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城市绿地的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时期。西方的古典园林产生可追溯至古巴比伦王圈的悬空园及古希腊的柏拉图学园。其后,产生了古罗马的别墅庄园,欧洲中世纪城堡庭园,伊斯兰田家的池庭花园,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园林,法国占典主义园林,英国的风景式园林等各类苑囿及庭院。18世纪在英国实现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居住点的模式,伴生出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加速城市绿地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田园城市理论、带形城市理论、卫星城镇理论、有机疏散理论等应运而生。19世纪以后,城市绿地进入公共绿地阶段,欧洲各国皇家园林丌近代公共绿地先河,欧美掀起了城市公园运动,美国“造园之父”EL.Omsted提出了公园体系理论,逐渐发展为世界城市绿地规划的主要原则。此后,城市绿地重点从局部调整转向重塑城市,经过战后大发展,城市绿地发展迈入新的高潮。
与西方近现代城市绿地系统的一系列探索相对比之下,我国城市绿地系统理论与实际方面的发展都非常不成熟。一方面,中国的传统自然山水园林共经历了5个时期(即殷、周、秦、汉的生成期,魏、晋、南北朝的转折期,隋、唐的全盛期,两宋至清初的成熟时期,清中叶至清末成熟后期),历经3000多年的发展,曾经非常辉煌,为近现代的中国风景园林发展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另一.亨面,产生于封建时期为士大夫阶层服务的,以追求美学效果为特征的山水园林,其产生的历史条件在今天几乎荡然无存,其理论与实践对于今日中国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作用非常有限。而自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迅猛的城市化进程造成了大量的城市问题,造成人与自然的高度对立,亟待城市绿地系统的大力发展予以弥补。因此,无论从理论创新的角度和现实需要的角度,对我国城市绿地系统的研究与总结都显得非常迫切。
l绪论
1.2研究目的
西安园林发展的历史,可谓博大精深。周朝丰镐文王之治,可视为中国园林的开始,秦宫汉苑堪为中国建筑宫苑之极品,秦代兰池宫兰池水景,汉代建章宫的“一池三山”格局,奠定了中国山水园林发展的格局,唐代的宫廷园林、私家园林,对后世园林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说,西安园林的发端、发展、成熟的过程,就是中国园林发展的缩影。
西安古代优秀的园林艺术遗产,是西安当代园林建设的一笔宝贵财富,其千年的积淀,为西安园林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建国后,受古代优秀园林艺术风格的影响,在充分挖掘丰富人文历史、园林史的基础上,西安兴建了一大批大型公园、绿地及城市道路生态系统,它们构成了西安城市生态建设的框架和主体,为西安城市园林建设奠定了基础。同时期,随着西安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推进,作为总规专项之一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总规编制及修编共经历了4次,即第一次总体规划(1953年一1972年),第二次总体规划(1980年一2000年),第三次总体规划(1995年-2010年),第四次总体规划(2008年一2020年)。相应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也经历的4次较大的编制及修编工作,按照每轮工作的启动年代,可简称为1953版、1980版、1995版及2008版。通过比较不同时期、不同内容4版规划,从中可以看到西安城市绿地系统的发展变迁与演进趋势。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比较西安市不同时期、不同版本规划编制背景、编制内容的发展变化,在总结西安及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现状问题、以及西安市历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特征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理念、方法,探讨新时期西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思想观念、规划方法、布局形态等重点问题。
13研究内容
本论文共分五章,各章主要内容及研究结构如下。
第一章,绪论。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综述、研究方法、研究框架。
第二章,中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发展历程。概述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发展历程及相关概念,探讨了国内近现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与建设实践,总结了国内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工作方面主要阶段、理论流派等。
第三章,西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发展变迁及现状问题。通过对1953、1980、1995版西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背景等方面的分析比较,试图从思想认识、规划理念、规划方法等方面总结问题与经验教训,从而对西安市绿地系统发展变迁建立了总体认识。2
长安大学-F稃倾十学位论文
第四章,国外绿地系统规划的理论发展及其启示。通过对国外自工业革命以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流派及实践发展分析,对其思想理念、规划方法、实践经验、发展趋势进行总结。
第五章,西安新世纪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发展探索。在分析总结西安及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现状问题、以及西安市历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特征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理念、方法,探讨解决新时期西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发展问题。
1.4研究方法
为配合研究的内容、目的与性质,同时考虑到客观条件对研究方法选择的限制,本研究主要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相结合的研究模式。研究工作立足西安,参考国内外主要相关规划设计案例及相关的理论进行研究,主要使用如下三种基本研究方法。
①文献研究。查找国内外的文献和研究报告,分析相关理论和案例;研究有关西安城市绿地系统的历史文献资料,以及历次绿地系统规划的文本,强化理论依据与基础,借鉴相应的研究成果。
②实证研究。通过测绘、摄影、征集、访问等手法进行相应的研究,获得第一手资料。③分析比较。在分析历次绿地系统规划,综合比较研究的其差异的基础上,探寻西安新世纪城市绿地系统发展演变的脉络及演迸趋势。3
l绪论
图I.I论文卿贫鳓图F吨.1.1Researchstructure4
长安大学r裎硕1_掌位论文
2中国近现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发展历程
2.1城市绿地发展概述
城市绿地,在千百年来_直承载着人类追求“身居城市’’也能享受“山林之乐"的生活理想,扮演着人与自然矛盾冲突的“调解者”的角色。纵观城市绿地的发展历程,共经历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时期。
在古代,城市建筑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主要是通过营造园林来协调的。大至帝王的苑圄,小至百姓的庭院,风格各异,气象万千。在西方,有古巴比伦王国的悬空花园,古希腊的柏拉图学园,古罗马的别墅庄园,欧洲中世纪城堡庭园,伊斯兰国家的池庭花园,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园林,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英国的风景式园林等;在东方,有中国的自然山水园林,日本的池泉回游式庭园等。所有这些园林,都在当时或多或少都改善、调剂了人造建筑群体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成为人类身心“回归自然”本l生的一种寄托以及精神与自然对话、交流的一种渠道。
18世纪在英国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居住点的模式,进而城市化进程迅速的推进。由于工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和交通工具的发展,使得城市不断集中,城市入口迅速膨胀,各类城市都面临着同样的人口爆旋性的增长问题。随着近代大工业的产生、城市规模和数量的急剧扩大,伴生出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的现象,极大的降低了城市生活的舒适度。为了解决城市与乡村、建筑空间与自然空间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近一百年多来,许多先哲提出了各种规划思想、学说和建设模式,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实践探索,试图在城乡建设领域实现他们的“绿色理想”。其中,比较著名的规划思想和理论包括:城市公园运动、带形城市、卫星城镇、有机疏散理论、田园城市理论。
二战后至70年代初,生态学作为一种设计理论引入到了绿地系统规划,从此城市绿地规划开始了以改善城市环境及满足景观要求的生态绿地阶段。1971年,联合国召开了人与生物圈计划(MAB)国际协调会,会后国外城市绿地建设呈现了重视生物圈的新特点。1980年代初,城市绿地便进入了生态园林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阶段,出现了“世界花园城市”和“世界最适宜人居城市”。21世纪初,城市绿地进入区域生态绿地及城市大园林绿地阶段。5城市中农业生产劳动率的提高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使得大量破产农民进一步向城市迁移,
2中周近观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发展历程
2.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概念界定
2.2.1城市绿地
“绿地"(GreenSpace)一词,各国在规范和学术研究上对它的定义和范围有着不同的解释。近年来沿用较多的城市绿地概念是:城市建成区或规划区范围内覆有人工(或自然)植被的用地,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城市绿地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一个是在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绿化建设的土地;另一个是在城市建设用地范围之外,对于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比较好的区域。我国在2002年由建设部批准公布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建标[2002]135号),将城市绿地分为5大类,13中类,11小类。按大类分为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
在城市绿地的5大类中,属于城市建设用地的绿地有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和附属绿地,其他绿地是指分布在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城市规划区之内的绿地(见表2.1)。其他绿地是对狭义城市绿地概念的扩展,它的提出建立了广义的城市绿地概念,从根本上解决了国内外绿地概念的差别,同时为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各层次的规划对象奠定了基础。
表2.1城市绿地分类_览秽1
Tab.2.1theclassificationofurbangreenspace
类别代号
Gl
G2
G3类别名称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
附属绿地范围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火等综合功能的绿地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心地出于卫生、隔离、安全要求,有一定防护功能的绿地。如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甘地、道路广场用
地、市政设施用地、特殊用地中的绿地
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