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建筑资料下载 →
试论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扩展手法
【摘 要】中国古典园林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以重视处理空间,强调各个空间之间的关系,善于运用各种处理手法闻名于世。其中,空间扩展手法不可不谈。本文从障景,高低关系,借景,联想四个方面试论空间扩展手法。
【关键词】古典园林;空间扩展
中国人憧憬大自然,中国古典园林则被赋予极强的生命力,成为古人寄托感情、志向、理想的最佳场所。造园师们把建筑作为基础,将其与山水和花木高度融合,把自然与人统一起来, 借助诗文绘画进行审美点化,创造一个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中国古典园林被称为凝固的诗、立体的画。这种在自然审美的畅神意识之外注入的诗情画意和环境美的新内涵,形成了中国古典园林独特的意境美。[1]因此,中国古典园林不同于西欧古典园林的对称、宏伟、严谨,和伊斯兰园林的规律、精美、系统,而体现出随意、精巧、安适的特点。空间处理上也显得自由、丰富。但是,这种自由、丰富并不等同于随性、混乱。在自由中存在秩序,在丰富中存在尺度。这种秩序和尺度旨在围合更加充足、活力的空间,使得通过空间表现园林主的内心所想。空间扩展的重要性亦不言而喻。
1.障景
中国古典园林,特别是私家园林,相比面积比较小,主要景区更是难以经营。如果将园林主景布置在入口的显眼位置,不免给人以唐突、幼稚的感觉。为此,中国古典园林一般在主要景区与园林入口之间设置面积较小的引导空间作为屏障,遮挡住主要景区,再以小见大,衬托出主要景区的广阔,渲染秩序感与神秘感。这些较小的空间一般是入园引道或引廊。引道或引廊一般形态蜿蜒曲折,在两侧空间设置屏障,使之与周围空间隔绝开来,形成一个几乎完全封闭,只有两端延伸的狭长空间。这些屏障往往是植被小品、围墙、小院和山石。障碍虽然形式单一,但借于空间形态的弯折有致,收缩释放,也会让人心有所想,意有所向,丝毫不感到疲倦。这样,游园者先经过一段相对闭塞的空间,再去体验突然扩大的主景空间。强烈的对比可以获得豁然开朗,以小见大的感觉。
苏州留园的入口就是“障景”的典型实例。入园门后,一条窄暗的巷道,逼仄的空间,让游者的心先收缩一下。行十数步,一个小天井,几株竹枝;再走几步一个大天井,一棵桂树,一个小方厅,暗示你前面有景。抬头有一方门额“长留天地间”点出园名,弄堂的尽头迎面是一大片花格的漏窗,你可以隐隐约约地看到花园水池,但它不让你看清楚,把期待的心境提升到极致。然后按游园路线分左右两条,左是直接到花园,右是经过门到茶厅(五峰仙馆)到(鸳鸯厅)宴厅,花园的景色一处与一处不同,厅堂布局一个比一个华丽,真是渐入佳境了。拙政园的入口原来在住房(忠王府,现苏州博物馆)的东侧,入外门后也是一条不起眼的窄弄,进得园门,一座黄石假山遮得严实,转过廊道才窥得园景一角,都是异曲同工。[2]
2.高低关系
高低关系是在竖向设计上的“以小见大”。中国古典园林的竖向设计中,建筑多是随着自然的地形地貌布置,随高就低。植被、山石也是融于地形之中。而地形往往也加以利用,以其自然形态作为景观示人,并不像西方园林那样完全以人的意识加以改造、转变。游园者自身行为上,时而登高,时而就低。庭园中有高低错落,人在其中就必有登高、就低。登高时,视野开阔,景情豁达。就低时,
试论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扩展手法.doc下载久久建筑网m.kkreddy.com提供大量:建筑图纸、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