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在路床整型过程中,常常在管道沟槽回填的周围出现弹软土,针对这一情况,需采取石灰或水泥进行改良处理。
4、土质路基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应符合各单位工程具体要求。
(四)石灰土底基层
1、施工前准备工作
(1)准备下承层
石灰土底基层的下承层先经自检合格,做到表面平整、坚实,具有规定路拱,无松散软弱地点,再经监理验收,其宽度、密实度、高程等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后,再进入石灰土底基层的施工。
(2)试验
事先做好石灰土的击实试验,掌握好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以便控制灰剂量和检测密实度。
2、材料
生石灰的CaO+MgO含量应大于60%,应不低于二级标准。
所用土以就地取材为原则,塑性指数7-17为最好,土中不得含有树根、杂草等杂物。水要求不含油质和有机物的地面水源,地下水源、自来水均可使用。
4、具体施工方法:
(1)在验收合格的路床中线上,每15~20米设一中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在两侧指示桩用红漆标出石灰土边缘的设计标高和松铺标高。
(2)清除土中杂物,将土方用推土机和平地机整平,其高度可根据放样时中桩上标记减去石灰和粉煤灰的厚度控制。
(3)如果土的含水量较高,坚持翻晒使其接近最佳含水量±1%,如果回填土的含水量较低,则洒水闷料,细料土约闷10~12小时。
(4)运送和摊铺石灰根据石灰土底基层的厚度和预定的干密度及石灰剂量。在摊铺整平的拌和土用石灰纵横划线找框,计算放灰。采用人工运输、摊铺石灰。石灰摊铺后,再采用机械摊铺煤灰。
(5)拌和采用多铧犁和旋耕机拌和。先用旋耕机拌和,后用多铧犁或平地机将底部“素土”翻起,再用旋转耕作机拌和三遍,多铧犁或平地机将底部料再翻起,并随时检查调整翻犁的深度,使拌和深度达到基层,设专人检查。在拌和过程中,及时检验石灰土含水量,及时调整水分,使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值。洒水时,水车起洒处另下端“调头”处都超过拌和段2米以上,并且洒水车不在拌和面上调头,以防局部水量过大;旋耕犁拌和通常保持在4-6遍,拌至混合色泽一致,没有灰条、灰团和花面,土颗粒粒径小于2厘米,没有粗集料窝。且水份合适均匀。
(6)混合料拌和均匀后,用平地机整平;用压路机快速碾压1-2遍,以暴露潜在不平整。对于局部低洼处,用齿耙将表面重新耙松,找补平
整;再用平地机整型一次,整型按照规定的坡度和路拱进行,并特别注意接缝处的整平,以保证接缝顺直平整;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严禁任何车辆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