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980版西安城市绿地系统_毂划
3.3.1规划背景
这一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背景是:文革后的经济恢复期。国家的工作重点是促进经济发展,并且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由此,带来了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和数量急剧增加。“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城市规划工作得到恢复和加强,主要是针对文化大革命之后的拨乱反正,以及为适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的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和社会大发展而展开。特别是80年代初短短几年,全国90%以上的设市城市已完成了总体规划的制定和报批工作,324个设市城市的第二轮总体规划于1985年提前完成。第http:///
一、二轮城市总体规划着重解决有无问题,大多数仍体现计划经济时代的特征。
1980年以后,中国城市规划进入迅速发展阶段。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城市经济和社会结构开始发生深刻变化,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市中多种经济成分的并存和发展,市场经济下城市多功能作用日益加强,住宅商品化和房地产产业的兴起,特别是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实施等等。如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城市规划运行机制,15
3两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发展变迁及突H{问题
使城市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各类建设项目各得其所,城市环境不断改善,都x,-J-城市规划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原有的城市规划那种单纯依靠国民经济计划,局限于物质空间布局和市区本身的技术、方法,因为过于指令j生、静态、单项封闭和缺乏弹性,不完全适用了。正是应对于这一背景,规划指导思想发生转变。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特区城市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早期的市场经济)机制,带来了新的规划理念,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是改变静态的计划经济观念,树立动态的市场经济观念;二是树立从一定地区的范围研究城市的发展的区域观念;三是规划内容不再局限于物质空间布局,而是提出全面研究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观念。
总体来说这一时期总体规划的特点是:注重城市功能的振兴,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住宅建设。城市建设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较好地弥补了文革期间城市建设欠账的问题。由于实现了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对城市建设的单一资金导向,向商品经济下的投资导向的多元化的转变,因此,实质上国家通过城市规划手段对城市的控制力是降低了,再由于规划本身对这种变革本身准备不足,应该说城市规划自身的地位与作用较“一五"期f耐HLL有所下降。
1978年,在改革开放的经济政策下,国家迈入了个新的历史阶段,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城市作为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载体的作用才真正得到体现。西安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因此西安市迫切需要新的规划编制探索。
3.3.2规划理念
1980版规划被称为“城市园林绿化规划”,是作为总规的专项规划内容而存在。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依据国民经济近期计划,结合西安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城市发展的远景,本着“控制大城市,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保护环境,造福人民”,“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方针,采取“严格控制,保护改造,充实提高,发展远郊”的原则。
规划指出:“西安是历史悠久的古城,古迹遗址很多,需要公共绿地予以保护。原规划绿地被占用不少,很难收回,新辟绿地也很有限。因此这次修改规划,把文物古迹和公共绿地有机结合起来,既保护古迹,又扩大公共绿地。利用断裂带、丘陵地带,修建中小公园、街头公园和带状绿地,尽可能做到公共绿地分布均衡,方便群众游息"(见图3.3)。16
3.3.3编制蔓点
规划认为:“多年来,不少公
园、绿地被占用,影响了原规划
绿地总量。这次规划仍屎持每人
绿地面积15m2,共计18km2。必
须大幅度规划新的绿地面积,规
划园林绿地:包括苗圃、花圃、
果园、防护林带、河岸绿化和农
林间作区:公共绿地:包括市、
区街心花(园)坛、坊内面积在
l公顷以上的游园等;专用绿地:
包括动物园、植物园、体育公园”。
通过增加坊内小游园、街区公园、广场绿地、道路绿带,结合文物遗址开辟大面积遗址公园和风景区,利用不宜建设的地裂缝和东南部丘陵高地增加带状绿地,达到人均公共绿地田33西赫八十年f晰总体规划图n033Mastern叫-■■ofⅪ’耶im曲eI神瞻l耐指标。各类绿地尽可能均衡分布,并以带形绿地、绿带将各种绿地联系起来。同时,利用市区边缘的各大遗址,规划4个大型公园和风最区。各类园林绿地总面积1148.56公顷。现有环城林、护城河与环城路之间的土地均规划为园林绿地,结合城河改造建成环城公园。兴庆公园北界扩大到东关正街。唐芙蓉园按遗址范围恢复。植物园、慈恩寺、大雁塔苗圃规划为大雁塔曲江池风景区。李家壕污水库净化后,结合汉城遗址规划为水上公园。渭、灞、沣、沪、皂河沿岸规划100~200米绿带}产河桥阱{近规划为苗圃,远景可发展为河滨公园并与半坡博物馆联接。市中心区外围预留500米宽农林问作区,将使之形成绿色走廊。
1980版的城市圄诈绿化规划,在各方面体现出对1953版规划的修正与发展。从思想理念看,本版所强调得“充实”、“提高”、“发展”等方面,乃是对于之前绿地系统欠账太多的补偿,符合特定历史时期的城市建设总要求:从具体内容看,强调绿地建设耍挖掘与历史文化要素的结合等,这是本版突出的进步之处。但本版的规划重点仍然以城区为主,以“点”为主,在绿地系统的规划认识上仍具有很大片面性和局限性。
3西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发展变迁及突}}j问题
3.41995版西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3.4.1规划背景
这一时期(1991至今)的主要背景是社会转轨和经济转型。由此,造成了城市规划转型滞后,从而出现了种种问题。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城市规划的诞生是出于对市场的补充作用一一增强其计划性,而我国的过程则相反,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由此,一方面原来规划所具有的强有力的调控作用,由于中央权力的下放和分散而逐步降低;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推行期间,仿佛一切与市场相抵触的计划的东西都是错误的,在一片经济发展为主调的浪潮中,总体规划所具有的宏观调控性也被认为是阻碍经济发展的。当然,这一时期也出现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例如,更加注重与区域性的规划(研究)相结合,研究城市环境容量,确定最佳规模等等。这一时期还有一个重要f生的标志事件,就是《城市规划法》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国的城市建设进入了法制化的轨道。
过犹不及亦或是物极必反,在经历了一连串市场经济盲目性、短视断带来的不足之后,人们又想起了总体规划的前瞻性和调控|生作用。然而,时至今日我们的总体规划面对今天的复杂的环境,也尚未完成“转型”,因而其地位与作用也远非以前所能比的。
此次规划正是在经济发展由传统经济向新经济转变的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确立,第三产业发展起来,带来了社会经济的繁荣,房地产业迅速崛起,促使我们把城市达到生态平衡保持良性循环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此次规划强调保护与建设相协调的原则。东、西高新产业区的设立以及—环以内的城市功能转移到二环、三环之间,促使旧城区由多种城市功能向旅游、商贸为主的功能转变等举措,正是保护与建设相协调原则的具体体现。3.4.2规划理念
1995版规划研究主要涉及了如下7个方面:规划的目标、思想和原则:中心市区园林绿化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绿地系统的规划布局;绿化规模与技术指标;树种规划;近期规划的要点;对健全绿地系统保障体系若干建议。其主要规划理念体现在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中。
(1)指导思想
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善和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美化景观、创造富于感召力的投资环境为目标。集适用、经济、美观于一体,运用“天人合一”的原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注重植物造园、造景的艺术美,在加强平面绿化布置的同时,
1R
注重多层次立体绿化的构成.同时把自然景观与当地特有的古迹遗址等人文景舰有机结台起来,注重匿林的文化内涵,弘扬历史文化,保护文物古迹,丰富园林绿化内容,寓历史文化于绿地系统中。以新的观
念、新的思路绿化美化城市,
改善环境(见图34)。,、1/
(2)规划原则
规划提出“以提高城市综
合环境质量为目标,向综台功
能和网络化方向发展,同时以
全方位开放式的绿化思路,借
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独立创新,
建设西安特有的绿化F叱恪”,并凳§警:酗j赢’●j1。。d圈3.4九十年代西安市塘市隹伴删圈F’函IM_薯nut■tofXl'蚰hdkl9901
确定如下5条原则:@整体协调。结台城市总体规划,综合考虑,统筹安排,强调社会、经济、环境的整体效益。确立大环境绿化与小区域美化同步建设的工作思路,实施重点突破,全方位推进的发展战略:②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条件及用地状况,根据适地适讨的原则,选取适宜的植物种类,结合有利的自然地形.从实际出发,使城市绿化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安排合理。在考虑城市工业绿地、居民区绿地、道路绿地和城市防护林带建设等多方面因素的同时,坚持均衡分布,比例台理;@综合开发。结合时代要求,充分利用挖掘城市历史,人文、自然景观资源,与城市绿化融为—体,形成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和园林艺术相映成趣的风景名胜游览区.开发旅游业;⑤指标先进。按国家城市绿化标准设计,紧跟国际先进水平,近期安排与远期目标结合。
3A3编鞭点
1995版规划,首先对中心市区园林绿化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上一版规划“自1983年国务院批准实旌至今,对西安的绿化建设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但由于规划管理不严,规划绿地弹性过大和建设资金短缺等因素”,造成“城市绿地不能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而同步增长”等问题。在此基础匕,规划从三个层面对布局结构作做出了详细的安排,并明确提出了“绿色宅问控制区”的概念,其具体内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