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9屋面混凝土浇筑
斜屋面处混凝土浇筑采用塔吊及吊斗配合浇筑,坍落度不得太大,控制在120±20mm。为宜。浇筑要自下而上进行。浇筑时拉线控制浇筑标高,搓毛、搓平。
5.3.10构造柱、圈梁混凝土浇筑
a.构造柱两侧的砖墙砌筑完毕,在构造柱墙外侧面支设模板后,再浇筑构造柱混凝土。构造柱混凝土应分层浇筑,人工送料,每一层厚度控制在不大于40cm。构造柱振捣要密实,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为度(为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振捣器宜插入下层混凝土5cm)。要注意不得碰撞各种埋件。
b.过梁、圈梁混凝土浇筑前,要支设梁侧模板,检查钢筋、模板的位置是否准确,浇筑圈梁混凝土时从一端开始向另一端浇筑。圈梁、构造柱混凝土方量较小,只能采用人工送料,用φ48×3.5钢管搭设操作平台,工人再用铁锹入模。严格控制混凝土罐车进场速度,防止混凝土罐车等待时间过长而导致混凝土不能使用。
5.3.11后浇带混凝土浇筑
a.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根据设计要求,在两侧结构混凝土浇筑完两个月后才能封闭。 b.后浇带混凝土采用无收缩水泥配置的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混凝土。后浇带混凝土均内掺微膨胀剂。
c.后浇带搁置时间长,为了控制其锈蚀程度,影响其受力性能,采用在钢筋上刷水泥浆保护,在底板后浇带两侧砌筑两皮砖,并覆盖竹胶板和塑料薄膜,防止垃圾及雨水。
混凝土施工方案
在浇筑后浇带混凝土之前,应清除垃圾、水泥薄膜,剔除表面上松动砂石、软弱混凝土层及浮浆,同时还应加以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不少于24h,残留在混凝土表面的积水应予清除。
后浇带在墙位置处的混凝土必须分层振捣,每层不超过40cm,混凝土要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在后浇带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之前,后浇带跨的梁板的底模及支撑均不得拆除。
5.3.12清洗并拆除管道
每次浇筑混凝土都应计算并掌握好混凝土浇筑量,防止混凝土剩余。浇筑完混凝土后要及时清洗并拆除管道,拆除的管道要进行集中清理,以便备用。清洗管道的方法可采用水洗方式。
5.3.13 混凝土裂缝防裂措施
a.在施工基础底板时,为了有效控制混凝土有害裂缝的产生,降低水泥水化热,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硅酸盐水泥(P.S42.5)。
b.进场后对每车混凝土坍落度进行实测,不符合要求的严格禁用。初凝前进行混凝土的二次振捣,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值,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c.二次振捣完成后,如有大量收水,采用与混凝土同配比石子,认真压实。
d.初凝时仔细检查有无微小裂缝,如有裂缝,用木抹子用力撮压。
5.4混凝土的养护
5.4.1基础底板的养护
养护采用薄膜覆盖法养护。用塑料薄膜覆盖,以减少水分的散发。并始终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覆盖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再洒水养护不少于7天。
5.4.2地梁混凝土的养护
洒水养护不少于14天。
5.4.3柱混凝土的养护
拆模后必须用塑料薄膜覆盖包裹,并始终保持内部有凝结水,不少于3天,再洒水养护不少于4天。
5.4.4墙混凝土的养护
洒水养护。地下结构外墙抗渗混凝土墙体洒水养护不少于14天,其余墙体洒水养护不少于7天。
30
混凝土施工方案
5.4.5梁板混凝土的养护
浇筑完毕的梁板混凝土在12h内必须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湿养护。然后根据天气情况洒水养护,要保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5.4.6养护强度要求
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前,不得上人和进行其它作业。
5.5混凝土试验
5.5.1坍落度试验
从入模前混凝土中(混凝土罐车出料口)取出一定量的混凝土做坍落度试验,每车做1组,试验人员必须按规范要求认真填好《预拌混凝土坍落度现场检测记录表》。
5.5.2试块制作
A.标准养护试块制作:根据每一现浇楼层各流水段浇筑混凝土工程量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等规范要求留置相应组数标准养护试块。
B.同条件试块制作:在常温条件下根据单位工程的不同部位、由监理、施工方共同选定;对混凝土结构工程中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应留置同条件养护试块;冬施期间,还应增设两组同条件试块:一组用于检查受冻前混凝土强度,另一组用于测定冬转常温养护28d混凝土试块强度。同条件养护试块应在达到等效养护龄期时进行强度试验。
C.抗渗试块制作:同一混凝土强度等级、抗渗等级,同一配合比,生产工艺基本相同,每单位工程不得少于两组抗渗试块,详见试验计划。
5.5.3混凝土试块制作要求
a.混凝土抗压强度,以边长100mm的立方体试块,在温度20℃±2℃和相对湿度为90%以上的潮湿环境或水中的标准条件下,经28d养护后试压确定。试块必须在现场制作,在入模前取样。
b.各流水段留置同条件养护试块不得少于一组,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用钢筋笼装好,锁在取样构件旁与构件同条件养护,真实反映混凝土构件强度和检查结构的拆模强度。
c.混凝土试块制作时,必须保证其代表性,防止试块数量少取情况发生,并采用试验专用振动台进行振动。
d.混凝土试块制作在项目部专职试验员监督下进行。试块制作必须能直观反映现场实际混凝土情况。
e.制作人员必须检查现场混凝土坍落度情况,标记试块的部位、种类、养护龄期等。发现混凝土质量问题及时以最短时间通知工程部并协助工程部解决实际问题。
31
混凝土施工方案
f.现场设置试块标准养护室,标准养护试块由专职养护人员对其养护要求进行控制,作好记录。
5.5.4结构实体检验
结构实体检验试块及梁板钢筋保护层检验要求见试验方案。
5.6混凝土小票管理
a.混凝土验收小票是控制混凝土质量的最重要的文件记录,收集预拌混凝土小票,可以知道搅拌站是否按合同约定的要求供应混凝土,现场资源配置是否合理,以便对混凝土浇筑情况做出是否正常的判断,并及时与有关单位(方面)进行交涉,使下次混凝土浇筑前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搅拌站及现场的各种问题。
b.混凝土小票由现场混凝土责任师负责及时收集、整理、交技术部资料室存档。 c.按照浇筑时间顺序整理混凝土的小票台帐,前面加目录。
d.每次浇筑混凝土的小票都要做封面并附各项技术性能指标要求。
e.混凝土小票上坍落度、外加剂种类及掺量应该与相关混凝土资料一致。
f.将每次分析结果统计出来,以便能及时发现混凝土搅拌站是否按照合同规定内容(如供应速度、初凝时间、坍落度等技术指标)完成。
6.雨季施工要求
6.1设专人收听天气预报,混凝土施工尽量避免在雨天进行。中雨、大雨和暴雨天不得浇筑混凝土,新浇混凝土要用苫布覆盖,以防雨水冲刷。
6.2浇筑梁、板、墙、柱混凝土时,如遇小雨天气,可根据实际情况要求搅拌站适当减小坍落度。梁板同时浇筑时应沿次梁方向浇筑,在混凝土浇筑进程中如出现中到大雨应停止浇筑,将后浇带留在次梁和板上,从而保证主梁的整体性。
6.3雨天对已浇筑混凝土部分应及时振捣、抹压平整后覆盖塑料布遮挡。
7.质量标准控制要求
7.1容许偏差和检查方法
32
混凝土施工方案
7.1.1 混凝土原材料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及有关标准的规定,检查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必须符合质量要求。
7.1.2 本工程地下部分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是二a类环境,混凝土的最大碱含量应小于3.0kg/m3。
7.1.3 混凝土的最大氯化物总含量不得大于0.3kg/m3。
7.1.4 检测混凝土在浇筑地点的坍落度为160±20mm,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值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7.1.5 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孔洞、露筋、缝隙、夹渣等缺陷。 7.1.6 框架结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7.2质量管理与验收 7.2.1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商品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规范规定,检查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是否符合质量要求。项目不定期派人去搅拌站抽查。
33
混凝土施工方案
7.2.2混凝土的进场质量控制措施
运输到现场混凝土的坍落度必须符合配合比申请单和开盘鉴定的要求(根据施工温度、场外运距、堵车情况、场内运输方式、场内运距长短、施工部位钢筋的疏密程度等因素来确定),现场测定其坍落度(一般间隔时间为1小时),并作好记录,要求值偏差为±20mm。本工程进场混凝土坍落度定为180±20mm,其它(特殊)混凝土坍落度根据实际情况由项目以混凝土浇筑申请单形式通知搅拌站。商品混凝土送到工地后工程部责任师应会同试验人员共同检查,如混凝土拌合物出现坍落度过小、过大、离析或分层现象,则应对混凝土进行退回处理。不的擅自处理。
7.2.3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a.在浇筑混凝土时,要求操作工人必须挂牌施工,严格控制下料的厚度,一次下料不能过厚,浇筑墙、柱混凝土时每层下料厚度控制在30~40cm,要按顺序振捣,以防少振或漏振。保证浇筑出的混凝土面光滑、密实,不出现蜂窝。对于墙、柱根部及易发生质量通病部位的振捣要派专人监督控制质量,在浇筑墙、柱根部前,要先接浆,底部浇筑混凝土分层薄一些,增加振捣密实度。
b.钢筋塑料保护卡要与钢筋连接牢固,责任师和质检员要对各个部位的垫块或塑料保护卡进行检查,防止出现垫块或塑料保护卡位移、漏放,钢筋紧贴模板造成漏筋。
c.支设模板前要及时涂刷脱模剂并严格控制拆模时间,拆模不要过早,防止构件表面混凝土易粘附在模板上造成麻面脱皮。
d.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要细致振捣,振捣密实,防止未经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e.柱接头模板要具有足够的刚度,且支设此部位模板时要严格控制端面尺寸,以保证梁、柱连结处端面尺寸满足规范允许偏差范围。
f.模板穿墙螺栓要紧固可靠,浇筑时防止混凝土冲击洞口模板,在浇筑洞口两侧混凝土时要两侧浇筑振捣要对称、均匀,防止洞口移位变形。
g.板混凝土浇筑完毕终凝前必须进行二次压实,以最大限度地消除表面收缩裂缝,并顺东西方向用扫帚(帚茬硬度合适)均匀扫毛,扫毛纹路要清晰均匀、方向及深浅一致。稍待收水后,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并始终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