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钢筋笼制作和安装
⑴、钢筋制作
钢筋骨架在钢筋棚中统一制作,然后运至现场。先按设计尺寸做加强箍筋,在箍圈上用油漆标出主筋的位置,把主筋摆在平整的工作台上,并标出加强箍筋位置,将主筋与加强箍筋按标记对应焊接,焊接时,扶正加强箍筋,并用自制直角板校正加强箍筋圈与主筋的垂直度,然后点焊。主筋采用机械连接,同一主筋必须在一直线上,连接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在一根主筋上焊好全部加强箍筋后,转动骨架,将其余主筋还根据上法焊好,然后吊起骨架
搁于支架上,套入盘筋,按设计位置布置好螺旋筋并点焊于主筋上,螺旋筋接头搭接部位应满焊加强。
钢筋骨架的制作应满足设计要求,主筋间距允许偏差±20mm,螺旋筋间距允许偏差
0,-20mm。
为保证钢筋骨架的保护层厚度,应按设计要求在骨架外面加焊钢筋“耳朵”。
为方便桩基质量检测,按设计要求,在φ2m桩基钢筋骨架内预埋检测用4根壁厚3.0mm的SCG60*1.2-QY型声测管,在桩身断面呈等边正四边形布置;在φ1.8m、φ2.0m桩基钢筋骨架内预埋检测用4根壁厚3.0mm的SCG60*1.2-QY型声测管,在桩身断面呈等边正三角形布置。
每个桩基的钢筋笼加工成型后,存放于干燥的地方并垫设枕木,同时每组钢筋笼用标志牌写明墩号、节号和长度存放在一起,以便使用时按顺序装车运出。
⑵、钢筋骨架的起吊和就位
钢筋骨架起吊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骨架变形。当骨架进入孔口后,应将其扶正徐徐下降,严禁摆动碰撞孔壁。当骨架下放至最后一个加强箍时,可用型钢或其他可承重杆件等穿过加强箍的下方,将骨架临时支承于孔口,再吊来第二节骨架(如钢筋笼分节制作),使上下两节骨架位于同一竖直线上进行机械连接,接头连好后,稍提骨架,抽去临时支承,将骨架徐徐下落,如此循环,使全部骨架降至设计标高为止。
钢筋骨架就位后,应用铁丝绑扎或焊接定位钢筋方式将骨架固定在孔位中心,最后应详细检测钢筋骨架的底标高是否与设计相符。
9、灌注水下混凝土
⑴、先计算出各型桩基首批混凝土数量。首批混凝土灌注导管埋深≥2m,首批混凝土前0.5~1.0m3采用相同标号的砂浆或用粗集料粒径为5mm的小石子混凝土。
⑵、灌注工作应连续进行,经常用测绳探测钻孔内混凝土高度,及时调整导管埋深,导管埋深控制在2~4m范围内,采用吊车提升导管。
⑶、当混凝土面接近和进入钢筋骨架时,保持导管较大埋深,放慢灌注速度,减少混凝土对钢筋笼的冲击。当混凝土面进入钢筋骨架一定深度后,适当提升导管,使钢筋骨架在导管下口有一定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