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4混凝土施工过程控制措施
a.混凝土的运输、浇筑、振捣、养护等各个环节,严格按照工艺操作,确保混凝土施工的质量。
34
混凝土施工方案
b.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加强对振捣工人的质量意识培训,同时施工过程中专人负责监督,对钢筋密集、细部构造等不便于振捣的位置保证振捣密实。
c.根据多年施工经验,在混凝土终凝前对可能产生的微裂缝予以搓压处理是保证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不产生裂缝的重要且有效措施,因此混凝土终凝前的二次木抹搓平作为一道重要工序,施工中专人负责监督保证施工质量。
d.混凝土的养护对于避免裂缝的产生极为重要,因此在墙体拆模、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立即进行养护,覆盖塑料薄膜并洒水,使混凝土始终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的养护要派专人进行监控,特别是前三天要养护充分及时。
7.2.5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
a.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由项目经理/执行经理领导下的由项目总工程师、质检工程师、责任工程师、班组长等人员组成的质量保证体系。明确岗位责任,层层把关,确保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
b.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实行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把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c.严格按照混凝土工程控制流程图的要求进行混凝土施工的全过程管理。
d.加强技术交底工作:每次浇筑混凝土前,由现场责任师对作业班组作详细的技术、质量、安全交底,使操作人员明了操作要领和关键的控制点。
e.加强预拌混凝土的进场质量检验:每车混凝土浇灌前,都应进行坍落度检测,并做好检测记录。
f.做好标准试块的制作、养护和送试工作,加强现场标养室的管理。
7.2.6混凝土运输质量控制措施
a.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装料前,必须将拌筒内积水倒净。
b.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在运输途中,拌筒混凝土应保持3~6r/min的慢速转动。 c.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给混凝土泵喂料时,喂料前,中、高速旋转拌筒,使混凝土拌合均匀;喂料时,反转卸料应配合泵送均匀进行,且应使混凝土保持在集料斗内高度标志线以上;中断喂料工作时,应使拌筒低转速搅拌混凝土。
d.混凝土搅拌运输机喂料完毕后,必须及时清洗拌筒并排尽积水。
7.2.7混凝土泵送质量控制措施
a.混凝土泵设置处,应场地平整坚实,道路畅通。管道接头卡箍处不得漏浆。 b.混凝土泵进料斗上,应安置网筛并设专人监视喂料,以防粒径过大骨料或异物入
35
混凝土施工方案 泵造成堵塞;
c.严禁将质量不符合泵送要求的混凝土入泵。
d.炎热季节施工,湿草袋遮盖混凝土输送管,避免阳光照射。
e.混凝土泵启动后,应先泵送适量水以湿润混凝土泵的料斗、活塞及输送管的内壁等直接与混凝土接触部位。
f.开始泵送时,混凝土泵应处于慢速、匀速并随时可反泵的状态。泵送速度,应先慢后快,逐步加速。同时,应观察混凝土泵的压力和各系统的工作情况,待各系统运转顺利后,方可以正常速度进行泵送。
g.混凝土泵送应连续进行,如必须中断时,其中断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从搅拌至浇筑完毕所允许的延续时间。
h.泵送混凝土时,活塞应保持最大行程运转。
j.泵送混凝土时,如输送管内吸入了空气,应立即反泵吸出混凝土至料斗中重新搅拌,排出空气后再泵送。
k.泵送混凝土时,水箱或活塞清洗室中应经常保护充满水。
l.在混凝土泵送过程中,若需接长3m以上(含3m)的输送管时,仍应预先用水和水泥浆或水泥砂浆,进行湿润和润滑管道内壁。
r.混凝土泵送过程中,不得把拆下的输送管内的混凝土散落在未浇筑的地方。
s.当混凝土泵出现压力升高且不稳定、油温升高、输送管明显振动等现象而泵送困难时,不得强行泵送,并应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措施排除。
t.当输送泵被堵塞时,应采取下列方法排除:重复进行反泵和正泵,逐步吸出混凝土至料斗中,重新搅拌后泵送;用木槌敲击等方法,查明堵塞部位,将混凝土击松后,重复进行反泵和正泵,排除堵塞;当上述两种方法无效时,应在混凝土卸压后,拆除堵塞部位的输送管,排除混凝土堵塞物后,方可接管。重新泵送前,应先排除管内空气后,方可拧紧接头。
q.当混凝土泵送出现非堵塞性中断时,应采取下列措施:可利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内的料,进行慢速间歇泵送;或利用料斗内的料,进行间歇反泵和正泵;慢速间歇泵送时,应每隔4~5min进行四个行程的正、反泵。
8.安全注意事项
8.1安全措施
8.1.1塔吊安全措施
36
混凝土施工方案
a.塔吊的“四限位、两保险”必须齐全、可靠。安全部门和信号工经常检查吊具、绳索的磨损程度,安全部门必须做好检查记录。
b.夜间施工时塔吊的转臂上装有灯光和指示信号,以保证一定的能见度,促进操作人员的安全警惕性。
c.塔吊起吊东西时要派责任心强的有证信号工指挥,不得无人指挥或乱指挥。 d.起重臂下严禁站人,机械设备防护罩不得随意折卸。
8.1.2防护的安全措施
a.在进行墙、柱、梁混凝土浇筑时,搭设的脚手架每步高度不大于1.8m,且加斜撑,上铺脚手板。上端防护高度不小于1.2m,设置两道水平防护栏杆。操作架上严禁出现单板、探头和飞跳板,必要时操作工人系挂安全带。
b.操作架上严禁超量堆放材料,允许荷载不得超过250kg/m2。
c.在进行墙、柱、梁混凝土浇筑时,搭设的脚手架每步高度不大于1.8m,且加斜撑,上铺脚手板。上端防护高度不小于1.2m,设置两道水平防护栏杆。操作架上严禁出现单板、探头和飞跳板,必要时操作工人系挂安全带。
d.150×150cm以上的洞口,四周必须搭设围护架,并设双道防护栏杆,洞口中间支挂水平安全网,网的四周要挂牢固、严密。
e.楼板、屋面和平台等面上短边尺寸为25~250mm的洞口,必须设坚实盖板并能防止挪动移位。
f.墙面等处的竖向洞口,凡落地的洞口应绑防护栏杆,下设挡脚板。低于800mm的竖向洞口,应加设1.2m高的临时护栏。
g.电梯井口必须设不低于1.2m的金属防护门,井内首层和首层以上每隔10m设一道水平安全网,安全网应封闭严密。电梯井内不得做垂直运输通道和垃圾通道。
h.洞口必须设置照明装置和安全标志。 下设挡脚板
栏杆柱
横杆挂安全网
洞口防护示意图
8.1.3混凝土泵送安全措施
37
混凝土施工方案
a.泵操作工必须是经培训合格的有证人员,严禁无证操作。
b.泵管的质量应符合要求,对已经磨损严重及局部穿孔现象的泵管不准使用,以防爆管伤人。
c.泵管架设的支架要牢固,转弯处必须设置井字式固定架。泵管转弯宜缓,接头密封要严。
d.泵管接头必须连接紧密可靠(必须垫胶皮圈)、不漏浆,输送时先试送,检修时必须卸压。
e.在同一条管线中,必须采用相同管径的混凝土输送管。
f.输送管必须具有与泵送条件相适应的强度。应使用无龟裂、无凹凸损伤和无弯折的管段。
g.水平管应每隔一定距离用支架、台垫、吊具等固定,以便于排除堵管、装拆和清洗管道。
h.垂直管应用木楔牢固固定在每层楼板顶留洞处。首层泵管架必须采用1.2m×1.2m的灯笼架加以固定,拉接点间距不大于2m。
j.垂直管下端的弯管,不应作为上部管道的支撑点。应设钢支撑或混凝土支墩承受垂直管重量。
k.应定期检查管道特别是弯管等部位的磨损情况,以防爆管。
l.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泵的支腿应完全伸出,并插好安全销。
s.混凝土泵与输送管连通后,应按所用混凝土泵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全面检查,符合要求后方能开机进行空运转。
r.泵车料斗内的混凝土保持一定的高度,防止吸入空气造成堵管或管中气锤声和造成管尾甩伤人的现象。
t.泵安全阀必须完好,泵送时必须先试送,注意观察泵的液压表和各部位工作正常后加大行程。在混凝土坍落度较小和开始起动时使用短行程。检修时必须卸压后进行。
q.当发生堵管现象时,立即将泵机反转把混凝土退回料斗,然后正转小行程泵送,如仍然堵管,则必须经拆管排堵处理后开车,不得强行加压泵送,以防发生炸管等事故。
u.在启动混凝土泵或堵塞后重新启动混凝土泵时,任何人不得在橡胶管的影响范围内停留。
p.清洗泵管时,支撑架不得拆除,泵管口处1m范围内的前方不得站人,以免清洗球飞出伤人。
38
混凝土施工方案
w.布料机外观清洗完成后,清洗布料管时,人与布料机不得有任何接触,有条件时必须将布料杆用钢管固定在楼板上。
x.车辆出入口处,宜设置交通安全指挥人员。夜间施工时,在交通出入口和运输道路上,应有良好照明。危险区域,必须设警戒标志。
y.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在给混凝土泵喂料过程的操作应由本车驾驶员完成,严禁非驾驶人员操作。
8.2成品保护措施
8.2.1成品保护责任及管理措施
a.为保证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混凝土成品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并作到逐级落实、逐级管理,项目在施工管理的各个环节建立成品保护组织机构。
b.管理责任:成品保护领导小组组长主要负责施工过程中成品保护的指导和对各级成品保护管理人员进行监督工作。
c.成品保护措施制定部门主要负责成品保护方案和措施的制定工作。
d.区域监督责任师:主要负责对施工方案、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成品保护措施在施工现场的监督和检查工作。
e.成品保护措施执行单位负责人主要负责施工管理过程成品保护方案措施的具体落实和执行工作。
f.施工班组:主要负责施工现场成品保护方案和措施的操作工作。
8.2.2混凝土成品保护的具体措施
a.楼梯:已浇筑好的混凝土楼梯采用胶合板或角钢铺贴保护踏步的护角。
b.独立柱及突出墙面的柱角、楼梯踏步、处于通道或运输工具所能到达的墙阳角、
39
混凝土施工方案 门窗洞口等处各个阳角均用多层板包起来,利用墙体模板支设时留出的穿墙孔用铅丝绑扎固定,防止各个阳角被碰掉或碰坏。
c.楼板:禁止在楼板上凿洞,随时清理楼面上的垃圾,保持楼面的清洁。
d.混凝土成型后严禁随意进行剔凿。模板拆除时,必须对各部位模板要轻拿轻放,注意钢管或撬棍不要划伤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要使用锤子或其他工具剧烈敲打模板面。用塔吊吊装模板靠近墙、柱时,要缓慢移动位置,避免模板撞击混凝土墙、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