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建筑资料下载 →
地形测量实习报告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李天和 王启春
二O一六年五月
目 录
一、测区概述 ...........................................
(一) 任务概述 ........................................
(二) 测区概况 ........................................
(三) 作业安排及进展 ..................................
(四) 完成工作量要求 ..................................
二、技术要求 ...........................................
(一)水准测量 .........................................
(二) 图根导线测量 .................................... (三)1:500地形图测量 .................................
三、本次任务完成情况及提交的成果资料 ...................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五、本次实习的体会 .....................................
示例:
一、测区概述
(一) 任务概述
为发挥资源优势,促进元谋旅游经济的发展,提升楚雄州在云南省的旅游经济地位,满足元谋县旅游规划设计的要求,受元谋县东方人类祭祖坛文化工程项目指挥部的委托,我院承担了元谋县东方人类祭祖坛旅游区1:500地形图测绘任务。
主要工作内容为:
1、建立能满足1:500地形图测绘需要的一级GPS及二级导线控制网。在三、四等三角点下布设一级GPS点,作为测区首级控制,在一级GPS点下加密二级导线。
2、布设四等光电测距高程导线网。
3、施测1:500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图9.2平方公里,并在1/500 地形图的基础上进行1/2000地形图缩编9.2平方公里。
4、在居民区热水塘村、下总括村布设图根导线点41点。
现在内外业工作已完成,现将该项目作一总结汇报,敬请各级领导检查指正。
(二) 测区概况
1、地理概况
元谋县位于云南省中北部,地理位置处于北纬25°45′、东经 1
101°52′附近。因受南北向河流的切割,形成山坝相间的地貌形态,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西两侧海拔较高,东部黑马井海拔2695米,为全县最高点,金沙江流出县境处水面高程901米,为全县最低点。金沙江自西向东流经北部地区,龙川江自南向北流经中南部后汇入金沙江。河流主要属金沙江水系。县城东面和西面为高山地带,南面是丘陵地形,北面是坝区。元谋平坝属于南亚热带干燥气候,由于地势差异,气候呈垂直变化特点,年平均气温21.9℃,最热月平均气温27℃,最冷月平均气温14.9℃,年平均降水量611mm,每年5—10月为雨季。
2、测区范围
祭祖坛旅游区规划范围以指挥部提供的1/10000地形图及祭祖坛总体规划图划定界线为参照,并由指挥部相关人员到现场指定,原范围东至龙川江,西抵普登河及龙山,北连普登村以南,南临高岩子村、县铁矿及至金刚纂村大车路以南,规划总用地面积约为7.5 平方公里。
此次地形图测量,是接着原大理天作测绘规划院于2002年所测的老图由东向西推进。原老图边界:南边到高岩子村北面水沟,东边到热水塘村东面龙川江西岸。原来测区范围与规划区一致,即仅到龙川江西岸。鉴于2002年所测图西北角空缺一块,元谋县规划局决定这次一起补全,则补测范围北边界线为沿雷涡干河至龙川江,再沿江至铁路即接到规划区;东边、南边就接着原来的老图测。
在测量过程中,发现龙川江西边已测部分现状与老图不符,出入 2
较大,经向指挥部反映,决定重测。
为了使人坛规划道路与元谋县城规划道路衔接一致,指挥部又决定,将永武公路靠近规划区段及到县城的连接线公路补测上。
因以上原因,最后测图总面积为9.2 平方公里,比原预计面积超出1.2 平方公里。
3、测区地理及交通
测区地理位置为东经:101°48.5′~101°51.0′,北纬:25°42.2′~25°43.9′之间,平均纬度为:25°43′。整个测区,东西长约4公里,南北平均宽约2公里。最高海拔约1347米,最低海拔约1060米,平均海拔为1203米。
测区地形主要为山地、土林、水田,部分为居民地。
东方人类祭祖坛旅游区距离元谋县城旧城区西面仅1.5 公里,距攀昆高速元谋段出口仅0.5公里。成昆铁路南北向穿过测区,以成昆铁路为界,铁路以东基本为水田及部分居民地,铁路以西基本为山地。铁路以东有田间机耕路及村子间道路,铁路以西有至普登村、金刚纂村及拉矿石的山间道路,以上道路基本可以通车,交通还算便利。
(三) 作业安排及进展
此次测量工作工期紧、任务重,又正当盛夏,酷热难耐,效率不高,下雨又出不了工,给测绘工作造成了较大的困难。
我院专门成立了由测绘队长吴亚鹏、总工程师吴荣安、技术负责夏神州、项目负责张坤卫组成的领导小组,同时选派经验丰富的技术 3
骨干担任测区作业组长。
自4月28日踏勘后,即开始做准备工作,收集相关资料,落实食宿问题等。5月5日进场,即投入紧张工作中。首先找三角点、水准点,落实标石是否完好,同时进行选点工作。5月12日将《技术设计书》提交到指挥部,6月2日,云南省城市勘察测量规划协会城市测量专家组关于《技术设计书》的批复意见才下来,批复意见同意设计作业方案。
因该项目工期较紧,如等批复下来才开工,必定延误工期,因此部分工作批复下来之前已经在做。5月20日GPS控制成果出来,就开展测图工作。至7月1日外业结束,开始外业检查工作。至7月11日检查工作结束,即回单位进行内业资料整理。
此次测绘工程共计投入工程技术人员18人,工程师3人,助理工程师5人,技术员10人。
设备投入:Trimble 4600Ls接收机6套,徕卡全站仪2台、拓普康全站仪4台, 便携式计算机6台、台式计算机2台、绘图仪1台、喷墨打印机1台。
(四) 完成工作量
从5月5日至7月10日,在工程指挥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野外工作圆满完成。随后,全体工作人员即投入内业资料整理。至7月27日,全部资料整理完毕。
该项目共完成10平方公里的控制测量,其中,布设和施测了一 4
级GPS点32个;四等光电测距高程导线点152个,路线总长56.2公里;二级导线点108个、路线总长36.3公里;图根导线点41个、路线总长3.1公里,图根辅射点369个;完成1:500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图9.2 平方公里,1:2000地形图缩编9.2平方公里。
二、作业依据
1、甲乙双方签订的测绘合同和经审批后的技术设计书;
2、国家建设部颁发的行业标准CJJ8-99《城市测量规范》1999年;
3、国家建设部颁发的行业标准CJJ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4、 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发的GB/T 7929-1995《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2007年;
5、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发的GB - 12898《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1993年;
6、 祭祖坛工程指挥部和元谋县规划局提供的标有测区测绘范围界线的1/1万地形图及总体规划图;
7、GB/T18316-2001《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
8、 2002年8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
5
三、原有资料利用
3.1 平面起算资料
测区位于龙川江与普登河之间,基本在楚雄州勘测规划设计院1994年所作城建控制网范围内,附近Ⅲ、Ⅳ等点较多,但部分已被破坏。经实地踏勘,其中Ⅲ等点罗盆山、小米地附点,Ⅳ等点保健站点位保存完好,且分布均匀,可作为测区一级GPS点的起算数据,其系统为1994年元谋城建坐标系。
3.2 高程起算资料
测区附近108国道沿线有国家Ⅰ等水准点永武23、永武24、永武25、永武26,分别位于泰家湾、上总括村、怕郎标准件厂、沙地变电站公路边,但永武25、永武26已被破坏,只找到永武23、永武24,且点位完好,距测区不远,可作为测区四等红外高程的起算数据,其系统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
3.3 祭祖坛工程指挥部和元谋县规划局提供的标有测区测绘范围界线的1/1万地形图及总体规划图,作为本测区测区范围及控制网布设的依据。
四、控制测量
(一) 平面坐标及高程系统
4.1 平面坐标系统为1994年元谋城建坐标系;
6
4.2 高程系统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
4.3 1994年元谋城建坐标系参数:
中央子午线经度102°00′;
平均纬度25°43′;
投影面高程1150米;
高程异常值29.45米;
平均曲率半径6364886米。
(二) 一级GPS、二级导线测量
1、平面控制测量
(1) 一级GPS测量
① 布网
由于本次1/500地形图测绘是接着原大理天作测绘规划院2002年所测地形图由东向西推进,按设计书要求本测区相关的计算参数与原参数一致。2002年首级控制为一级GPS,也是以1994年所作Ⅲ、Ⅳ等点为起算数据。
以测区附近的Ⅲ等三角点罗盆山、小米地附点,Ⅳ等三角点保健站为起算,布设一级GPS 点作为测区首级控制,平均边长543公里,
所有GPS点按规范要求选点布设,为了区分前后两次所作控制点,本次所作一级GPS点编号按顺序GP1、GP2、??GPn。观测时对测区内2002年所做一级GPS点重测了3个,即原Ⅰ42、Ⅰ44、Ⅰ46,为了统一,这次编号为GP06、GP11、GP12。
7
GPS网布设以边连式和点连式相结合的方式布设,全网由35个点组成,每个GPS点都有3条以上基线与其它点相连接,网型结构坚强
②埋石
标石规格按《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规程》附录B B.0.5的要求执行。
③ 观测
数据采集使用仪器为3台Trimble 5700双频和3台Trimble 4600Ls单频接收机,GPS网观测的PDOP值均小于6,保证了卫星的几何结构。观测中作业模式为静态测量,卫星高度角均大于15°,数据采样率为15秒,观测时段长大于45分钟,观测有效卫星数均多于5颗。对中误差符合规范要求,天线高测前、测后旋转天线位置用专用钢卷尺分别丈量二次,然后取中数使用。并在现场按照规定填写观测记录手簿。
在数据采集过程中,所有接收机工作正常,无异常情况发生,观测质量良好。
④ 数据处理
(1)基线解算及同异步环验算
基线解算采用随机软件 GPSurvey 2.35在昭阳8100CF笔记本电脑上进行,全部基线均为双差固定解。全网共验算同步环78个,各环线相对闭合差最大值为2.67 ppm,限差为10 ppm。共验算异步环22个,坐标分量最大闭合差为31.8mm, 限差为2√nσ。(其中σ=√(10×10+(10×1.0)×(10×1.0))=±14.14 mm, n为边数),此处限差为±40 mm。网中共观测6组复测基线,其坐标分量最大闭合差为30.4mm, 限差为2√nσ=±40 mm,均小于规范要求。 8
(2)平差计算
采用GPSurvey 2.35软件在笔记本电脑上进行。
a 无约束平差
无约束平差后,GPS控制网的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为1:257000, 最弱点点位中误差mx=±1.3 mm, my=±1.3 mm, mxy=±1.9 mm。
b 约束平差
一级GPS网约束平差以小米地附点、罗岔山2个三等三角点及保健站四等三角点三个已知点为起算点进行约束平差。
约束平差后,GPS控制网的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为1:166000,精度高于1:20000的规范要求。最弱点点位中误差mx=±2.6 mm, my=±1.9 mm, mxy=±3.3 mm,远小于范规范规定的50 mm,精度较高。
(2) 二级导线测量
量
① 布网
以测区内本次所作的一级GPS点作为起算点,布设二级导线网;二级导线布设成格网式多结点的导线网,导线相邻边长之比不超过1:3,结点与结点之间或结点与起算点之间的导线长度不超过附合导线长度的0.7倍。
为便于区分前后两次所作的控制点,二级导线点编号分别按顺序JⅡ1,JⅡ2 ?JⅡn进行编号。
布设层次合理,方法可靠。
② 选点、埋石
9
第11 / 22页
各点均选定在通视良好,利于图根导线发展,土质坚实的地方。本测区布设的所有二级导线点,一般地区要求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灌成的标石进行埋设,其规格底部为20×20厘米、顶部为12×12厘米、高为60厘米;若个别点位在铺装地面上时可打入刻有十字或小眼的钢筋作为标志,然后按规定进行整饰;若点位在房顶或水塔等高层建、构筑物上时,则需用混凝土浇灌,并嵌入有标志的钢筋,其规格为底部30×30厘米、顶部为20×20厘米、高为15厘米。为方便甲方或施工单位在今后的用图或施工放样过程中易寻找这些控制点,要求所有的控制点均需用油漆在实地比较明显并易于保存处(如电杆、墙壁等地)标示点位及点号。
③ 观测
二级导线网采用徕佧TC402全站仪进行施测。观测前对仪器按规定进行检定,各项指标达到规范要求后才使用。当观测方向数大于 3 个方向时,水平角按全圆方向观测法测定,否则按左右角观测,左右角之和与 360°度之差不得大于±16″。
边长及垂直角观测:二级导线边长观测采用TC402全站仪进行施测。由于一级GPS点、二级导线点高程均要求提供四等光电测距高程,故边长及垂直角观测按四等光电测距的要求执行。边长2测回读数较差不超过10mm,单程各测回较差不得超过15mm,往返较差不得超过2(a+b.D),D以公里为单位,当D小于一公里时,按一公里计算。
④ 平差计算
计算采用网智(NetWise)平差程序按严密平差方法进行,观测边 10
长均进行仪器加、乘常数改正、气象改正,用垂直角改平,并投影到测区平均高程面1150米上。
⑤ 精度统计
最大方位角闭合差为24.8(秒)、限差为±42.3(秒);最大X坐标闭合差为0.057 (米)、限差为±0.115(米),最大Y坐标闭合差为0.041(米)、限差为±0.134(米);最大路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为1/2.3万;平差前测角中误差为3.8(秒),平差后测角中误差为7.0(秒);最弱点位中误差为±0.97(cm),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为1/
2.2万。
其各项精度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2、高程控制测量
由于测区内大部分为山地,高差较大,不便于普通四等水准的施测,但通视条件较好,故对测区一级GPS、二级导线点的高程,采用四等红外高程导线代替四等水准的方法进行作业。
高程控制网包括一级GPS点,二级导线点等控制点,以108国道边的2个国家Ⅰ等水准点永武23、 永武24作为起算点,布设四等红外水准网测量。垂直角采用瑞士徕卡公司生产的TC402型全站仪进行观测,以觇牌为照准目标,按中丝法观测。
平差计算采用网智(NetWise)平差程序按严密平差方法进行。 最大高程闭合差为0.051(米)、限差为0.082(米),最弱点中误差为±1.16(cm) ,一公里单位权中误差为7.5(mm) ,整网全中误差为7.8(mm)。
各项精度指标都符合规范要求。
11
(三) 图根控制测量
1、图根点布设
(1)在一级GPS、二级导线点的基础上进行图根加密,图根点采用常规图根导线及极坐标法的方法进行加密。本次共布设了图根导线点41个。
在居民区下总括村、热水塘村,根据实际情况布设了图根导线点,能充分满足测图需要。其中下总括村布设了17个,热水塘村 24个,下总括村、热水塘村图根导线点编号为N1、N2??N41。
(2)图根点埋石,在铺装路面或水泥地面上刻“十”字或打钢筋、水泥钉后,刻方框整饰。
(3)图根点编号采用两种方法对所布设的图根点进行编号,即以T1、T2、??Tn进行编号为主,此种编号的都是或埋石或钉木桩。另外的分别在数字前带上 A、B、C、D,如A1、A2、??An,此种编号的是在测图过程中临时设置的。
2、图根导线观测、计算及图根点极坐标法布设
(1)图根导线水平角观测一测回,垂直角对向各观测一测回、边长对向观测一测回。
(2)极坐标法布设图根点时,每个图根点观测2次,即第一次观测结束后,变动觇高再测一次。
(3)图根导线采用严密平差,平差前对边长加入了仪器加、乘常数改正和气象改正,采用网智(NetWise)平差程序按严密平差方法进 12
行平差计算。
3、精度统计
(1)下总括村图根导线精度如下:
最弱路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为1/0.8万;平差前测角中误差为
7.8(秒),平差后测角中误差为15.3(秒);最弱点位中误差为±
2.15(cm),最弱边误差为±0.72(cm),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为1/0.7万。
最大高程闭合差为0.014(米)、限差为±0.027(米),最弱点高程中误差为±1.66(cm) ,一公里单位权中误差为21.0(mm) ,整网全中误差为±20.2(mm)。
(2)热水塘村图根导线精度如下:
最弱路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为1/1.5万;平差前测角中误差为9.0(秒),平差后测角中误差为11.4(秒);最弱点位中误差为±1.00(cm),最弱边长误差为±0.35(cm),最弱边长相对中误差为1/0.5万。
最大高程闭合差为0.020(米)、限差为±0.029(米),最弱点高程中误差为±0.89(cm) ,一公里单位权中误差为21.8(mm) ,整网全中误差为±17.7(mm)。
以上各项精度指标都符合规范要求。
五、地形测量
(一)数字化采用软件
本次1:500地形地籍测图采用全站仪全野外数字化测量方法进行,测图软件用南方开思CASS6.1测绘成图软件。
13
第15 / 22页
久久建筑网m.kkreddy.com提供大量:建筑图纸、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