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建筑资料下载 →
坚持科研兴校,全面提升质量
——昌平三中教育科研自评报告
从2000年转制以来,昌平三中走过七年的奋斗之路,同时也是一条科研兴校之路。为使我校教育科研工作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对照《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评价方案》的指标体系,就我校转制以来的教育科研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的、认真的总结与反思。现将我校教育科研工作汇报如下:
一、学校的基本情况:
昌平三中建于1976年,是区教委直属的一所普通完全中学。学校现有初、高中共30个教学班, 1060名学生。现有教职工141人,其中专任教师88名。学校现有中学高级职称教师22名,占教职工总数的15.6%,中级职称教师42名,占29.8%,初级职称教师56名,占39.7%,新任教师7名,占5.0%;市级骨干教师2名,区级学科带头人3名,区级骨干教师16名。
我们秉承“以人为本、特色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开放办学、内涵发展”的办学理念,通过优化队伍、优化生源、优化环境和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致力于把我校建设成为一所教育思想先进、教育设施精良、管理科学规范、办学特色鲜明、教育教学质量优良,对昌平区乃至北京市有一定示范作用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较高的优质普通完全中学。
学校在2001年成立了教科室,2004年9月前由张慧敏老师负责,2004年9月至今由教务副主任李冬梅同志负责。教科室隶属教务处,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领导,主要负责学校教育科研的实施与管理。
二、辉煌的“十五”:
“十五”期间,正是我校教育科研起步、发展的阶段,从转制之初的举步维艰,到2001年10月通过北京市普通中学规范化建设达标验收,再到2003年、2005年连续被评为北京市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学校??回顾这五年的历程,我们感到,教育科研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一)锻炼了队伍,培养了教科研骨干。
学校要发展,主要靠教师。学校转制之初,教师队伍的组成不够合理,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基本功水平亟待提高。而我们需要的是尽快地提高教学质量,尽快出人才。在严酷的现实面前,我们决定打破培养教师的传统模式,促使教师实现跨越式发展。
1、通过多种途径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一方面借助专家的力量,每次专家来校听课、评课,都要求教师尽可能参加;同时出车、出钱支持教师参加各个课题组组织的培训、研讨会、年会等活动。另一方面,由学校主管教学的校长、主任为全校教师做关于新理念的讲座,每人每学期至少一次。当然还给教师们配备了相关书籍资料以供借阅。通过理论学习,教师们的视野开阔了,教学理念有所提升。
2、以科研课题为载体,在做中学,培养教科研骨干。学校通过确定子课题或作为实验基地进行立项的形式,引进国家级课题7项、市级课题2项,申报区级课题2项,积极参与到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的研究与实践中去,力争每位教师都参与一项科研课题,在课题的研究、实践中提高自身能力。
语文教师王晓红2002年调到我校后,就参加了“满足听残学生初中阶段随班就读的教学策略研究”这一课题,从此她满腔热忱地投身到实践研究工作中去,从撰写课题研究计划书;到统计填写课题组下发的各种各样的表格;还多次承担课题研究的公开课评优课任务。在此期间,她克服了孩子幼小、身患重病等许多困难,始终没有放弃对课题的研究。在她和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听残学生刘奕快乐地成长。而她也逐渐成熟起来,设计教学能力有很大提高,课上得越来越精彩。2005年她参加北京市首届随班就读评优课大赛,获二等奖。教科研水平也提高很快,论文、案例多次获奖,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成为语文教研组长,同时承担了昌平区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普通高中听残学生有效参与教学策略的研究》。可以说,王晓红老师是与课题共同成长起来的。像她这样的老师还有李冬梅、王友娟等。
3、对外开放,在“实战”中锻炼队伍,提高教师的基本功。
2002至2004年,我校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察者500余人次,上了60多节研究课、展示课,在接待听
坚持科研兴校,全面提升质量.doc下载久久建筑网m.kkreddy.com提供大量:建筑图纸、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