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Midrex钢铁生产工艺

 

2008年全国炼铁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新一代Midrex钢铁生产工艺

李友佳 王薇

(首钢技术研究院科技信息所)

1概述

目前,全世界有十几种直接还原法实现了工业生产,共有百余家直接还原铁生产厂。Midrex法近几年产量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是最主要的直接还原铁生产工艺。2004年Midrex直接还原法所生产的直接还原铁产量占世界直接还原铁总产量的64.1%,HYL-III工艺所生产的直接还原铁产量占18.9%,其他工艺包括气基和煤基工艺约占17%。

2 Midrex工艺原料

Midrex工艺属于直接还原炼铁法,是成熟的气基工业生产方法,它主要应用于盛产石油或天然气的国家。把石油或天然气通过转化器变成还原气体,用此气体还原矿石,其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Midrex法DRI生产工艺流程

Midrex—Ross公司是竖炉技术和矿石加工用化学气体行业的先驱,Midrex就是该公司于60年代开发的直接还原铁工艺。自1969年以来,Midrex公司消耗了27Mt块矿和118Mt球团矿,并且成功地采用了100%球团、100%块矿以及球团与块矿的混合矿进行生产。

Midrex工艺允许厂家灵活地选择铁矿矿源。正在生产的Midrex厂已大批量采用了46种铁矿,其中球团矿20种,天然铁矿石26种。实际上,由于工业生产和实际应用方面的原因,大多数厂家都限制它们的矿源数,仅采用几种。统计表明,1991年Midrex直接还原厂所用原料中球团矿占78%,而块矿只占20%。

另外,对适合于Midrex直接还原工艺及其炼钢的铁氧化物原料的选择还应从化学和

新一代Midrex钢铁生产工艺

物理特性 1

2008年全国炼铁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以及还原特性几方面加以考虑。铁氧化物原料化学成分的重要性通常取决于最终使用者而非直接还原工艺。随着三十多年来直接还原技术的进步,铁氧化物原料的化学成分对Midrex工艺来说已变得不太重要了。然而化学成分对其后的DRI炼钢工艺却非常重要。

在直接还原工艺中,就原料而论,唯一的主要化学变化是从铁氧化物中脱氧,没有熔炼或精炼发生,基本上氧化铁原料中的所有杂质和脉石都存留在还原产品中。因此,所用原料含铁量应尽可能高,脉石含量应尽可能低,这样的原料才能受到炼钢厂的欢迎。表1示出直接还原品级氧化球团和块矿的推荐化学成分。

表1 氧化球团和块矿的化学成分(%) Fe最小值

(SiO2+Al2O3)最大值

S最大值

P最大值

Cu最大值

TiO2最大值 67.0 3.0 0.008 0.030 0.01 0.15

这些特性主要是考虑炼钢工艺的需要而定的,只有最大S含量和最高TiO2含量是特别针对直接还原而定的。另外,除了铁、硅、铝以外,还必须考虑原料中的另外一些成分。如:

(1)磷:推荐以0.03%作为P含量极限,但具体含P量标准随所产钢的牌号和所采用的炼钢技术而定。用含P量为0.05%的原料生产的HBI的实践表明,当该原料用量达40%时生产棒、线材是可行的。

(2)钒:含钒量过高可能对生产一定牌号的钢带来困难,故其具体标准应由各DRI用户来确定。

其实,在Midrex工艺中,一种铁氧化物原料的物理性能和还原特性要比其化学特性还要重要,必须予以重视。如:粒度。Midrex工艺多用球团矿和块矿混合炉料。球团矿粒度9~16mm的占95%,块矿10~35mm的占85%。球团中-5mm粒级限制在3%以内,块矿中-5mm粒级限制在5%以内。此外,应将-3mm粒级降至最低,因为该粒级不能用于直接还原工艺,通常予以筛除。但实际上,在采用廉价铁矿生产时产生的粉末量很高,为了尽可能地减少氧化铁粉末损失影响到的综合经济效益,我们还是要考虑粉末利用的问题。一般通过往炉料中配入适量氧化铁粉末以及将还原产品粉末压块,可使粉末损失降至最低。

3 Midrex工艺存在的问题

Midrex直接还原工艺虽然具有工艺成熟、操作简单、生产率高、热耗低、产品质量高等优点,在直接还原工艺中占统治地位,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是它要求:

(1)具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作保障;其次Midrex的反应温度低,反应速度较慢,炉料在还原带大约停留6h,在整个炉内停留时间约10h。

2

2008年全国炼铁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2)Midrex工艺要求铁矿石粒度适宜且均匀,粒度过大会影响CO和H2的扩散使反应速度降低;粒度过小,透气性差,还原气分布不均匀,一般小于5mm粉末的含量不能大于5%。同时对于铁矿石的品位要求也高,这是直接还原生产海绵铁的通病,对于矿石中的S和Ti的含量要求也很严。

(3)相比较HYL-III而言,Midrex工艺重整炉处理气体体积为每吨海绵铁1810m3,体积大,造价相对较高。

(4) Midrex竖炉对铁矿的硫含量有一定限制,否则含硫炉顶气进入重整炉将造成裂解催化剂失效。

(5)炉身结构复杂

Midrex竖炉结构复杂,炉内设有冷却气体分配器和海绵铁破碎器。

4 Midrex直接还原建厂分布

Midrex工艺是Midrex—Ross公司于60年代开发的直接还原铁工艺。1969年,第一套Midrex装置在美国的俄勒冈波特兰建成。随后,又有49套Midrex装置销到18个国家。在此期间Midrex在技术上有了许多改进,如竖炉加大、现场重整、热回收率提高、催化剂的改进及热淬的应用等。

南非萨尔达尼亚(Saldanha)钢铁厂的Midrex法工艺于1999年1月竣工投产。Saldanha厂座落于南非萨尔达尼亚海湾,该厂主要以铁矿石、煤为原料,现已达年产125万t热轧卷的规模,并计划在此基础上将年产量再翻一番。该厂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家集多项钢铁生产新工艺为一体,即将熔融还原、直接还原、电炉炼钢、薄板坯连铸形成一完整生产工艺线的钢铁厂。由于技术上的创新,Saldanha钢铁厂大幅度地降低了工艺的投资成本和能耗,其建厂总投资为11亿美元,预计年出口金额达2000万美元。该厂生产指标为每200万t铁矿石生产出125万t热轧卷,每吨成品钢材价格约为320美元,具有市场竞争力。表2示出Midrex生产工艺的建厂分布。 表2 世界直接还原厂及MIDREX生产工艺设备一览表 (不完全)

直接还原厂

治敦钢公司

特汉堡钢铁公司 公司 I 钢业公司 钢铁公司 勒比伊斯帕特公司 特钢铁公司I 公司 来西亚联合轧钢厂

厂址

美国南卡罗莱纳州乔治敦 德国汉堡 阿根廷坎帕纳 委内瑞拉马坦萨斯 阿根廷孔斯蒂图西翁 卡塔尔Mesaieed

特立尼达多巴哥波因特利萨斯 沙特朱拜勒 俄罗斯旧奥斯科尔 马来西亚拉不安岛

年产能(Mt) 设备(套) 0.40 0.40 0.40 0.40 0.60 0.35 0.60 0.40 1.29 0.84 0.80 1.67 0.65

1 1 1 1 1 1 1 1 3 2 2 4 1

产品 DRI DRI DRI DRI DRI DRI DRI DRI DRI DRI DRI DRI HBI

投产年 ’71 ’71 ’73 ’76 ’77 ’77 ’78 ’78 ’79 ‘80/’82 ‘82/’83 ‘83/’85/’86/’87

’84

状况* 03年破产 投产 投产 投产 投产 投产 投产 投产 投产 投产 投产 投产 投产

特魁北克冶金公司 1 加拿大魁北克省孔勒特克 特魁北克冶金公司 2 加拿大魁北克省孔勒特克

公司 II 委内瑞拉马坦萨斯

3

2008年全国炼铁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斯坦钢公司 历山大国家钢铁公司 I 比亚钢铁公司 I 萨钢公司 I&II 公司 萨钢公司 III 特钢铁公司 II 巴拉克钢公司 特工业公司 公司 比亚钢铁公司 II 国还原铁公司 亚那黑色冶金公司 特 DR3 达尼亚钢公司 萨钢公司IV 钢铁公司 钢联 计

伊朗阿瓦士 埃及杜海莱 利比亚米苏拉塔 印度Hazira

委内瑞拉奥尔达斯港 委内瑞拉马坦萨斯 印度Hazira 沙特朱拜勒 伊朗穆巴拉克 印度Raigad

墨西哥拉萨罗卡德纳斯 利比亚米苏拉塔 美国亚拉巴马州莫比尔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康文特 委内瑞拉马坦萨斯

特立尼达多巴哥波因特利萨斯 南非萨尔达尼亚湾 印度 韩国牙山湾 奥地利

1.84 0.72 1.10 0.88 1.00 0.66 0.44 0.65 3.20 1.00 0.80 1.20 0.65 0.80 1.20 1.00 1.36 0.804 0.80 1.00 0.80 1.75 32.454

4 1 2 2 1 1 1 1 5 1 1 1 1 2 1 1 1 1 1 1 1 51

DRI DRI DRI HBI HBI HBI HBI DRI DRI DRI DRI DRI HBI DRI DRI HBI DRI DRI DRI DRI DRI

‘85/’90/’92/’02

’86 ‘89/’90 ’90 ’90 ’90 ’92 ’92 ‘92/’93/’94

’94 ’97 ’97 ’97 ‘97/’98 ’98 ’98 ’99 ’99 ’00 ‘04

‘06/07

投产 投产 投产 投产 投产 投产 投产 投产 投产 投产 投产 投产 投产 闲置 闲置 投产 投产 投产 投产 投产 在建

历山大国家钢铁公司 II 埃及杜海莱

历山大国家钢铁公司 III 埃及杜海莱

5直接还原铁生产成本分析

目前世界直接还原铁生产具有成本优势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国家,如:委内瑞拉。由于其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再加上低廉的运营成本,使得其直接还原铁具有广阔的市场拓展空间。通过对选择的33家直接还原铁生产厂进行的成本分析得出,2005年第一季度的平均运营成本为144美元/吨,平均总成本为160美元/吨。成本最低的直接还原铁生产厂家均在季内瑞拉,运营成本和总成本均在80美元/吨以下。拥有低价天然气、采用进口铁矿石的钢厂(如中东的一些钢厂),运营成本在180美元/吨以内。中国(以天津钢管为例)生产直接还原铁的成本最高,2005年第一季度成本为254美元/吨。由于采用进口原料,2005年天津钢管直接还原铁生产成本高达2500元/吨(折合310美元左右)。由于原燃料价格上涨,自2003年第四季度以来,世界直接还原铁基准成本平均增加了50美元/吨。

由于在某些主要生产地区天然气价格较高,导致2002年的生产成本明显高于2000年。2003年天然气价格回落,但铁矿石价格却上涨。2005年铁矿石价格涨幅71.5%,这对于需求强劲的直接还原球团矿来说,使其利润空间高于高炉球团矿,价格也高过了废钢,利润率也随之提高,2005年第一季度,其利润率高达69%。

4

2008年全国炼铁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随着废钢价格下降,直接还原铁的价格也不可能永保高位运行。

6 直接还原铁市场情况

6.1 直接还原铁的生产

目前,世界直接还原铁产量最大的国家是印度。2006年直接还原铁产量接近1500万吨,同比增35%,占世界总产量的25%。这是自2003年以来连续4年位居世界最大直接还原铁生产国地位,主要的4家生产厂有埃萨集团、伊斯帕特工业公司、Vikram伊斯帕特和京德勒集团。 委内瑞拉位居第二,产量为860万吨。伊朗位居第三,产量为690万吨。墨西哥位居第四,产量为620万吨。沙特阿拉伯位居第五,产量为360万吨。2006年上述5国直接还原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3。另外,北美和委内瑞拉由于受当地原料价格高涨的影响,直接还原铁生产受到制约。

2000~2006年世界上直接还原铁(DRI)的生产基本上为上升态势,详情见表3。

表3 世界直接还原铁(DRI)产量变化表 (单位:万t)

99/00,00/01,01/02,02/03,03/04,04/05, 年均

% % % %% % 年份 % 产量 5980注:资料来源:美国 Midrex技术公司(05、06年为补充数据)

造成DRI产量增加的驱动力是世界经济从2002年回升,尤其是美国经济复苏以及中国申办2008年世界奥运会和上海申办2010世搏会成功,刺激了经济迅猛增长,并使钢铁产量增长以及对DRI需求增加。特别是2003年以来由于国际钢铁市场大幅回升和废钢的价格高涨对DRI需求活跃,从而带动了DRI的增产。

另一个原因是2004年企业对建新直接还原铁和热压块铁产能的咨询增多,而且拟建产能达到2000万吨。表4示出1995~2004年世界还原铁生产国产量。

表4 1995~2004年世界直接还原铁生产国产量 单位:百万吨

国家 拉丁美洲 阿根廷 巴西 墨西哥 秘鲁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委内瑞拉 中东/北非 埃及 伊朗 利比亚 卡塔尔 沙特阿拉伯

0.85 3.23 0.97 0.63 2.13

0.83 3.81 0.83 0.64 2.30

1.19 4.38 0.99 0.57 2.11

1.61 3.69 1.01 0.71 2.27

1.67 4.12 1.33 0.67 2.36

2.11 4.74 1.50 0.62 3.09

2.37 5.00 1.09 0.73 2.88

2.53 5.28 1.17 0.75 3.29

2.87 5.62 1.34 0.78 3.29

3.02 6.41 1.58 0.83 3.41

1.33 0.30 3.70 1.05 4.72

1.42 0.34 3.90 1.07 5.34

1.50 0.32 4.54 0.12 1.24 5.36

1.54 0.34 5.68 0.11 1.14 5.06

0.99 0.40 6.24 0.05 1.30 5.05

1.42 0.42 5.83 0.08 1.53 6.69

1.28 0.43 3.67 0.07 2.31 6.38

1.46 0.36 4.90 0.03 2.32 6.89

1.74 0.41 5.62 0.08 2.28 6.90

1.74 0.44 6.54 0.08 2.36 7.83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0.003 0.02

5

新一代Midrex钢铁生产工艺.doc下载

2008年全国炼铁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亚洲/大洋洲 澳大利亚 缅甸 中国 印度 印度尼西亚 马来西亚 新西兰 北美洲 加拿大 美国 前苏联/东欧 俄罗斯 中、南非洲 尼日利亚 南非 西欧 德国 世界总产量

0.41

0.37

0.47

0.45

0.40

0.46

0.21

0.54

0.59

0.61

30.67 33.30 36.19 36.96 38.59 43.78 40.32 45.08 49.45 54.60 0.02 0.95

0.02 0.90

- 1.09

- 1.05

- 1.16

- 1.53

- 1.56

- 1.55

- 1.54

- 1.63

1.68

1.50

1.73

1.55

1.88

1.92

2.51

2.91

2.91

3.14

1.01 0.46

1.42 0.45

1.39 0.51

1.24 1.60

0.92 1.67

1.13 1.56

- 0.12

0.18 0.47

0.50 0.21

1.09 0.18

- 0.02 - 4.28 1.86 1.09 0.90

- 0.04 - 4.84 1.80 1.48 0.87

- 0.04 0.07 5.26 1.60 1.72 0.76

- 0.04 0.08 5.26 1.64 0.91 0.84

0.32 0.03 0.11 5.22 1.74 0.96 0.89

0.56 0.04 0.05 5.44 1.82 1.26 0.89

1.37 0.04 0.11 5.59 1.48 1.12 0.93

1.02 0.04 0.22 6.59 1.50 1.08 0.88

1.95 0.04 0.31 7.67 1.23 1.60 1.02

0.69 0.04 0.43 9.37 1.47 1.68 1.03

我国直接还原铁产量一直是在不断地增长。据不完全统计,由1997年的7万吨增长到2005年的41万吨,产量增长了近六倍,与2005年世界直接还原铁的总产量5580万吨相比,我国直接还原铁的产量仅占世界总产量的0.73%。我国近年直接还原铁产量见表5。

表51997~2005年我国直接还原铁产量情况 万吨

年度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产量 7 8 11 5 11 22 31 43 41

目前,我国生产直接还原铁的企业有几十家(主要是煤基),产能约81万吨,设备利用率仅为50%左右。

6.2 新增产能和再建项目

米塔尔的伊斯帕特集团控股公司全球钢公司(Global Steel)收购尼日利亚Delta钢公司之后,两座Midrex工艺的设备于2006年底重新投入生产。

美国纽柯公司完成了对老厂AIR设备的重新安置,并于2006年底改为Nu-Iron公司重新投产。 2006年底,从美国移至沙特阿拉伯的一座Midrex设备投产,从韩国移至印度的一座Midrex设备亦在投产准备阶段。此外,在卡塔尔、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正在建设中的几家Midrex直接还原铁厂亦接近完工,预计2007年投产。 6.3 直接还原铁的销售

未见到世界上DRI的消费统计数据,只有消费国的购买统计数据。从2000~2005年世界DRI销售数据来看,2001年和2004年有所减少,其他年份均为上升走势,详情见表6。

6

2008年全国炼铁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表6 世界直接还原铁(DRI)销售表 (单位:万t)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DRI

HBI① 细粉

共计 与上年对比%

注:为块状产品 资料来源:美国 Midrex技术公司

从表6可知,2002年世界上直接还原铁的销售量比2001年增长19.7%,其中DRI产品增长71.38%;2004年直接还原铁销售量比起2003年下降9.62%。其原因是原材料价格上涨使得本国销售量增加,外销减少。按销量计算,DRI减少8.0%,HBI减少10.6%。 6.4 直接还原铁主要消费国

世界上直接还原铁主要消费国为美国、中国、韩国和日本。

美国拥有巨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和热轧卷板工厂,因此对DRI需求量很大。但是,近年来美国DRI年产量不足20万t,原因是DRI生产环境恶劣,故美国逐渐把DRI的生产外迁。所以美国每年需要大量进口DRI,并且从2000年起进口量明显增加。例如,美国2003年进口194.1万t,2004年进口268万t,2004年比2003年进口增长约38.1%。美国主要从委内瑞拉进口,04年进口181万t,比2003年的156.18万t增长约15.3%。2004年美国从委内瑞拉进口的DRI占总进口量的67.5%。此外,美国每年还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加拿大和俄罗斯等国进口。

韩国和日本也是DRI的重要进口国。例如,韩国2004年从委内瑞拉进口16万t,澳大利亚进口16万t,马来西亚进口40万t,俄罗斯进口8万t,利比亚进口3万t。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同时也是重要的DRI进口国。2004年进口量比2003年有所下降,但比2000年却增加了约12.3倍。2005年进口量虽有所降低,但仍是产量的1.82倍,见表7。中国进口DRI的主要国家为委内瑞拉,此外还有澳大利亚、马来西亚、俄罗斯和利比亚等国家。

表7 2000~2005年我国直接还原铁进口量与废钢进口量比较 万吨

年份

直接还原铁 废钢

求增长。

2001 69.6 510 978 2002 129.8 785 2003 168 930 2004 154.5 1024 2005 74.8 1083

这说明我国国内用户对直接还原铁的需求比较大,而目前国内直接还原铁的生产却不能满足需6.5 直接还原铁进口价格变化分析

从表7不难看出,近几年进口直接还原铁有所增长,2003年达到最高168万吨,2004年下降到154.5万吨,2005年进一步下降到74.8万吨,降幅超过50%。这一方面是由于进口废钢能基本满

7

2008年全国炼铁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足我国废钢需求,但更主要的是因为2004年和2005年世界直接还原铁价格过高,曾经一度超过了生铁的价格。据统计,2005年进口废钢铁1083万吨,共花费28.36亿元,平均价格为262美元/吨,进口直接还原铁和其他海绵铁产品共74.8万吨,共花费2.105亿元,平均价格为280美元/吨,而2005年下半年国内生铁价格最高价格也仅在这个水平。表8表示2004年5月~2005年4月全国直接还原铁进口量、金额及平均价格。

表8 2004年5月-2005年4月全国直接还原铁进口量、金额和平均价格 月份 04年5月 04年6月 04年7月 04年8月 04年9月 04年10月

173336.86179173.8244046.9884011.34155657.641693.37进口量(吨)

3940.944853.95665.97788.762370.22432.88金额(万美元)

平均价格(美元/吨)

月份 进口量(吨) 金额(万美元) 平均价格(美元/吨)

04年11月 04年12月 05年1月 05年2月 05年3月 05年4月

13351.44159.8974498.722371.7330548.632077.191173.391196.4921.6948035.020.661871.97直接还原铁的未来市场预测

从世界范围看,电炉钢产量日益增长。如:美国以废钢为原料的电炉生产长材的企业起初规模并不大,年产能力通常为20~30万吨左右,随着电弧炉大型化、超高功率化以及炉外精炼和连铸技术的发展,逐渐形成年产100万吨以上能力的长材或扁材生产企业。电炉钢在美国迅速发展的原因除了短流程工艺在投资和效率等方面的优势以外,主要是得益于当地充足的废钢资源和廉价的电能。

欧洲在发展电弧炉工艺上曾处于观望态度,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才确定电弧炉钢厂的发展方向,并兴起一个高潮。欧洲的钢铁企业和设备制造企业在发展短流程炼钢的过程中开发了一大批电弧炉新工艺和新装备。

日本十分重视新型短流程技术开发,将其视为二十一世纪的炼钢方法,并提出了改造的具体时间表。2003年的电炉钢产量为2915.6万吨,占粗钢产量的26.4%。有人预测日本2020年以废钢为原料的短流程比例将占钢产量的45%。

说起来DRI/HBI的供需趋势受地区范围影响较大,它包括劳动力成本、能源和天然气价格、煤的可获得性和质量、铁矿石资源、基础设施以及生铁和高级废钢的可获得性和成本等因素。目前,我国DRI/HBI生产能力及产量尚未达到满足市场需求的水平,为满足电炉生产用原料的要求,不得不从国外大量进口DRI/HBI和废钢。如:鞍钢集团、上海宝钢集团、南京钢铁集团、苏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钢铁集团江苏淮钢有限公司、马钢集团、广州珠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等十三家钢铁企业直接进口了直接还原铁产品。如果考虑到天津钢管有限公司自产直接还原铁和其它部分有可能

8

2008年全国炼铁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使用直接还原铁产品企业在内,在中国使用直接还原铁产品的钢铁企业所占的比例仍相对较小。分析其原因,最主要的是电炉钢比低。

随着中国钢铁工业快速发展以及结构调整、产品升级换代,废钢需求逐年增加,年进口废钢量呈快速上升的发展态势,而且短期内中国废钢资源短缺的矛盾难以缓解。电炉配加DRI/HBI可以减少对废钢的过分依赖,同时提高钢的纯净度。电炉钢是由于炼钢科技进步、能源结构变化和缓解资源环境压力而兴起的。随着市场对钢铁品种质量改善需求的提高,国家重视发展电力和加入WTO与世界接轨后电价逐步合理化,环保压力的增大,大容量高功率、超高功率电弧炉相继投产,电炉钢快速发展是必然的趋势。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优质钢的需求将会日益增长,而作为冶炼优质钢的理想铁源―DRI/HBI无疑将会有更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当然,国内一些中型钢铁企业也在考虑将直接还原铁用于转炉炼钢上,从而提高转炉的生产能力,降低材料的消耗。对于中国这样一个钢铁生产大国,转炉炼钢占的比例非常高,因此随着直接还原铁在转炉炼钢中使用的发展,国内直接还原铁的需求量也会扩大。再者,钢铁企业集团化的进程将会带动直接还原铁市场的活力。就目前直接还原铁市场而言,中小钢铁企业几乎是直接还原铁产品的“零用户”,在它们退出日益规范和规模化的钢铁市场之前,它们还将是直接还原铁消费市场的潜在用户。

如果按国际直接还原铁平均使用量6%估算,2010年我国直接还原铁需求量约为422万吨左右。表9为2006年和2010年电炉冶炼使用不同添加比例情况下,我国直接还原铁需求量的预测。 表9 2006年和2010年直接还原铁需求量预测 直接还原铁用量(%)

6

8

10 2006年需求量(万吨) 326 435 544 2010年需求量(万吨) 422 563 703

8 结语

21世纪随着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产品结构的调整、升级换代、焦炭供应的减少,从市场需求及生产设备情况看,直接还原铁产量仍将保持增长势头,直接还原铁工艺还将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9

久久建筑网m.kkreddy.com提供大量:建筑图纸、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


TOP最近更新内容

    刑法的二十个钻石考点 【阮齐林】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 富士康科技公司基础IE培训--现场改善.ppt 梁凯恩 ——《福布斯导师商学院》精华 山东省威海市2011届高三模拟考试(数学文) 语言学概论笔记 德隆的资本运作与行业整合 ANSYS工程结构数值分析命令查询表 郭硕鸿 电动力学 宋鸿兵语录 DLT 1080.4-2010 电力企业应用集成 配电管 2013 3月二级c无纸化题库 南京理工大学考研计算机复试上机题目 PS技术 在学校里 学三年 也学不到这么多x 系统防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