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景观表达与评价。用CAD、GIS等技术可以将设计的山、水、路、树、建筑等对象置于基地场景中,通过对视线的分析、光线的变化、气象的模拟、植物生长的模拟等手段分析设计的不足,并进行动态调整。用RS、GPS技术获取的地形、地势、地质、水体、植被3R
长安大学【程硕士学位论文
Imll____HI
等数据,通过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可评价景区内的地被景观质量,自动做出评价图件。美国的“虚景动画"系统通过数据模拟手段,就是通过评价土地使用的环境影响,来指导土地的决策和开发利用。
5)虚拟园林。应用多媒体动画的虚拟现实技术,带上传感器,可置身于虚拟的动画场景中进行各种操作,建立虚拟园林世界以表达规划设计的成果或满足虚拟旅游。
6)远程设计、施工与管理通过RS或GPS技术系统可进行异地测量,将所获得的数据借助网络导入本地CAD或GIS系统,再将CAD设计的图纸调入GPS中,异地相应控制系统将自动的进行小品、道路、树木等景观元素的放线工作。在施工时可随时了解进展,动态完善地没计及提出相应的管理意见。
在美国,GPS技术已渗透到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各方面,如将其应用于植物生长状况的精确监测、施肥控制等方面,在我国尚未应用过此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在园林育种、景观预测与模拟、古代遗址景观恢复、森林分析等领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4.6本章小结
本章简要介绍了国外绿地系统规划的发展历程和理论流派,总结了国外绿地系统规划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变迁的特征,介绍了绿地系统规划在研究深度和空间广度方面的变化,新技术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运用以及法律法规的保障等。39
5口安新&纪城市绿地系统捌划发展探女
5西安新世纪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发展探索
针对建国初到阶世纪木的前三轮总体规划的存在的4方面问题,在借鉴国外绿地系统规划先进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绿地系统的昂新发展趋势,本章将重点对西安新世纪城市绿地系统的发展进行探索。
5.1兼顾区域统筹与古都保护的规划目标
新世纪的到柬,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实施,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城市规划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西安市第四轮总体规划(2008缸--2020年)应运而生(见罔51)。总规的修编T作的完成.为《西安市2004—2020年绿地系统规划》做出了指导.成为是绿地系统规翅鳊制的主要依据。
总规站在区域统筹发展的高度指出:“在陕西省域范围内,陕南地处秦岭山脉,是国家重要的水源涵养和牛态保护区,陕北有相当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必须严倒空制发展,而关中地区以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陕西省人口最重要的聚集地,西安地处关中腹地,……,是落实区域发展整
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
核心所在。”
同时指出“西安是世界著
名古都,我国最重要的历史文
化名城。西安市拥有包括汉长
安、唐长安等著名大遗址在内
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l
处…“。此外,西安还拥有丰
富的河湖水系,台塬、秦岭山
脉等独特的历史地形地貌及国
家级风景名胜保护区等。对西安众多的文物古迹遗址(特别足太遗址)、风景名胜保护区、历史地形地貌等区域,都需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划定保护区范围,按照规划严格控制周边开发强度,并在更大的范围内协调保护与发展的荚系”。
总规关于“区域统筹发展”、“傈护世界文化古都”的这些论述,为西安市新此纪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定下了基调,提出了规划总体目标。图sl西安市总体规划圉(200a-2m.0)Fi匹l/Vlasta-雎山nhzofⅪ.蛆hthe删地
*i★}I程颂±学位论Z
5.2凸显生态效益与历史特色的规划理念
西安市前3轮绿地系统规划理念存在着对城市绿地生态效益、文化价值的认识与发掘不够等问题。丰论规划中,针对西安市建设用地的现实条件,结合总体规划中确立自q城市规模和结构以及“山水生碴湖市”及“虽佳^居城市”目标,以全新的祝点,提出一种新型的园林观一“城市大园林”,这种大园林的规划理念的是通过“自然空间格局”和“历史空间格局”两个体系支撑起来的。
“自然空间格局”是由“主
城区—舫护绿地(绿化隔离带)
—外围新城(中心城镇)--4、
城镇”所构成的多层次城市生
态体系所构成;“历史空问格
局”,则是通过城市公园绿地的
选址和建避来实现,这些公园
绿地是建立在历史遗迹上,保
持着一定的历史艟市空间格局
关系。峭。黑等嚣嚣馨薏竺黜。一在“城市大园林”观念的指导下,西安市绿地系统规划以前瞻性、系绕性、生态性、科学性、完整性、均衡性、文化性和可操作性为总原则,建设各级完整的市域绿地系统规划(见图5上)。具体内容如下:①西安绿地系统规划依据西安城市总体规划并结合其它专业规划,综合考虑、全面安排:②绿地系统形成城市及园林绿化风格,突出西安的历史文化名城特色,体现地方文化,注重区域特色性;@绿地系统规划应既要有远景目标,又需要近期安排,强调近远期相结合;@绿地系统规划应科学合理性的做到绿地分布均衡,比例合理,应形成完整、统http:///
一、有机的绿地系统:@绿地系统规划应结合市场经济给城市绿化事业带来的新机遇,并且规划应突出时代性;@绿地系统规划应坚持生态优先性的原则,井强调其可操作性。5.3协调城市发晨与环境保护的布局结构
为统筹解决城市规划区内的绿地建设、环境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矛盾,根据西安城市用地发展条件及特点,规划应该从“市域一市区一主城区”三个层次构架西安城市绿地系统。5.31市域绿化网络
1)依托占市域面积45%的南部秦岭山地绿色生态保护区,在主要河流的交汇处划定湿地生态保护区;在北部沿渭河及塬坡建设泾渭林带;在东韶临i童以北、渭河以南建设渭河林
5日安新世纪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发*探索
带:在南部建设神禾塬生态保护区;形成“依山抱水”的良好生奎基质。
2)从生忐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西安地区的地貌特点,结合城郊旅游业、农业的发展,在区域内建立以水源保护区、自然矾景区、备类大中型公园、农田、林地等为主的面状绿地:在主要河流、公路、铁路等沿线开辟带状绿地:完善城、镇、村内部的绿地系统,形成区域的点状绿地。将国土绿化与城市绿地系统紧密联系,逐步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点、线、面”相结合的城乡一体的绿化网络。
3)构建“几水五塬六岗”的自然空间格局。依据唐长安城“八水五塬六岗”自然山水空间格局构成的特征,保护并恢复“八水”的生态廊道和公共游憩功能空间,依据历史文献记载和现状条件.保护和恢复“五塬”、“六岗”地貌形态,成为城市开放性公共绿地空间,特别是注意保护、改造和恢复视线通达的规划控制。构架西安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在自然形态上的空间格局和景象。
532主城区及外围区域绿地
结构
以城市三条环路、八条主
要河流、十条列外主要交通十
道两侧的绿地为主,形成“三
环八带十廊道僧々绿化主骨架,
在主城区与各新区之问建设绿
化隔离带。建设以唐城绿带,
为标志的城市林地系统。
规划根据西安市区地形条n脚m豳叫啪呐1吧麓嗍—删p-n岫“恤圈铂枷s年市j剌碴嘲睦地区侧恻圈
件以及不同的功能要求,将整个区域划分为风景绝对保护区、风景协调区、城镇建设区、水源涵养区以及绿色生态控制区、历史空『日J保护区(见图53)。
1)风景绝对保护区——以嗣绕西安市区的数条河流为中心,沿水边形成滩除绿化、湿地灌木、滨水绿带相结合的、吼自然绿化为主的沿河绿化带,绿地率控靛旌75%以上;在市中心区的河段,两侧绿带以精致的绿化及城市小品营造大地景观.在满足城市居民游憩需要的同时体现西安城市特色风貌,绿地率控甫蛀65%以卜。水源地也届绝对保护区范畴。
2)M景协调区—是城镇建设区々绝对保护区之问的过渡地带,对其中的人工建瑟舌动加以严格限制.形成高绿地率的区域,绿地牢控制在65%以上。
3)城镇建设区——指分布广泛的建设用地,应通过台理的觑划控制其发展规模。加强区内的绿地系统建设,将该区的绿地率控制在35%以上;42
●IIIIII●■■■●●■●●■●■■●■●●_■■______■■■■■■■●■■■■■■■●■■■■●■●■●●■■●-*安太学T程№L学位论义
4)水源涵养区——本次规划中在城市水源所在地划定保护区范围,井在保护区周边建设防护林带。在区内嘶i封山育林,恢复山林植被,严格限制工业发展.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使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
5)绿色生态控制区——在城市建设用地的周边,同时又是城乡结合翮拘敏感地段,建立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结合市域范围内的农田及防护林网等的建设,共同构成市区良好的生态基础。
6)历史空问保护区——在
历史遗址E建设的公园绿地或
遗址保护绿地,成斑块散落在
城区中,分为明城遗址和唐城
遗址两类。(见圈5A)规划在
历史格局的主脉络上,控制带
状绿地,将各斑块按照历史空
『日JfI勺格局组织起来,完善历史
遗址公园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
系。构建、展示历史空问格局
关系的网络。
5.3罚}¨1kh岫蒯曲hⅡmdb目坤I皿吨b自t2∞瞻圈鲋2嘲年历史撇城聪唰图3主城区生态缉地系统
从西安自然生态环境出发,充分利用其
得天独厚的“山、水”地貌.塑造主城区外
围的绿色生态空『日J;主城区内以唐城林带和
环城绿带为框架,以水道、绿i酋组成的绿色
廊道为纽带,将主城区区域的公园、游园、
林荫道、专用绿地等绿地斑块串联起来,共
同构成主城区“生态基质?绿色廊道?绿
地板块”的复合生态绿地系统格局,在城市
不同的功能医之间用绿化带隔离。从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