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与城镇规划建设也缺乏充分的协调。铁路、高速公路等在线形、曲线半径、坡度等都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在经过城镇时,某些城镇往往只强调城镇规划,没有全局观念,而迫使铁路、高速公路改线,造成了线路增长,布线不合理,投资增大。
3.3.3区域交通规划
(1)广东省综合运输发展计划目标
综合运输发展计划目标是:加强“五网、两铁、两港"的建设。即加强高速公路网、信息网、分质供水网、天然气网、电网、地铁、轻轨、航空港、海港等“五网、两铁、两港"的建设。具体包括:
①加快广州、深圳地铁工程在建项目的建设速度,规划建设以广州为中心、衔接港澳的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
②建设广珠线等多条高速公路项目。2005年年底前,全省所有地级市通高速公路。
③建设以白云国际机场为中心的航空港体系。
④建设以枢纽港为中心的港口体系。
未来广东省的发展重点仍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目标是提高开放层次,提高技术档次,并推动北部及东西两翼地区发展。
(2)轨道交通发展战略确定
①交通需求增长和小汽车拥有量增长的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初,高速公路的发展是经济发展和个人机动化出行的前
第三章都市圈的综合交通问题
提。目前,个人机动化出行的飞速增长对高速公路造成很大影响,同时其负面影响也在不断增加。在深圳和广州,空气质量的下降和对行人安全的威胁越来越明显。为了发挥轨道交通系统的优势,珠江三角洲地区需要规划出区域性轨道网络,提供高质量的交通服务,并避免发展公路交通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对于一个城市群成功发展模式的交通系统,要求的是一个充分结合城市和地区的轨道规划,轨道网络的发展和城市战略性发展两者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根据国际经验,轨道发展战略(RDS)是总体规划过程的一部分,它将成为结合城市和地区轨道规划的框架,可以通过系统性评估和定期的检验来适应未来的不断变化。
②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随着收入的增长,小汽车的拥有量迅速增加导致了堵车问题和空气质量的恶化,在人们拥有私人小汽车的强烈愿望下,鼓励大家乘坐轨道交通并对私车的拥有量及花费进行一定的控制是必要的。
折衷的办法是一方面提倡购买私车,一方面又限制车的使用。特别是在拥挤的地段,应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香港就是这方面成功的典范。
限制小汽车使用政策的成功依赖于可选的公共交通工具要具有相当的吸引力。一个有吸引力的、广泛的、可方便应用的轨道网就能达到以上的目标。
而且,与无轨道的方案相比,轨道交通可创造出更多的可持续发展的条件,较少依赖于网络的节点。它的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自我支持。轨道网的发展促进了以车站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发展,尽管其它的交通方式也以车站为核心进行运作,但由轨道提供服务的来往乘客愿意选择更有利于环境的轨道交通方式。
轨道交通还能确保没有能力.拥有私车的人也能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社会机遇。一套综合的交通系统应能够在适当的价格基础上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提供高水平的个人机动性。
③在规划过程中应注意的几点
?必须在确定轨道系统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进行土地发展利用规划和
轨道规划。识别策略发展走廊,进一步加快区域内部的发展。
●城市中心规划必须具有综合性、贯通性,结合步行路线,并形成轨道交
通的优势。通过轨道连接发展区域,创造策略性发展机会。
?为了使投资得到最大限度的回报,应该提高汽车的综合性和限制汽车的
数量。将站点的设置和商业的发展结合起来。●珠江三角洲轨道的发展都应基于对土地的利用和发展,包括网络结构、
第二章都市圈的综合交通问题
系统形式、程序、线路排列和站点分布。土地的开发利用也要考虑到轨道开发的投资。
(3)珠江三角洲交通运输规划
交通运输规划的指导思想主要是以力争交通运输适度超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以提高技术档次、提高运输能力、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和综合运输效益为中心,把珠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建设成为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综合运输网,建成连通全省、联系港澳、通向东南亚、面向世界的现代化交通网络,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实现现代化提供交通运输的可靠保障,并率先实现交通现代化。
交通运输布局的首要依据是国民经济的发展规划。经济发展的方向、规模很大程度尚决定了交通运输的结构、运输流量、运距等。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规划纲要,重点发展的工业骨干项目包括:石油化学工业、钢铁工业、汽车工业、机械工业、建材工业,这些项目大部分将布局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内,它们的建设需要大量的石油、矿产、钢铁、煤炭等物资材料,对交通运输产生巨大的货物运输需求。依靠科技进步,加速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外向型产业群,对外贸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集装箱运输更具发展前景。
未来的发展战略重点是提高开放层次,提高技术档次,并推动北部及东西两翼地区发展。广东省:净形成的综合运输网骨架布局是: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京广、京九、广深铁路,广州、深圳、珠海机场,广州、深圳、珠海主枢纽港,高速公路、公路国道主干线组成的沟通与北方各省联系通道:广梅汕铁路,粤东沿海,汕头机场,汕头主枢纽港,高速公路、公路国道主干线组成的沟通与粤东及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通道:西江,广湛、黎湛铁路,粤西沿海,湛江机场,湛江主枢纽港,高速公路、公路国道主干线组成的沟通粤西及西南地区的通道。
交通运输规划目标是迸一步完善公路、铁路、港口、航道、机场的布局,提高综合运输能力,到2010年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体,以铁路为骨架,以港口、车站、机场为依托,以航道为基础,建设多功能、多层次、多方位、立体式的快速、高效综合运输网。不断改善交通运输技术条件,使交通发展速度适度超前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海运船舶不断朝大型化发展,内河航运打破封闭的运输格局,朝江海直达方向发展,继续建设高速公路,改善汽车性能,增大载重能力。
珠江三角洲未来的综合运输网骨架:公路:公路网布局大体可由三个层次。
第三章都市圈的综合交通问题
?第一层次:高速公路网(广东省2005年以前形成连通全部地级以上市、
连接周边省区的高速公路主骨架),1583km:
●
●第二层次:三纵四横的国道公路网,11lOkrn:第三层次:36条省道组成的省道网,2343km。
铁路:铁路的布局是开辟至港澳及邻区、邻省的联络通道,建设以京九、京广珠、广茂和广深为主干线,以及其它与珠江两岸并行交错的地方经济支线组成的铁路网。
港口:珠江三角洲地区港121布局有以广州、深圳、珠海、肇庆等港口和香港组成的主枢纽港,以惠州、中山、江门、佛山等重要港口群,以及有新会港等中小港口群。珠江三角洲有522km的海岸线,具有得天独厚的海运条件。
机场:逐步形成以广州新国际机场、深圳黄田机场、珠海三灶机场三角鼎立,肇庆机场为辅助的格局。
珠江三角洲地区综合交通发展策略应协调发展公路、轨道交通、港口和机场,提高综合运输能力。公路发展速度宜适当控制,轨道交通建设有待加强,港口建设有待提升,机场建设有待完善。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内要大力加快广州、深圳地铁工程的建设进度,规划建设以广州为中心、衔接港澳的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系统。
珠江三角洲到现在为止除了广深准高速铁路等干线铁路外,没有一个完整的城际轨道网,城际交通主要还是依靠汽车。汽车和轨道交通相比,将会对整体规划网络的建设进程和交通系统的发展造成许多不利因素。
3.4国外都市圈综合交通
国外都市圈基本形成在20世纪下半叶,这一时期在欧美及东亚等经济高度发达地区出现了纽约、北美五大湖、东京、巴黎、伦敦等世界五大都市圈。其共同特点是:经济高度超前发展,城镇化比重大,多在60%以上,人均收入水平在5000美元以上,第三产业占据较大比重;各种交通方式都取得了相当程度的发展,运量与运能处于大体适应的阶段,出现了。后工业化社会"的一些特征,如高附加值货物的大量出现、对人和货物的移动运输要求大大提高等;业已形成400----500km为半径的两小时交通圈,现分述如下:
对于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运输工具必须要满足庞大客流的需要,并要能做到能力强大、快速准时、保证安全,还必须有良好的环境保护特性,能够55
第二章都市圈的综合交通问题
较好地节约能源和土地资源等。轨道交通系统所具有的技术经济特点完全符合城市对交通运输的要求,已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不同城市的共同选择。
重视城市交通枢纽的建设。车站的大小并不是以车站站房规模大小来衡量,而是看它在单位时间内疏导的人数。这些城市的交通枢纽往往是立体建筑,将地铁车站、市郊铁路车站、大铁路车站以及地面公共交通换乘站纳入同一空间,乘客不必出站就可以实现换乘,减少了换乘时间,方便了出行,也减轻了道路交通的压力。
城市结构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卫星城是大城市发展的有力支撑。卫星城的作用就是疏散城市人口。中心城与卫星城之间客运交通高峰时期流向集中、流量极大。地面公共交通通常无法满足需求,只有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大运量、高效率的特性,才能解决这一难题。
世界上许多大城市都建有发达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与城市道路基本没有平面交叉,且速度快、运能大、时间准。值得注意的是,越是经济发达、小汽车普及率高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也越发达。目前,除发达国家外,一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也在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如:墨西哥城到2000年已开通2l条地铁线路,全长400km,承担全城客运量的58%。香港在20世纪60年代曾要求大陆帮助修建地铁,而现在香港城市铁路系统已达lOOkm以上,并计划投资600亿元港币,发展香港的西北铁路。汉城市1974年才开通第一条地铁,现在己达lOOlan。新加坡、中国台北等也都修建了规模不同的轨道交通系统。