社区居家养老设施中的日间护理中心和托老
为基本指标.我国已有的养老设旋设置规范对养所的规模,按照实际预测养老床位数确定配建规
老机构的床均面积设置标准要求较高.现状设施模.考虑到60-65岁老年人自理能力较强,参考
与之差距甚大.实际中新建设施也难以达到这一国外一般以65岁老年人为测算基数.并建议适时
标准.相比之下.香港的规范中养老设旋服务半更新配建标准。
径较小.人均用地指标较小,居住小区级设置日4。2.5新老城区配置标准——差异化
间护理中心的做法值得借鉴.因此建议适当调考虑到老城区用地紧张,设旋配建标准可折
低标准,调整至原有标准的90%.并参考地方标减,建议最小规模不低于原标准的70%。但老城
准.结果如表4。区老年人口密集.老龄化程度高,应确保设置类
根据调查,现状市.区级养老机构基本上为型与项目的齐全,布点可相对癌集。新城区配建
衰4新江省养老设施配建标准及设置要求
Tab。4DevelopmemstandardsforpensionfacilitiesinZhejiangProvince
大最小规模lm2/处)最小床位
类类型空间等级设置规定用地代
建筑面积用地面积数码备注
市级120∞150()o300床/所每床位建筑面积>35m2,每床位用地C9一般护理型,半
面积;)45m2护理型.全护理
150—300
养老院区f县)级52506750每床建筑面积)30m2,用地面积型
C9
康/所;j40rn2
居住区(镇)
机级18∞24(3050床/所每床建筑面积≥27m2,用地面积,以一般护理型
;}36m2R22/cg
半护理型为主
构
养(1}每床位建筑面积;;35m2.每床位用以一般护理型为老地面积≥45m2:(2)考虑附设~定L-'t;仍J主设市级1200018000300ff‘/所的示范培训功能用地.预留用地.{此C9
施部分增加建筑,用地面积另计);【3)
老年公寓设置1所以上
150一30。(1)平均每床位建筑面积≥30m2.每床
区(县)级52506750位用地面积≥40m2:(2)每个区设若干cg
床/所所
f1l每床建筑面积》35rn2,用地面积以半护理型.全
市级70。。9000200寐,豫;;45m2;(2j集中绿化用地面积应按每C51护理型为主
位老人不低于2m2设置,(3)主城原则
老年护理院上设置1所以上
(1)规模宜为100床以上配置.每床建
区《县)级300。4000100养/赣筑面积≥30m2。月地面积>4凸n2:(2)C5{
每个区.县市不少于1所
居住区(镇)30。500每处建筑面积>300m2,用地面积R22可与居住区养老
级≥500m2院结合设置
居家养老服
社务中心【站)(1)每处建筑面积大干或等于20。m2;可与托老所邻近区小区(村)级20。3∞用地面积>300m2;(2)服务半径应小R22设置居于500m2
家
日间护理中居住区{镇)每床建筑面积>27m2,用地面积与社区卫生服务养900120040床/所≥36m2R22
老’L、级中心或区级医院
结合设置
设
施托老所小区(村)级40060。20床/所每床建筑面积>18m2R22老小区优先增设
老年活动中居住区{镇)3006∞应{&i;k-T-300m2的室外活动场地R22可与幼儿园邻近心{站)级设置
小区(村)级150300(1)应设置大干150m2的室外活动场R22
地;(2)服务半径小于5E)0|'n
万方数据
Housing
and
Res[denual
Planning
裹5杭州市区养老设施配建指标体系一览
Tab.5DevelopmentindicatorsforpensionfacilitiesinHangzhou
分类
项目名称
对应现有养老设
施名称
内容
建筑面积
用地面积
最小规模【m2/处)
设置规定
备注
市级养老院社△福利设施
老年公寓区级养老院
I
社会福利中心生活起居.餐饮服务.(院)
文化娱乐.医疗保健.
12000
1500。
(1)规模宜为300床位以上,每床位建筑旧区改造面积≥40『秆.每床位用地面积≥5凸秆;(2)考虑附设一定比例的示范培训功能用地.预留用地(此部分增加建筑.用地面积另计);13)设置1所以上
不得低于70%
老年公寓
老人公寓.老年健身及室外活动场地.
行业培训等公寓
社会福利中心
生活起居.餐饮服务.
(1)规模宜为150—300床位,平均每床
5250
6750
老人公寓.老年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及室外活动场地等
公寓
老年关怀医院.
以接待护理老人为主的、具有医疗.保健.康复和护理等相配套的养老设施.包括医疗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和临终关怀等
老年关怀医院
生活护理.餐饮服务、医疗保健.康复
位建筑面积≥35m2.每床位用地面积
≥45m2i
12)每个区设若干所
医疗卫生设施
市老年护理院
(1)规模不应小于200床.每床建筑面积≥40m-.用地面积50m2j(2}集中绿
80。0
老年康复医院
100∞
化用地面积应按每位老人不低于2m2设置;(3J主城原则上设置1所以上
(1)规模宜为100床以上配置.每床建筑
35∞
4500
区老年护理院社
区
g【藩菇。讲甘】溢蕾I谴
面积≥35m2.用地面积≥45m2;《2}每个区不少于1所
规模宜为60床位.每床建筑面积>35m2,用地面积》50m2
敬老院老人公生活起居餐饮服务.
居住区养老院
寓,养老服务中心,益寿院
社区托老所
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健身
2100
3000
服务
(1.6万户)
600’
(1.6万户)
居家养老服务休息.餐饮服务活动站.托老所
室.保健室
每处新建设施的最小建筑面积不宜小于300m2,每床建筑面积≥20m2
嚣lS
(6000户)
骓
啪舌{雩
h
?部分老年人口较少的社区新建托老所。规模可酌情降低。但不得小于建筑面积300m2的最低要求。
标准可适当提高.并做好用地预留。针对新老城区在老年人口数量和老龄化程度上的差异,可以适当调整各类居家养老设施的用房面积,体现新老社区配置的差异性.对老社区可整合幼儿园.社区用房等空置资源增加日问护理中心,托老所;对老龄化程度低的新社区可预镏用地,或作
老年社区.退休社区等新型的商业开发模式受到推崇。起源于北欧的。退休社区”(RetirementCommunity)(亦有’退休村”.
。继续照顾退休
l
咎I
社区”等多种形式)于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一些经济发达城市发展壮大.已经成为美国老人重要的养老选择之一.
为老年文化娱乐用房.今后可再利用为曰问护理
中心.托老所用房.
在杭州市区养老设施布点规划中.配建指标体系还根据相关文件和设施建设现状.发展趋势,对其中的有关指标做出相应调整。首先是考虑到原定。规划养老设旋床位总数按老年人总数的2%配置。的指标要求过低,规划近.远期的养老设施床位数分别提高到4%.5%进行配置。其次.根据老城区土地紧缺,外围新城区用地相对宽裕,为使规划更具可操作性.采取差异化的配建要求.不对分区.分街道配建的机构养老床位数规定硬性指标.对老城区适当降低配建指标,对新城区适当调高配建指标.考虑到居家养老对设施床位利用率较低,将养老床位主要配置在机构养老设施中《表5)。
值得城市规划领域重视的一种趋势是,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在经济比较发达阶段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经济承受能力较强,现今
注释(№t∞l
5结论
《1)。以社区居家养老为主体,以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模式.是我国养老模式必然的选择.(2)基于。持续照顾“理念,以长期照护系统为核心的养老服务和养老设施体系,是养老事业的基本制度和设旋规划的基本依据。f3)优化已有的设施配套标准,建立适用于地方实际,并体现地区差别化的养老设施指标体系.是城市规划的基本技术工作.(4)养老服务社会化.市场化,明确政府与社会办养老设施的职能分工.是应该着力推进的养老设施建设发展体制.
①如‘无锡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2009—
2020)'、‘北京市养老设施专嘎规划)、‘艾
(下转¥s5页)
万方数据
参考文献(References)8陈彦光.自组织与自组织城市[J】.城市规划,1[美】约翰?H?霍兰.隐秩序:适应性造就蔓杂性2003(10):17--21.
【M】.周晓被,韩晖,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9陈彦光.中国城市发展的自组织特征与判据[J】.城团.2011.市规划,2006(18):24-30.
2[美】约翰?霍兰.涌现从混沌到有序【M】.陈禹,10杨贵庚.社区人口合理规模的理论假亩cIJ】.城市规
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划,2006(12):49-56.
5[劐萨林加罗斯.域市结构原理咖.阳建强,程佳佳,1I扬贵庆,厩建波,庞磊.等.社区单元理念厦其
刘凌,等,译.北宗:中固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规划实践【J】.城市规划,2006(8):87-92.4【苏】M斯莫利亚尔.新城市总体规划….中山大12李百浩,彭秀涛,黄立.中国现代新兴工业城市规
学地理系,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划的历史研究fJ】.城市规划学刊,2006(4):84—92.5周喜山.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fM】.北京:科学出13应联行.论建立以社区为基本单元的城市规划新
版枉.2007.体系【J】.城市规划,200402):63--68.
6邢海峰新城有机生长规划论:工业先导型新城规14丁灵鸽,陈天。李磊.弹性理念主孚下的产业园
划实战的理论分析[M】.北京:新华出版杠。2004.区规划实戴探索【J1.城市规划,201o(9):05—96.7陈劲松.新城模划州.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上接第28页)
鸟市养老福利机构布局规划》.《杭州市养老设京:中回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花布,占’规划(20lO一202o))等。4田北海.香港与内地老年社会福【M】.北京:北京大学⑦利用浙江省民政斤。201o丰浙江省城,老年人口出版社。2007.
生活状况调查”的机会。问卷抽样调查老年人的5柴彦威,手.中国城市者年人的活动空问[M】.北养老意愿、对养老设施的使用评价及未来需求情京:科学出版杜.2010.
况。发放全省城9居家老年人(60岁及以上)问卷6穆光宗.中国传统养老方式的变革和展望【J】.中国2950份,养老机构老人(60岁及以上)同卷300份,人民大学学报。2D00(5):59—44.
养老机构自贵人调查表55份。针对杭州市养老设7桂世勋.舍理调整养老机构的功能结构【J】.华东师范施布点规划鳊制,抽取具有代表性的11个社区,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4).
对250位居家老人进行问卷调查。8王玮华.城市住区养老设施研究【J】.城市规划,④宋宝安手(2006)对全嗣14个省区.蒋岳祥等2002(3):49-52.
(2006)对浙江5市,刘同昌(2001)对青岛市老9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年人开展调查。范(GB5045T-;ZOO7)[sj.北京:中田建筑工业出版④空巢老人家庭是指不与子女同住的老年人家庭。社.2007.
包括独居老人、只有一对老年夫妇,与其父母同10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域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住以及与孙子女同住的謇庭。(GB50442—.2008X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参考文献(References)1l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IBrenda.CSpillmj-n。KorbinLiu.Trendsingesldentlal准(GB/T50540一2005)[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Long-TermCare:UseofNursingHomesandAssistnd社,2005.
LivingandCIharzctedsticsofFaolitiesandP。esideuts[Rl12民政部枉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老年人社会福利机U.S.DepartmentofHealthandHumanServices.Urban构基本规范U忆.008—200lMsl.2001.
Institute,2002-11-25.13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城市居住地区和居住区套共2彭希哲,梁鸡,程远.城市老年服务体系研完【M】.服务设施设置标准(DGJ08--55-2006)[S}.2006.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4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5赵民,赵蔚.枉区发展规划——理论与实践….北的意见【zJ.2008.
万方数据一蛋喜砖蓑
久久建筑网m.kkreddy.com提供大量:建筑图纸、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