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 开展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治研究 全面推进旧城镇、旧工矿以及“城中村”改造是土地整治领域的重要
冯广京等:2014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15年展望9部分。针对城中村改造问题,通过协调改造规划与上位规划的关系,优化城中村改造的技术路线[127];城市生态地区的城中村改造,应以土地集约利用为原则,建立合作开发模式,串联历史人文、生态环境形成复合生态系统[128]。另一方面,开展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研究,探讨工矿废弃地在“产业结构优化”框架下的更新利用模式[129],科学安排矿业废弃地整治的规模和时序[130],走与绿色矿山建设相结合的低碳发展之路[131]。
1.5.4 加强土地复垦研究 在生态环境治理和产业优化升级的新形势下,加大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复垦力度,进一步研究矿山废弃地再利用规划和土地损毁程度评价[132],持续完善土地复垦监管体系[133],探讨线性工程土地复垦方案编制的方法及案例[134];同时,重点关注矿区损毁土地和复垦土壤的监测和基本特征研究[135],详细阐释风积沙区采煤沉陷地裂缝分布特征与发生发育规律[136],深入开展生态环境的自修复、自然修复和人工修复的差异研究[137],科学进行黄河泥沙作为采煤沉陷地充填复垦材料的可行性分析[138],促进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景观重塑的协同综合研究。
2 国外土地科学重点问题研究进展
2.1 土地制度
国外土地制度研究重点包括以下4个方面:一是土地制度对其他领域的影响,如土地制度与政治风险、减贫、环境和性别、人口迁移、区域不平衡之间的关系[139-140]。二是对土地征收制度的研究,包括土地征收中的磋商和评议程序[141],地理环境对跨国大规模土地征收的影响[142],以及如何进行补偿能够提高征收整体效率[143]。三是对土地制度历史变迁的研究,如1883—2007年德国的土地制度[144],美国土地制度的历史根源[145],以及近
[146][147]几十年来美国农村土地所有权的“金融化”。四是对中国土地制度的研究,如关于产权“可信论”,土地调
[148]整“没收风险效应”,土地产权不稳定性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149]等方面,也有研究关注土地财政推进城市化
的同时会损害失地农民权益[150]。
2.2 土地利用与规划
国外土地利用与规划研究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一是提升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技术与方法,借助无人机技术进行土地测量[151],提出针对遥感数据的地形校正方法[152],设计土地利用变化信息精确性评定系统[153],全面提升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二是深入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围绕城市化程度不同的地域展开,涉及的因素更加具体,包括土地交易行为[154]、少数民族政策[155]等,并重点关注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156]。三是土地利用规划理念与技术的完善,强调可持续发展理念,尝试通过规划和管理手段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以应对气候变化、改善城市气候[157],并提倡土地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协作与配合[158-159]。四是不断探索土地利用管理方式与措施,研究了空置土地的处理措施[160]、土地利用冲突的解决方法[161],并提出城市增长边界可以为土地利用监管提供依据,对城市内涵式发展以及农地和森林保护有所助益[162]。
2.3 土地市场
国外土地市场研究围绕4个主题展开:一是土地供应策略研究,基于空间经济学建立的土地供需平衡模型可以为政府制定规划和用途管制提供技术支撑[163-164];土地所有权置换可以建立更具弹性的土地供应制度[165]。二是土地价格波动机制研究,成熟土地市场的地价波动与建筑许可证和分区调整的独立审查[166]、宏观经济环境[167]以及政府和个人签订的土地契约等因素密切相关。三是土地市场与产权安排研究,处于转型期的国家如果单纯将土地所有权界定于私人,会由于产权制度不健全而导致高额的土地交易成本[168],政府公共投资则可以减轻土地产权有限流动性带来的风险[169]。四是中国土地市场与政府规制研究,中国的土地市场具有市场组织和政府干预的双重属性[170],土地利用规划是辅助市场运行的最有效工具[171],可以有效缓解市场失灵现象;政府规制的成本往往高于市场调整的成本[172],各地方政府低地价引资导致的盲目竞争将最终损害双方利益[173]。
10 中国土地科学 2015年1月 第1期
2.4 农用地保护
国外农用地保护领域研究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一是农地抛荒成因分析,提出其主要影响因素可分为起促进作用的压力、起抵制作用的摩擦力和效应差异化的引力三类[174],降雨量、老龄化、土地破碎化等10项指标对抛荒起到显著影响[175]。二是荒地恢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农地抛荒能够自然改善土壤与植被条件[176],有效提高物种多样性[177],抛荒前耕作时间、农用地抛荒时间[178]、时空尺度、土地利用和地貌、气候[179]等条件都对物种再生有显著影响。三是农用地保护对象的确定方法,运用GIS技术明确濒危物种的空间分布范围[180],识别土壤侵蚀高风险区域[181],划分物种丰富农田所在区域[182],确定农用地保护对象。四是农用地保护性耕作及农
(TSCS)民保护意愿分析,传统小农耕作系统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183],但相较而言,保护性耕作能够减少对土
壤表层的破坏[184];农民的保护意愿及行为受到种植结构、政策流程、法律规定[185]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5 土地整治
国外土地整治研究的重点关注领域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农用地土地整治研究,依托民间非正式组织的担保有助于推进土地改革与合作[186],能够避免土地产权结构分散导致的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盈利水平降低[187],但小规模经济在区域粮食生产、农民就业以及农业收入方面具有优势,因此在农用地土地整治时仍应避免农业垄断出现[188]。二是重视土地开发与保护,关注热带雨林区土地与森林退化[189],探讨建立国家森林公园的必要条件[190];开展精细化尺度下的城市增长模式研究[191],并努力提高城市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水平[192],以提升城市综合发展能力。三是关注矿区土地复垦,基于固定的复垦资金渠道和严格的监管标准,不断加强对采矿前后生态资源的调查[193]。四是推动土地整治景观格局变化研究,开展土地整治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研究,利用景观水势分析作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监测途径,科学探讨人类活动对区域内景观格局可能造成的正负面影响[194]。
3 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重点问题对比
围绕土地科学重点问题研究,国内外存在很多相近之处,但由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土地制度、科技水平等
(表1)条件有所不同,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思路方法存在一定差异。
土地制度领域。国内外土地制度研究都关注土地产权、土地征收等问题,但选题角度有所差异。国内研究者多为问题导向,从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开展调查和实证方面的探讨;而国外学者多为理论导向,倾向于从历史资料、田野调查和数据分析中,总结出一些概括性的判断或命题,关注土地产权制度对其他领域的影响。另外,国外学者开始关注较长时段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及发展路径研究。研究方法上,国内外学者在资料收集、理论准备、分析工具等方面已有一定的相似性,反映出逐步趋同的迹象。
土地利用与规划领域。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技术、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土地利用规划与相关规划协同以及土地利用管理策略与方法是国内外共同关注的议题,但是研究的着眼点和侧重点不同。具体而言,在土地利用方面,国外学者探索获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的新技术,从微观的视角探讨单一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强调在保障公众利益的前提下加强政府监管等应对措施。国内研究则多运用改进的数学方法检测与分析土地利用动态演变过程,针对中国环境恶化、用地趋紧的现实状况,更加关注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效应、建设用地扩展机制及集约利用状况,强调发挥政策优势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土地规划方面,国内外均倡导规划协同的理念,但国外重视土地利用规划与各类资源规划的整合,国内则从多维度探讨国土空间规划理论体系的构建。
土地市场领域。国内外研究重点都在土地市场价格机制、土地市场的政府行为及土地市场的制度完善等方面,但研究理论和发展阶段不同。国外学者对土地市场的研究逐渐从完全市场理论向不完全市场理论过渡,并提出依靠国家理论和制度安排来提高市场运行效率的论调。同时,包括中国在内的转型发展中国家的土地市场问题受到广泛关注。相对而言,国内学者仍将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作为土地市场的前置条件,所以分析
冯广京等:2014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15年展望
表1 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重点内容对比11
Tab.1 The comparison of 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s o? and science in Chinese and international journals
研究领域
土地制度研究国内重点问题土地制度改革方案;土地征收制度及其改革;农
村不同类型的土地产权制度。国外重点问题土地制度对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完善土地征收制度的相关研究;土地制度的历史 变
迁及发展路径;中国土地制度问题。
土地分类与监测技术与方法的创新;土地利用变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新技术;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
土地利用与规划研究化驱动机制及生态环境效应分析;土地适宜性评素分析;土地利用规划理念与技术完善,提倡土地
价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划协同与土地利用规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协作与配合;空置地、土地利用
划技术创新;土地利用管控策略研究。
土地市场研究冲突处理方式研究。土地价格、房地产价格波动与影响机制研究;土土地供应策略研究;土地价格波动机制研究;土地地市场中的参与主体行为分析;探讨城乡统一的市场与产权制度的关系;中国土地市场的政府行为
建设用地市场建设问题。研究。
耕地质量提升及保护补偿机制分析;耕地变化特农地抛荒的成因分析;荒地恢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
农用地保护研究征及驱动机制研究;耕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措施研究;农用地保护对象的确定方法完善;基于
析及压力变化测度;农用地生态环境及多功能价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农用地保护政策;农地保护性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