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建筑资料下载 →
作业1土地利用规划修编需要收集哪些资料?以XX县为例。作业2请说明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的依据,以XX县为例。
根据《土地管理法》有关规定,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依据有: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国土整治和资源环境保护要求;
土地供给能力及各项建设对土地要求;
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编制原则有:
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建设占用农地;
提高土地利用率;
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作业3说明我国为什么要保住18亿亩的耕地资源?首先,是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需要。实现中国粮食基本自给的耕地面积最低是18亿亩。因此,保住18亿亩耕地,就使粮食安全有了基本的资源基础。
其次,是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的需要。耕地减少过快,在就业岗位和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将会产生大量"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农民,给农村社会稳定埋下隐患。
另外,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还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稳定生态环境建设成果。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可以有效抑制建设占用土地的过度需求,促进形成节约集约用地的倒逼机制,同时减少土地过度开发所带来的生态问题。
目前,我国耕地面积已从1995年的19.51亿亩减少到18.26亿亩,人均耕地更是只有1.39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增地减"已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最突出的矛盾。同时,近年来,我国部分耕地质量降低,在农业科技没有重大突破的情况下,粮食单产持续提高难度加大。
造成目前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生态退耕、非农建设占用、农业结构调整以及灾害损毁,补充耕地主要是开发、整理和复垦三项因素。但受后备资源的数量、质量、经济条件以及环境效应的影响,未来耕地补充的能力有限。从土地开发看,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不到5000万亩。从土地整理和复垦看,受资金、政策等条件的限制,通过建设用地的整理复垦补充耕地的规模有限。
总之,目前我国耕地总量逐年减少,后备补充能力有限,形势非常严峻。
作业1如何理解土地集约与节约?
节约用地是指建设项目用地的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用地,不得宽打窄用,浪费土地。它是一个微观概念,针对具体项目,通过一些具体的规范、技术指标来保证实现。
集约用地是粗放用地的对称,土地集约利用是指在兼顾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前提下,通过增加对土地的投入,达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增加经济效益、节约用地目的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它是一个宏观概念,针对区域土地利用,不针对具体项目,比如城市体系分布是否合理就涉及用地是否集约。
作业2如何解决现行土地利用规划中建设用地指标已经超过规划指标问题。
土地利用规划学作业.doc下载久久建筑网m.kkreddy.com提供大量:建筑图纸、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